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目錄

失落又得著

 

經文:路加 15:1-7, RR 21 (Ps. 100), SS 34 (Eng. 20), 463, 511

09-15-2013

我們上次教會歷史談到奧古斯丁(Aurelius Augustine of Hippo, 354-430) 與伯拉糾派神學之爭 (Pelagian Controversy)。伯拉糾 (Pelagius, c360-c420) 生於英國。他的人品極佳,溫文儒雅,頗受大家喜愛。奧古斯丁則是早年縱於情慾,放蕩不羈,也樹立許多仇人。奧古斯丁的神學從上帝的不可抗拒之恩典出發,認為由於原罪,使人的意志受到限制,不能行善只能行惡,但靠著上帝無條件的恩典,可以恢復人的美善和自由意志。而伯拉糾從人的努力出發,他相信人性是美善和意志是自由的,因此可以行善不犯罪,並藉著所行之功過來計算可獲恩典的多寡。最後,基督教接受奧古斯丁的神學觀點,將伯拉糾判為異端。然而一般基督徒往往在理論上接受奧古斯丁的因信稱義,在實踐上卻接受伯拉糾的因功稱義,這也是法利賽人最大的問題。

今天的經文是路加十五章三個比喻之一。路加福音的作者喜歡把耶穌與罪人連在一起,這對文士和法利賽人來說是一種恥辱。因為法利賽人是律法主義者,他們將凡不守律法者,統稱之為屬世之民,是無可藥救的!法利賽人說:『當一個人是屬於屬世之民時,不可把金錢託付他,不要相信他的作證,不要把秘密洩露給他,不可委他為孤兒的監護人,不可以他為慈善經費的管理人,不可在旅行中與他結伴。』因此嚴禁在這些人家中作客,也不可與這些人有生意往來。他們所盼望的並不是罪人的得教,而是罪人的毀滅,因為『一個罪人除去,在天上也要為此歡喜。』當他們見到耶穌和這些人相處大為震驚,並痛恨欲絕。

路加十五章是耶穌信息的精髓,有人稱之為『福音中之福音』。耶穌是說故事大師,祂以巴勒斯坦的實物為例,讓聽眾很容易接收訊息。牛群和羊群是猶太人致富的基礎,因此在整個舊約聖經中,神告訴我們好的牧羊人應該具備的條件。例如:大衛王是牧羊人出身,他要去和歌利亞交戰時對掃羅王所說的話最能看出牧羊人的艱辛。大衛說:「陛下,我是為父親放羊的。有時候獅子或熊來了,抓去小羊, 我就追趕牠,擊打牠,救回小羊。如果獅子或熊襲擊我,我就抓住牠的鬚,把牠打死 (撒上17:34-35)。」牧羊人的使命,艱鉅危險。猶大地的地形大部分是陡峭的懸崖,和荒涼的沙漠,草原稀少。草原上沒有欄柵,因此羊極容易迷路,加上羊有近視,四隻腳只能前進,不能後退。如果前兩隻腳掉入山溝,不會拔腿自救,只會咩咩叫,等待人來救牠。牧羊人為四散的羊群徹夜警戒,守護每一隻羊。因此猶太人把牧羊人作為王的代稱,象徵上帝的保佑;耶穌拿牧羊人自喻,要對羊群負責,一個好的牧羊人會為他的羊,甘冒生命的危險,尋回失落的羊。

但是耶穌為什麼會為了一隻迷路的羊,把99 隻羊放在一邊?答案在故事的最後 「一個罪人的悔改」,原來耶穌所說的「一隻迷路的羊」是指一個失落的靈魂,一個照上帝形象所造出來的,有靈命的人。這個人是耶穌所珍惜的,甚至願意為他犧牲自己的生命。其實,牧羊人並未忽略那99隻羊,因為那99隻羊是安全的,所以,牧羊人把精神放在迷失的那一隻羊上!浪子比喻裡的哥哥也忌妒父親似乎只重視弟弟,事實上不是如此,因為比喻裡的哥哥從頭到尾都在父親的愛與照顧下平安、滿足過日子。

哥哥忌妒父親的愛不公平,我們都有小孩,每個孩子的特質不同,相信我們愛他們的方式也不一樣。有一個女孩問牧師:「為什麼媽媽只關心常常搗蛋的弟弟?上帝真的是公平的嗎?祂是否已忘了我,而只重視常常出問題的弟弟呢?」牧師回答說:「上帝沒有忽略好孩子,上帝只是把較多的精神放在那些問題多的人身上。上帝讓你成為好孩子,就是上帝對你最好的獎賞與祝福!」

同樣地,恩典本來就不是一件公平的事,當犯了殺人強姦罪的陳進興受洗以後,許多基督徒懷疑,如果陳進興信了耶穌就可以上天堂,不是太沒天理了嗎?甚至有人嗆聲說:『如果陳進興上天堂,我寧可下地獄。」因為這個恩典實在太廉價了,不是嗎?在世人看來,這明顯地違背了公平的原則。但是,面對自己的靈魂,我們哪一個人可以靠行為贏得上帝救贖的恩典呢?其實,上帝並沒有少給我們恩典,只是多給了需要的人、軟弱的人、有罪的人。若我們都期盼上帝以公平來對待我們,那我們所犯的罪呢?如果上帝用公義的眼光來審判我們,人類早已絕跡了。如果上帝是公平的,祂可以讓所有的判決不偏袒我們。然而上帝卻讓祂的獨生子道成肉體,並承諾:只要我們願意接受基督,就赦免我們的罪,祂撤回了我們該受的懲罰,赦免了我們的罪,這樣的上帝公平嗎?

當時的宗教領袖,一心一意遵守律法,上會堂、按十分之一奉獻,按時祈禱、力行善事,以討好上帝。耶穌卻一再斥責他們,為什麼?因為耶穌斥責任何試圖要積聚自己功勞的人,可惜他們始終無法理解福音原是上帝無條件的禮物,要給原本不配得的人。恩典是無法用世俗的方式來數算的,詩篇139說:「我若升到天上,你在那裏;我若在陰間下榻,你也在那裏。」因此,無論我們下沈多深,總不會墮落於神的恩典之外,沒有任何惡行大到上帝無法赦免。但是我們所做的惡,上帝並非視而不見,也不是從此一筆勾消。陳進興的所做所為都將在上帝面前接受最後的審判,上帝如何對待他,我們不知道,但在神的眼裡,我們的得救,以及恢復與主相愛的關係,是宇宙中最可寶貴的事情。

「失落」是人生經常會遭遇到的事情,有的人失落他的事業,有的人失落他的積蓄,有的人失落的是他的親人,「失落又得著」是上帝道成肉身來到世上所成就的偉大恩典。在步伐快速的社會裹,我們很容易只忙著數算羊群,而失落上帝兒女的身份,迷失了自己,變成罪的奴僕。去年在康州新鎮(Newtown)發生的槍擊事件,凶犯亞當.蘭扎(Adam Lanza)射殺了20名一年級小學生、六名成人,最終飲彈自盡。原因是他的家人沒有正視他的精神疾病,他的母親甚至把槍枝當玩具,供他把玩,最後造成重大悲劇。案發當時奧巴馬承諾,他將動用政府一切可能的力量,喚起法律執行人員、心理健康專家、家長和教育人士共同努力,防止類似的悲劇發生。自慘案發生以後,禁槍的爭議再起。美國步槍協會一直堅稱,持槍率同兇殺率無關,而是有些人不適宜用槍。槍會並呼籲在每間學校派駐武裝人員守衛,並建議教員帶槍上課。前天,波士頓大學公共衛生教授西格(Michael Siegel)用令人信服的統計資料證明一個州的持槍率每上升1個百分點,該州的兇殺率就會增加0.9個百分點。希望這個研究能讓今年4月否決槍管法案的參議院,再次重新檢討禁槍的政策。 過去社會的失落已經無法挽回,但至少可以藉著尋回失落的心志,不再讓悲劇繼續發生。

耶穌說失落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信心,我們若願意從迷失中轉回,祂將幫助我們尋回已失落上帝兒女的身份,不再作罪的奴僕。就像當年911發生時,有如世界末日的景象。在12年後的今天,曼哈坦下城已重現繁忙景象,令人覺得不可思議,這也就是今天耶穌比喻的重點,祂不要我們把焦點放在失落上,祂要尋回我們失落的靈魂,祂將以極好的消息取代了哀痛,因為有上帝的恩典同在,即使是最悲傷的故事,最後也可以有快樂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