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馬可福音1:14-20 RR 9 (PS 32), SS310B (Eng. 375), 286, 510 |
1-22-2012 |
最近咱的主日學聖經的部分在講新約導論,咱有講到四本福音書都是在講同一個背景之事件,但每一本書卻都是從其特殊的角度來看耶穌。馬太和路加福音的前三章是以歷史背景作起頭,來驗證耶穌與舊約的關連。馬可福音卻在一起頭即報導耶穌的事工,包括祂的受洗、受試探、呼召門徒以及多多神蹟,這都是屬於第一章的內容。 耶穌從加利利開始祂的事工。因為 加利利四周都是外邦人被稱為外邦人之加利利 (賽9:1)。加利利是以色列歷史中,第一個遭掠奪的地區,當時亞述王滅以色列,不但將以色列人遷離,同時將外族遷入,因此異族的血統無可避免的滲入加利利。後來以色列人歸回,這地區才又重新有了以色列的文化,不過原先移居來此的外族人繼續住在該地,對注重種族純淨及傳統文化的以色列人來說,這是一個受汙穢的地區。約翰福音記載,當腓力找拿但業加入耶穌的門徒時,拿但業輕蔑地說:『拿撒勒豈會出甚麼好物嗎 (約 1:46)?』可見當時人對加利利的鄙視。 耶穌在這個被認為「不會出甚麼好物」的地方呼召門徒,也在這個地方開始傳講天國的信息,更在這個地方醫病趕鬼。耶穌用祂的行動宣告神的救贖將臨到汙穢之地。所以,耶穌出來傳福音的頭一句話,說:「日期滿啦,恁著反悔來信福音!」表明上帝拯救的工作已經開始,大家要用悔改的心來歸向上帝。其實整本聖經就是以勸人悔改為主軸,說明只有悔改才能獲得上帝拯救的福音。在耶穌受洗日時,咱講耶穌和約翰都傳悔改的信息,一個基督徒悔改以後,根據耶穌的說法就是要重頭生 (約3:3) ,簡單說就是生命需要改變。 有時候「重頭生」的福音,對有心悔改的人,並不是那麼簡單,因為它要求罪人做他做不到的事。美國幽默大文豪馬克吐溫 (Mark Twain, 1835-1910) 是大菸槍,他曾過說:「戒菸有什麼難? 我已經戒了幾百次了!」咱有時也和他一樣,渴望能真心悔改,事實上也一直都在悔改中,但又覺得無能為力,只好說: 「悔改有什麼難? 我每天都在悔改,同樣的事情我已經悔改幾百次了!」親像賣主耶穌的猶大,他也曾為所犯的罪深切後悔,但他的結局卻是出去吊死了(太27:3-5),因為他並沒有真正的悔改。有憂傷,痛悔的心是好的,但還不夠,因為那只是心靈的, 還須付諸行動,才能證明他是真的悔改。有些人認為彼得三次不認主,其罪和猶大是一樣大,但是彼得不但有憂傷痛悔的心,他 還付諸行動,我們從使徒行傳證明他是真的悔改,從錯路轉回就是悔改的行動。 當一個人墮落在罪惡中,他的心思總是向著神之外的人、事、物;悔改是人必須從世俗的價值,轉過來向著神。換句話說,悔改是指心思意念的轉變,不是改行為,乃是先改思想,然後付諸行動。悔改是改變你對罪、對基督、對神的看法。不但是罪人 得救的必須途徑,也是人信仰的起點。嚴格來說,咱有三次誕生的機會,一次是降臨到世上,一次是認識上帝,另一次則是自己的重生。因為只有當咱看清楚自已是誰,和咱在世上所追求的事,咱所做的每件事就會變得有意義。那時咱才會看清自己的願景,與通往真正成功的道路。 接著主耶穌呼召了四位漁夫來當祂的門徒,為什麼他們一聽見耶穌的呼召,馬上就跟從了祂?是什麼吸引力讓他們肯放下安定的工作跟隨耶穌?我想他們一定是感覺到耶穌的權柄和能力,或者是來自聖靈的聲音,他們願意信任自己的直覺,放下一切。耶穌說「恁來隨我,我欲互恁得著人親像討魚的。」當主呼召他們,他們願意冒險來進入應許之地。 最近一位從前帶過的留學生,打電話和我們分享他們最近的生活情況,他說他發現在他生活中最快樂的事是讀聖經,因而想讀神學院,但是他卻不知道這是不是上帝的呼召。還有上帝呼召的徵兆是什麼?我告訴他說:服事上帝有很多的方式,咱不應拘泥形式而無法發揮上帝賜予的天分。上帝呼召人,不一定都進神學院,當傳教者,只要在生活中見證祂的話,就是回應上帝的呼召。「凡事榮耀上帝」就是耶穌的原則,親像修士進入修道院,從此與世界隔絕,他是榮耀上帝還是逃避世上的一切?這位學生是生化博士專攻唐氏症基因,難道當有一天他找出改進唐氏症的方法時,他無法榮耀上帝嗎?是否為上帝工作,這全看你的內心及工作態度而定。上帝不在乎你做的是什麼工作,上帝不在乎你是漁夫、廚師、傳教者、博士或醫生,問題是你有沒有為上帝作工?其實,身為基督徒,不論是全職、帶職或志工的事奉,都需要有如此的事奉觀,不但能討上帝的喜悅,還能帶出生命事奉的影響力! 上上禮拜咱講受洗是一個人悔改之後,奉耶穌基督的名受洗,罪得著赦免,並領受聖神,是重生實踐基督內在生命的開始。換句話說,咱成為基督徒之後,咱的生活就是領受上帝恩典所帶出來的結果,也可以說是聖靈工作的果效。悔改、重生與成聖都不是一時一刻的經歷,而是時時刻刻的變換過程,都是現在進行式,耶穌講:「若有人愛隨我,就著看無家己,日日背伊的十字架來隨我。」(路9:23)背伊的十字架來跟從耶穌,不是一時的感動決志,而是生命過程,是天天的行動,而且要逐漸長進。 有時我們會誤以為呼召一生只有一次。隨著信主年日越久,信仰生活慢慢變成一種習慣,一旦信仰失去活力,事奉也就無精打采。有時負責事工或團契覺得自己很努力,但是批評很多。正如台語說做到流汗,嫌到留口水。有時明明很認真做事為何聚會人數不增 加?常常會使我們失去起初被呼召的心志。我也常常反省我的呼召是否失去原有獻身之熱誠?英國宣教師巴克禮牧師 (Thomas Barclay, 1849-1935),來台創設台南神學院,推行白話字、創辦教會報、重譯聖經、增補廈英大辭典等,他也保住了台南市不受日本人的破壞。巴克禮在1865年,16歲生日時和上帝簽立呼召獻身書,此後每年生日他都再次於獻身書上簽名。1893年結婚後,夫人亦簽名,夫人於1909年去世,巴牧師於1935年安息主懷,結束了在台60年的傳道生涯,生前其簽名從未間斷。巴克禮的獻身書對我們今天仍有極大的啟示,因為他做每件事都是為上帝而做,那是他的靈糧、喜樂及生存的目標。 親愛的兄姊,從門徒回應耶穌的呼召來看,放下一切背起十字架跟隨耶穌的應許,自古以來沒有改變。咱必須願意捨得放棄安逸,才能進入未知的探索領域。你的人生反映出你的選擇,假如你只知道拚命抓住你已經擁有的,你在世上的時間會完全浪費和流於空虛。但是,假如你願意放棄你的立場,放棄所有你以為自己知道的東西,並跟隨祂指示的道路,你所領受的祝福將會遠遠超越你能夠想像的。親像,那四位漁夫轉變成為今日教會的奠基者一般,將是你從未夢想過的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