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目錄

信心的祈禱

 

經文:James 5:13-20, RR 5, (Ps19), SS 290, 311, 510

09-27-2015

前幾次講道我們曾提及,雅各非常重視信仰的行為,除了憐憫與公義,也強調祈禱的重要性,雅各書用了將近百分之十五的篇幅在教導祈禱,是聖經裡教導祈禱最多的一本書。早期的歷史學家赫格西仆(Hegesippus, 110-180) 記述很多有關雅各的事跡。他形容雅各的特色是其膝蓋與駱駝一樣。因駱駝在休息、睡覺的姿勢是跪下的,久了膝蓋的皮膚就會變得比較粗糙,而雅各因常常跪在聖殿替教會祈禱,後來他的膝蓋就跟駱駝的一樣粗。所以他有個外號,叫「駱駝膝雅各」(Camel Knee James)。

在今天的經文中,雅各提到自己的祈禱也教導人如何祈禱,他說,祈禱是基督徒生活的一部分,他鼓勵信徒要勇敢面對困境,無論是在受苦、失志、破病或喜樂的時候,都要用信心來祈求。前台大病理科主治醫師李豐,在四十多年前曾罹患淋巴癌,現在卻活得很健康。她說,她每天在顯微鏡下看細胞的生老病死。人在高興時,細胞很圓潤,就像十八歲的年輕人;人生氣時,細胞就像八十歲的老頭,皺皺縮縮。她說:我們的心情若改變,我們的態度跟著改變;態度改變,我們的習慣跟著改變;習慣改變,我們的性格跟著改變;性格改變,我們的人生跟著改變。現在她每天的生活都很「尊重細胞」,在順境中感恩,在逆境中依舊心存喜樂,每天都認真活。因為聖經告訴我們:喜樂的心乃是良藥;憂傷的靈使骨枯乾 (箴17:22)。

我的母親自 30歲起罹患嚴重的過敏,一生與病魔對抗,使她對生命有深刻的領悟,她雖然因病過得很辛苦,卻從不抱怨,她憑著信心仰望神的恩典,使她的內心不致於痛苦,雖然肉體軟弱,卻心靈剛強,時時用電話安慰鼓勵生病或不得志的人。她甚至把整本聖詩默唸下來,當身體痛苦難耐的時候,她就吟詩祈禱,求主加添力量。她靠著上帝,在患難中亦然享有喜樂,她在83歲蒙主恩召,當時,她是在吟詩中躺在我父親的懷裡平安過世,我父親每憶及此事總是滿懷感恩。可見,吟詩祈禱對基督徒是何等的祝福。

上次在阿心姊和昭雄兄府上家庭禮拜的時候,記得大家聖詩一首唱過一首,唱得欲罷不能,彥哲兄即時分享了咱教會的源起,就是從阿心姊和昭雄兄府上開始的,到今天,有了自己的教會,一路走來恩典滿滿,我們從內心的深處吟唱詩歌,發出感恩,讚美上帝!讓我非常的感動。上禮拜的社區音樂會已經圓滿結束,有一百人左右來參加,這是我們的年度大活動,就是要與社區的人分享我們的喜樂。正如,詩篇43:4所言「我就走到神的祭壇,到我最喜樂的神那裏。神啊,我的神,我要彈琴稱讚你!」

接著雅各談到祈禱者的信心。初代教會曾被稱為醫治的教會,這是延續猶太教的傳統。猶太人生病,會先到拉比那裏,拉比用油膏抹他,然後為他祈禱。在天主教的七大聖禮裏,有一個抹油禮,天主教認為抹油是當一個人快死亡時,往他身上抹油,不是讓他好起來,而是讓他不要再受苦。抹油禮是人將離開世間的一種儀式。當耶穌出來傳道時,祂是一方面傳道,一方面醫病趕鬼,同時宣告病人的罪得到赦免。因為基督的救贖,我們可以靠著耶穌的名,直接在上帝面前祈求赦免。

有很多人相信基督的救贖能夠帶來身體和靈魂的醫治,於是靈恩教會提倡追求神蹟醫治,我認識一位牧師娘,得了癌症後,沒治療,只靠祈禱,結果不敵病魔。一般主流教會相信上帝賜給我們兩個恩典,一個是祈禱求上帝直接醫治,另一個是用上帝所給我們的醫藥,使受苦的兄弟姐妹得到最好的醫治。而不是若是祈禱就不要吃藥,若是吃藥就不要祈禱,只能二選一。主耶穌說: 「康健的人用不著醫生,有病的人才用得著。」施行醫治的是上帝,祈禱是否蒙應允乃上帝的主權;但人們的祈禱也是上帝醫治過程的一部分,主必按祂自己的大能,行使主權,藉著人們有信心的祈禱來成就祂的計畫,來醫治。

在雅各的時代,人們有一個觀念,認為生病的原因是犯罪的後果,病得醫治表示人所犯的罪也已得到赦免,而認罪是得赦免的前提。雖然耶穌說過疾病未必是罪的後果,但也有可能是如此,因此每當疾病來侵時,我們應省察自己的內心,看看自己有否犯下了些罪,如:放縱自己、生活不羈,胡亂飲食、疏於運動等等,妨礙了神的祝福。若要祈禱有效,必須先向上帝認罪,改變心靈與生活的型態。最後他舉以利亞持續有信心的禱告來應驗上帝的信實。

以利亞做先知的時候,以色列國非常的黑暗,當時的亞哈王娶外邦的女子,並將外邦的偶像帶入王宮,從那時以色列全國都敬拜偶像遠離神。以利亞看見這樣的情形,他就根據摩西律法上所寫的話來到神的面前禱告,求神照祂所寫的話停止下雨。以利亞得到神的應許之後,就大膽的向亞哈王宣告說:「這幾年我若不禱告,必不降露不下雨。」這種宣告需要極大的信心和勇氣!因為在這三年半中,他不但要像其他以色列人一樣受乾旱之苦,且要被亞哈王“通緝”(王上18:10)。此外全國的人都恨惡他,因為以利亞的不禱告,使他們遭受眼前的痛苦。以利亞本人並無任何能力和權柄如此對待他的同胞,乃是上帝借著以利亞來管教他們,祂要讓以色列人知道以利亞的禱告是出於上帝的引領。果然,他的禱告使天三年半不下雨,震撼了整個以色列國,更影響了整個國家的人民和命運,使得亞哈王萬分困惱;後來他為了祈求 上帝 終止旱災,親自上了 迦密山 頂,跪 在 地上,把臉放在兩膝之間,謙卑地祈禱,他連續七次差僕人到 高處探看下雨的跡象,直到看見上帝應許,才停止祈禱,這在孟德爾頌(Felix Mendelssohn, 1809-1847) 的神劇以利亞 (Elias) 以戲劇性的創作,而求雨的聖詩就收在聖詩496首。這個祈禱讓他為上帝勝了一場偉大的戰爭,以至於有四百多個巴力先知被殺。

以利亞的祈禱,雖然是如此地震撼,卻是完全遵照上帝的旨意去祈禱,然後上帝又照著他的祈禱顯出衪的作為來。上帝這樣做是要教導衪的百姓認識義人祈禱功效之偉大。許多人只注意到他在人前那種屬靈的權威,顯赫的姿態,卻沒有學習到以利亞的順服。他明知這樣的宣告必然得罪所有人,但為了順服上帝的旨意,他願意付出代價。以利亞那種屬靈的權威是上帝特別的恩典,但是他願意遵從上帝旨意的心,卻是每一個信徒所當效法的。而以利亞鍥而不捨的求雨精神,更是我們要學習的祈禱態度。

耶穌曾說過一個故事,有個朋友在凌晨拜訪一位主人,主人沒什麼東西好招待客人,半夜裡就去吵隔壁鄰居,吵到鄰居起來為止。這是耶穌鼓勵我們替人禱告,就要像這樣鍥而不捨。「我告訴你們,雖不因他是朋友起來給他,但因他情詞迫切地直求,就必起來照他所需用的給他。」(路11:8)其實以利亞剛開始禱告時,並沒有十足的把握,才會一直叫那個僕人去察看,直到僕人看見雲,他才放下心來。你若確信上帝有跟你啟示說,祂要醫治某個人,這信心會是不容質疑的信心,因這是上帝說的不是人說的。換句話說,決定的不是我的信心,而是上帝。我的信心是因為建立在上帝的啟示,所以才有把握說這人一定會得醫治。這種信心不是一般人的信心,而是上帝特別的恩賜。

接下來雅各說,所有人都可以成為義人,因為稱義不是我們無罪,乃是因為我們認罪,只要我們肯互相認罪,互相在上帝面前認罪,我們就可以成為義人。因此他勉勵信徒應該幫助迷失的罪人回頭,幫助罪人的靈魂從死裏搶救回來。就像以利亞的禱告,它的目的不是為了彰顯他先知的地位,而是要使罪人回轉得救。他在做這些事之前向上帝祈禱:「耶和華啊,求你應允我,應允我!使這民知道你─耶和華是神,又知道是你叫這民的心回轉。」(王上18:37)而回轉也正是今天雅各書的結論。

記得我唸中學時,一年暑假在附近高中看到一位小我幾歲的教會少年,由於青春期的叛逆已經離開教會,讓母親很擔心。那天我帶他回教會,經過一個暑假之後,有很好的轉變,和母親的關係也改善了,讓母非常高興,後來他的表現越來越好,還被選作團契會長,他的母親很感激,對我特別好,認為這是上帝特別的恩典,呼召我去幫忙他度過難關。大學畢業後,他決定去唸神學院,獻身當牧師。

親愛的兄姊,耶穌來是為了要救贖,使病人得醫治,使罪人轉化為義人。在我們一生中,起起伏伏,無論是順境、逆境,還是生病,請人代禱或自己祈禱,最重要的是要悔改,若沒有悔改,即使病好了,也只是多活個幾年罷了。願上帝幫助我們,讓我們可以反省自己,讓我們知道不管環境或身體多麼痛苦,都不放棄祈禱。也盼望咱教會成為一間喜樂的教會、祈禱的教會,兄弟姊妹互相認罪、互相代禱、吟詩牽手走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