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目錄

平安:希望與信心的音符 

 

經文:約翰 20:19-23 5-01-2011

每個人不論老少生來都會有所恐懼,只是每個人的反應強度有所差異。有一天晚上打雷,牧師幫三歲的女兒鋪床,讓她睡覺,女兒撒嬌,要爸爸陪她睡覺,因為她害怕閃電和雷。爸爸告訴她,不用害怕,因為耶穌和她同在。女兒說;既然如此,爸爸留在這裡和耶穌一起睡,我去和媽媽睡。這雖然是一個孩子的心聲,但也說明人類普遍都有許多懼怕 (phobia),有人害怕孤單;有人害怕寂寞、失戀、失業、貧窮、黑暗、生病、死亡…等等,各種懼怕琳瑯滿目 。英國哲學家羅素(Bertrand Arthur William Russell, 1872-1970)曾說:「如今對美好世界的最大障礙就是恐懼(Fear)!」近年來生機飲食、健康食品大為流行,也是因為恐懼生病。去年天下雜誌有篇文章《生命的善終》提到技發展到今天,醫生最大的問題不是病人如何活下去,而是如何死掉。因為心臟不好可以裝循環輔助器,肺臟不好可以裝呼吸器,肝臟不好可以血漿置換,或是輸入冷凍性新鮮血漿,骨髓不好輸血,免疫不好打抗生素,即使是垂死的病人也可以撐很久,「死不了」。因此作者問:「死亡是什麼?怎樣才算活著?」為什麼人類那麼害怕死亡?

今天的經文是耶穌首次顯現在門徒當中。我們看到耶穌的那些門徒不但悲哀了三天,還怕猶太人來騷擾,把門都關的緊緊的 (v. 19) 。而抹大拉的馬利亞卻自己一個人摸黑帶著香料到墓仔埔,要抹耶穌的屍體,為什麼她不會害怕,而十個門徒在一起反而害怕呢? 原來抹大拉的馬利亞曾經歷過一段被七個鬼折磨的日子,因著耶穌將附在她身上的鬼趕走,使她得著了新的生命。從此跟著耶穌到處宣揚上帝國的福音。當耶穌被捕時,她不但沒有隨著門徒走避;反而緊緊陪著耶穌走苦路,跟隨到十字架下,看著耶穌受苦、斷氣和埋葬。馬利亞如此勇敢是因為她以愛克服了對死亡的恐懼。三天後,耶穌復活,她是第一位看到耶穌復活的信徒。馬利亞高興地跑回去報好消息,就在這個時候,他們聽到一個悅耳的聲音,清脆地如同山頂傳來的鐘聲,對他們說:「願你們平安!」耶穌為這群驚慌的門徒敲出一個希望和信心的音符。

平安的希伯來文︰shalom,在舊約用過340次以上,它代表一種幸福,昌盛,健康,離開時的滿足,人與人或國與國之間的友好關係。對以色列人來說平安與公義常連在一起。被擄之後,平安成了先知重要的信息。先知論平安之約是公義、救贖與榮耀。新約中加了希臘思想,平安代表沒戰爭。總體說來,平安是希伯來人期盼彌賽亞的救恩,亦即「平安的福音」。這也是我們基督教信息的內容及目標。

我有位朋友,他的小孩在拿到律師執照那一年突然病死。椎心刺骨的傷痛讓他的太太難以接受,於是在他家二樓的窗戶對著天空貼上:上帝我恨你!從此不再踏進教會!她徘徊在愛與傷痛的邊界,深深陷入苦毒之中無法誇越。當我們面臨失去最珍愛的人事物時,該如何誇越這樣的恐懼呢?

我的女兒是在神學院第二年到安寧病房實習時,受到上帝的呼召成為醫院的院牧,當初她經歷了一番心裡的掙扎,尤其是面對苦難的疑惑與關懷病患的種種問題時,她說:「阿公和阿媽的影像不斷在我的腦海裡出現,從我有記憶以來阿媽總是在生病,有時,病的非常嚴重。雖然她總在痛苦裡,她忍受著,不曾對上帝生氣或發一句怨言。」她問什麼是苦難?要如何看待苦難?她說:「我可以從阿公的身上找到答案。我能看見卻無法解釋,也不能定義它。我可以從阿公的肢體語言,他鼓勵的話,以及在祈禱中所呈現的盼望,看到上帝的愛與愛人如己的心。這種愛安慰了阿媽的心。我無法用話語與你們分享,因為話語已經無法形容阿公和阿媽在患難中彼此相疼的心。從他們的互動,我了解到面對苦難與需要關懷的病患,我必須用我的心來愛他們,陪他們一起走過生命的低潮。」我的母親自30歲左右罹患嚴重的過敏,幾乎都無法出門,她雖然50多年來肩負著病痛的苦難,卻透過基督,找到撫慰與平安,因此她一生都活在上帝的恩典裡。

在誇越傷痛的過程中,最大的危險就是把自己陷入憤怒與苦毒之中,無法突破,以致成了受害者。抹大拉的馬利亞勇敢地選擇面對傷痛,終於成為「帶領使徒的使徒」(教宗若望保祿二世語),一生受人景仰。耶穌來到世上就是想把我們從這種自我煎熬中拯救出來,讓我們在生命中看到光,得到平安。因此耶穌從來不關閉自己的房門,或是斷絕和他人的溝通。祂說「只要你們敲門,我一定會開。」無論我們離開多久、或說過什麼話,祂答應一定會為我們開門。

上禮拜五、六我和牧師娘參加亞太歸正教會協會 (Council for Pacific & Asian American Ministries,簡稱CPAAM ) 年會,主講者是西方神學院院長Dr. Tim Brown,他說當年他在牧會時,有一位會友的兒子參加駕駛飛機的訓練,當天的行程預計晚上12點飛回機場報到。一直到清晨4點尚無消息,該會友求救於牧師,他馬上起床陪他們夫婦到機場,後來又有關心的親友陸續加入他們,一直到中午,警方沉重地走過來宣布那孩子已經遇難。當時牧師只知道要祈禱,但是他並不知道要如何開口祈禱,突然聖靈感動他的心,他就開口用上帝的話"詩篇23篇"祈禱:「 耶和華是我ê牧者,我無欠缺。伊互我倒佇青翠ê草埔;趨 (chhōa) 我佇安靜ê水邊。」他就哽咽祈禱不下去;良久,父親含淚接著祈禱:「 伊互我ê靈魂精英;為著伊ê名,趨我行義ê路」。這時父親已經哽咽地不成句子。沒想到心碎的母親開口接了下去:「我雖然行過死蔭ê山谷,亦不驚災害;因為你kap我佇teh;你ê槌,你ê柺,安慰我。」祈禱至此她已經伏地泣不成聲;突然所有人走過來圍在母親身邊,手握手同心接下去祈禱:「佇我對敵ê面前,你ka我排設筵席;你用油抹我ê頭殼;我ê杯滿出來。恩典kap慈悲的確te我到一世人;我欲永遠徛起佇耶和華ê厝。」當他們終於祈禱完,神蹟發生了,每個人都強烈地感受到聖靈的臨在!上帝親自用祂的話給這對心碎的父母帶來安慰與平安。

親愛的兄姊,耶穌的復活帶給我們與上帝、與人之間復和的平安,耶穌賜給我們平安這禮物,不僅是給我們,也要我們把平安與每一位我們遇見的人分享。因此基督徒見面時常以平安來彼此問候。有時我們身、心、靈不順遂或與人有嫌隙或者是看到社會上不合乎公義的事情時,我們會覺得心不平安。冠傑兄司會時特別提到,我們行平安禮,是透過禮拜儀式來和兄姐請安和復和。因為耶穌在山上寶訓說:你在祭壇上獻禮物的時候,若想起弟兄向你懷怨,就把禮物留在壇前,先去同弟兄和好,然後來獻禮物 (太5:24-25)。如果我們和兄姊有嫌隙,而在禮拜中透過平安禮而復和是多美的見證。基督在十字架上為我們的死,帶給人類和上帝的復和,祂不但盼望人與人之間彼此相愛,甚至要求將「愛人」視為是與「愛神」相同的重要,是一個必須遵守、不能違背的命令。

今天是復活節第一主日,耶穌的復活為飽受折磨的人帶來平安和希望。世上有不少人雖生猶死,沒有希望。身為耶穌的門徒,我們要成為祂的愛和希望的中介,為這破碎的世界帶來平安、公義、愛和希望。最後「願耶和華賜福給你,保護你,願耶和華使祂的臉光照你,賜恩給你。願耶和華向你仰臉,賜你平安」(民6: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