做什麼、像什麼

經文:帖撒羅尼迦後書 3:6-13 (RR 15, SS 45, 315B, 516)

11-14-2010

貧民出身的台灣之子陳水扁,目前在土城看守所發表他的新書《1.68坪的總統府》,宣稱“做什麼、像什麼”的陳水扁,在“代序”中提到,不管做什麼,都盡心盡力、全力以赴,包括清洗廁所:「我非常專注地,以洗衣粉、菜瓜布,重複擦拭便池的裡裡外外,即使只是一個小小的黑點,我也不放過;為了確認便池內側不再有任何汙垢,我必須低下頭探視檢查,連細縫、漆漬也要一擦再擦。」陳水扁說,清洗廁所時,他會想到捲入“水門案”、講真話卻入獄服刑七個月的美國前總統尼克森的白宮幕僚寇爾遜(Charles Colson),因為寇爾遜的父親曾教誨他:「無論你做什麼,就是清掃廁所也無所謂,都要做得出類拔萃。 」 寇爾遜出獄之後,他的人生有了180度的轉變。他在主的面前懺悔認罪,放棄律師生涯,全心傳福音,特別是監獄傳道,他創辦了國際監獄福音團契  ( Prison Fellowship),然後推廣至全世界,包括台灣也都相繼成立監獄團契來關懷被社會棄絕的一群。他勤於寫作,前後出版了20多本書,第一本就是寫他自己重生的故事 (Born Again),其中有一本《世界觀的故事》( How now shall we live),他說:我們對這個世界的看法,塑造了我們生活的方式。基督徒不只是獲得呼召接受一份信仰,更要有符合聖經的世界觀,這足以改變今日的世界。

保羅寫給帖撒羅尼迦人的信是基督徒最早流傳下來的作品之一。帖撒羅尼迦前書結尾保羅保證在耶穌再來時,還活著的人會和已在基督裡死了的人一同被提。有人誤解保羅所言,一心推測主再來的日子而不再工作,專心等待基督再臨。他們遊手好閒,生活放蕩,只掛念肉身的事。保羅寫帖撒羅尼迦後書就是要矯正這種偏差,勸勉信徒為耶穌再來做預備,切勿錯過上帝的恩賜。

在初代教會有不少信徒,包括保羅在內,都深信基督會在他們還活著的時候再來(帖前4:15~18、林前16:22)。為了迎接主的再臨,全體信徒一起過團契的生活,所有的東西大家公用。這種信仰生活模式,強調「同心、合一、分享、和睦、敬畏」的精神,值得我們效法。但是也有人利用這個機會混水摸魚趁機不工作,因而造成遊手好閒的景況。帖撒羅尼迦教會也陷入這種危機,因此保羅勸勉教會信徒立志安份守己,親手做工來維持自己的生活,要盡本分“做什麼、像什麼”才會有好的見證。

加爾文 (John Calvin, 1509-1564) 曾說:「每個信徒都應該在自己工作上見證耶穌的救恩。」德國著名的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 (Max Weber, 1864-1920),他在1904年到美國考察後寫出新教倫理和資本主義精神 (Protestant ethic and the spirit of capitalism),書中闡明某些新教教派—尤其是加爾文教派的教義衍生出來的倫理思想,對市場經濟乃至整個社會有規範作用。人們在基督教新教倫理的基礎上發展市場經濟,以感恩之心回報社會,來表達他們受到上帝的祝福。他說:美國人的基督信仰和倫理道德,使美國人更加勤奮、努力,包括自立、自強等,而正是這種精神力量在推動著美國資本主義的蓬勃發展。衛斯理 (John Wesley, 1703- 1791) 說:我們必須勉勵基督徒賺取一切他們所能賺取的,節省一切他們所能節省的,如此才能添加上帝的恩寵並累積天上的財富。他又說:殷勤工作,盡量賺錢,好好管理錢財,盡量儲蓄,盡量施捨,來見證基督的救恩。換言之,他們都是強調以現實生活來培養內在的道德,意即不斷在現世中尋求上帝國(Kingdom of God)的實現,來體驗自身的存在與內在的責任感,這就好像是個人與上帝合作,一起投身於大社群的公益中。

鋼鐵大王安德魯卡內基 (Andrew Carnegie, 1835-1919) 曾說:「人死富有,死而蒙羞」。比爾蓋茨說:「我們決定不留財產給我們的孩子。我們想把它回饋給社會,用在影響力最積極的地方。」在這些富人的心目中,他們所有的財產都是上帝委託他們管理的,當他們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這些財富必須交還給上帝,用到上帝所需要的地方。然而當我們在熱烈討論蓋茨 (Bill Gates)和巴菲特 (Warren Buffet) 把自己的財產悉數捐給蓋茨基金會時,美國《時代》雜誌提醒我們:在每一位比爾蓋茨的身邊,都站立著數以百萬計的普通美國人。美國是世界上按人口比例慈善捐款最多的國家,目前慈善機構手中掌握著占GDP近10%的財富。而窮人其實比富人更為慷慨——美國低收入人群用於捐款的財物,占其總收入的5%以上,高於富人的比例。對於慈善,美國人認為並不只是捐贈金錢,付出時間為他人服務也是同樣重要,這些具體的行動是基於美國的創國精神,其核心價值就是基督教的信仰。也是保羅在這裡要勉勵我們的:殷勤工作 “做什麼、像什麼”,然後要不鬆懈地行善。

至於如何行善?我想上禮拜重吉兄和興隆兄都已經給了我們很多的勉勵,雖然我才來咱教會一個多月,我發現咱教會對外奉獻竟然超過對內奉獻,讓我非常的受感動。咱教會雖然很小,但是大家都經驗到上帝是慷慨的,祂不斷地賞賜咱教會各樣恩典,讓我們擁有豐富的資源。誠如登龍長老所言,咱教會不該是上帝恩典的最後終點站,我們即使弱小,也應該要學習將上帝的恩典分享出去。分享的快樂,加倍的多。越懂得奉獻的人,越能從中獲得喜樂,更能體驗上帝豐盛的恩典,也會更貼近上帝的心意,與祂同行。

再過兩個禮拜就是待降節 (Advent) 了,待降節有「預備」與「等待」之意,即等待耶穌基督的降臨。基督的降臨不論是指紀念基督過去的降臨、或基督現時的臨在,抑或期待基督將來的再臨,都是在提醒我們,基督徒不只是蒙召接受信仰而已,而是要用合乎聖經的價值和信念去因應這個世界,才能夠改變它,落實在現世中尋求上帝國(Kingdom of God)的實現。每一天,我們所做的每一個決定,都可以幫助打造這樣的世界。各位兄弟姊妹,們是與這世代盛行的價值觀同流呢?還是努力創造出一個充滿平安、愛和寬恕的新世界呢?

上星期開始有兄姊陸續回台灣選舉,希望能透過選票為台灣盡一份心力。自從2000520日台灣完成有史以來第一次政黨輪替,許多人長久以來的盼望終於實現了。但是在2008當原有的盼望成了歷史之後,台灣的下一個盼望在那裡呢?這種情況有如保羅在初代教會,不但要面對外在極端壓迫的環境,還要處理信徒對教義的誤解而產生的種種問題,但是他仍然忠心地傳遞盼望的信息。今天我們也要以上帝的公義和基督徒良心,去向對台灣政治失望的人提供盼望,我們希望除了祈禱外,更要以行動把我們的信仰與價值觀表達出來。歷史證明近代所有實行民主政治的國家,幾乎都與基督教有深厚的淵源,這絕不是巧合,乃是在聖經的根基上,才能尋得人性尊嚴的根源、才能知道愛與公義的真諦,而民主政治也才能開花結果!願上帝祝福咱台灣,勇敢地活出真理。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