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經簡介       

 12-21-2007

一、書目:

1. Anchor Bible 有次經的註釋。

2. New Revised Standard Version Study Bible. Nashville: Abingdon, 2003.

3. 次經全書 香港:American Bible Society, 1949,1997。

4. 張久宣譯,聖經後典。台北:商務印書館,1987,1995。

5. 次經全文: http://www.1lord.net/ap00.html

二、簡介:

次經原文有隱藏的意思,或稱為旁經、後典或外典。英文是第二正典( secondary scripture),透過特別是亞歷山太希臘猶太教接受次經。七十士譯本(Septuagint)除以斯拉續篇下卷外,全部包括在內,並且與舊約其他正典同等地位。這些著作是猶太教經學士後期加入或在翻譯過程納入正典。次經被收入希臘譯本的舊約,但在希伯來版本卻沒有。非希羅化的猶太人不承認它們是正典。

次經不同於偽經,偽經的內容被認是否定基督的救恩或與聖經教義相違背或令基督教信仰動搖,在猶太書也引用偽經(v. 14);而次經只是不被納為正典的著作,比偽經地位高一點。新約作者並沒有引用舊約次經,他們是否也覺得次經的地位可疑呢?大量引用次經的是教父尤以羅馬的革利免和亞歷山太的革利免為然。早期教父常引用次經來論證道成肉身,及神的道和智慧等。教義是引致猶太人完全棄絕次經的原因。

次經分為三部分:

1. 為在天主教聖經獨立存在者有:多俾亞傳、友弟德傳、瑪加伯上、瑪加伯下、智慧篇、德訓篇、巴路克書[1]

2. 含在原有經文當中:三童歌、比勒與大龍、蘇散拿傳在但以理裡面,耶利米書信收在耶肋米亞書。

3. 天主教中文聖經思高版欠:以斯拉三[厄斯德拉三]、以斯拉四[厄斯德拉四]、瑪拿西禱詞〔默納舍禱詞〕、耶利米書信〔耶肋米亞書信〕、瑪喀比傳三和四[瑪加伯三和四]。思高版中文聖經目錄內之[厄斯德拉下][厄斯德拉上],實為基督教聖經之目錄內[尼希米記][以斯拉記]

三、次經的權威地位:

1. 耶柔米(Jerome)翻譯的拉丁文武加大譯本(Vulgate)譯序認為次經權威性不及希伯來文聖經[2]。馬丁路德譯德文聖經時也認為這些經典沒有權威,所以沒採用,新教大都都沒用次經。天主教在天特會議(Trent Council)於1545年4月8日接納次經為聖經之一部分[3];除此之外東正教[4]和聖公宗[5]使用次經。

2. 奧古斯丁為代表,認為次經是聖經的一部分。

四、舊約中次經在基督教及天主教聖經裡名稱及大綱:

基督教譯名

天主教譯名

英文名(NRSV

以斯拉續篇上[6]

厄斯德拉前書

Esdras I

以斯拉續篇下[7]

厄斯德拉後書

Esdras II

多比傳[8]

多俾亞傳

Tobit

猶滴傳[9]

友弟德傳

Judith

瑪喀比傳上[10]

瑪加伯上

Maccabees I

瑪喀比傳下

瑪加伯下

Maccabees II

所羅門智訓[11]

智慧篇

The Wisdom of Solomon

便西拉智訓[12]

德訓篇

Wisdom of Jesus  Son of Sirach

巴錄書[13]

巴路克書

Baruch

三童歌[14]

達尼爾書3:4-90

Song of the Three Holy Children

蘇散拿傳

達尼爾書十三章

Susanna

比勒與大龍

達尼爾書十四章)

Bel and the Dragon

耶利米書信

收在耶肋米亞書

The Epistle of Jeremiah

以斯帖補編[15]

收在以斯帖

The Rest of the Book of Esther

瑪拿西禱言[16]

-

The Prayer of Manasses

五、音樂神劇引用次經之作品:

1. Vivaldi, Antonio, 1678-1741, Juditha Triumphans, 1716 (Hungaraton, 11359, CDs).

2. Handel, Gerogr Frideric, 1685-1759, Judas Maccabeaus, 1746 (Archiv, 447692).

3. Handel, Alexander Balus, 1747 (Hyperion, 67241, 瑪喀比 chapter 10 ).

4. Handel, Susanna, 1748 (Harmonia Mundi 907030).

5. Haydn, Josef Franz, 1732-1809, Il Ritorno di Tobia (Hungaraton 11660 3CDs)

六、基督教把次經與正典明顯劃分開來。

十九世紀後學者發現兩約之間有約三百年中斷,我們要明白新約背景及思想來源要借助次經:會堂的背景、永生觀念的興起、身體復活觀念的來源,以及耶穌時代猶太教各派思想對了解新約經文(可12:18-27;徒23:6-9等)有幫助。使徒時代重要思想新約沒背景資料可供參考,如:猶太的律法、善行、源自墮落的罪觀,以及末世論等。要深入明白新約思想次經是不可缺少的(S. B. Ferguson, D. F. Wright, eds.當代神學辭典)。


[1]. 因此天主教聖經有73卷。

[2]. 耶柔米與東方教會接觸較多,又精通希伯來文;他認為一定要把希伯來文的舊約與其他書卷分別出來,於是引入「次經」一詞來指後者。他說希伯來文的舊約是「正典的書」,而次經則是「教會的書」。

[3]. 次經除了以斯拉續篇收在正典內,這議案亦為梵諦岡第一次會議(1870)接納。

[4]. 東方教會的看法不一樣,他們仍有好幾個世紀是接納次經。到了耶路撒冷會議(1672),他們接納多比傳、猶滴傳、便西拉智訓,和所羅門智慧書為正典,其他則不然。

[5]. 英國國教三十九條(1571年),第六條:舊約正典:創世記、…..和十二小先知書。此外還有別的書,教會用作生活楷模和教訓而誦讀,但不用它們去建立教理。它們乃是:以斯拉三書,以斯拉四書,多比傳,猶滴傳,以斯帖補編,智慧書,便西拉智訓,巴錄書,三童歌,蘇撒拿傳,比勒與大龍,瑪拿西禱言,瑪喀比傳上卷,瑪喀比傳下卷(歷代基督教信條, pp. 215-216)。

[6].以斯拉續篇上與歷代志下35-36章,尼希米和以斯拉68章的內容大體相同,儘管在次序和細節上作了某些刪節、增補和變動。最突出的新題材便是第三和四章的欲前辯論(張久宣譯,聖經後典,P. 355)。

[7]. 以斯拉續篇下是一篇啟示錄,由一位不知名的猶太作者用西伯來文或亞蘭文寫。

[8]. 主前二世紀,散居各國的猶太人的人數越來越多,超過在巴勒斯坦的猶太人。猶太人生活在異教世界中為少數,為上帝作見證。猶太教以遵循律法為基礎,猶太家庭在團體中找到了堅強的依靠:每週在猶太教堂的聚會,共同誦經祈禱等。猶太教未來每一個猶太家庭把作上帝子民的特性代代傳承。所以要竭力避免與異教徒接觸,以免忘卻啟示、諾言接受者的特徵。書中表現兩個只有獨子和獨女的家庭,以強調父傳子承的使命。實際上只有一個家庭才是真正世代傳承的:托彼耳、托彼特、多俾亞,父親清楚重大使命把上帝的子民的品德和希望傳給兒子。

[9]. 猶滴傳是一部啟示性的書,有關瑪喀比時代的民族抵抗的記錄和傳說的影響而成的。上帝曾對亞伯蘭許下承諾(創12:2-3,利26章和申28章)。當人們忠於律法之時,上帝將保護子民,但當他們沒有遵守律法時,上帝會將子民送進敵人的手中。猶滴的意思是猶太女人,想要證明上帝信守了諾言。上帝的子民剛自流放中歸來不久。他們重建了首都耶路撒冷,恢復了聖殿和對上帝的敬拜,整個國家都在重建之中。這段時期他們是忠於上帝的,上帝也守信保護他們。

[10].主前333年亞歷山大大帝征討中東國家,打敗所有敵軍,推翻了諸王。他的勝利為希臘文化開闢了道路。對人類的能力充滿信心,以及超越民族、個人主義的開放胸襟。亞歷山大的將領們瓜分了這個大帝國。主前197年敘利亞的安提約基雅人奪走巴勒斯坦,將自己的宗教強加於猶太人。這種嚴酷的迫害激發瑪加伯家族所領導的猶太人的反抗。瑪加伯上卷被認為是最完美的古代歷史書卷之一,記載了公元前170年到130年的戰爭和瑪加伯五兄弟的事蹟。瑪加伯書告訴我們一個視信仰重於生命的民族追求生存的故事。當大家習慣於在沒有衝突的情況下過日子時,迫害開始了。很多人相信自己無力抵抗如此強權,如果要抵抗,所冒的險未免太大了。但是聖神使新的英雄出現,正是他們使人民恢復了自尊,決定為自己的權利而戰。猶太人發現自己是孤軍對付他們的壓迫者,他們憑自己的力量,上帝幫助了他們。瑪加伯領導的戰爭是聖戰。但也使我們認識聖戰並不能解決一切。瑪加伯後代困於軍事和政治很快變成不憑信仰和道德來統治的物質主義者。

瑪加伯上卷以一種宏觀而均衡的方式描述以色列人民在那些關鍵年代的歷史,而下卷則著重於一系列事件,有時有所評論或加上傳說,這樣才得以強調出被迫害的信徒的希望和苦難。下卷不如上卷有趣,但是下卷對苦難和死亡、以及上帝公義有很深刻的見解。

[11]. 希臘人將個人自由、精神高貴、科學尋覓及身體之美觀念帶去殖民地。猶太人接納這一新思維。猶太文化過去始終與上帝聖言相聯發展文化。上帝對猶太人的啟示並未受到限定,也不會封閉於希伯來文化中,將以新方式呈現給不同民族。

智慧篇表達以色列信仰與智慧所作的嘗試,作者在希臘環境成長的猶太人。本書以希臘文寫作也採用希臘文化。本書回答有關罪惡、痛苦和死亡的問題,對上帝存在提出證明。書中還表達上帝的仁慈普及萬物。第3-5章關於義人之死的句子,對永生的期望,以及第7章的智慧頌。

智慧篇是主前八十年至五十年間在埃及寫的,本書用希臘語寫故被猶太人列入「次經」書目。

[12]. 便西拉智訓《德訓篇》成書大約在主前180-175年間。猶太人的塔木德(Talmud)及其他拉比文學裡被引用過幾次。便西拉智訓收集了道德教條。因此它像箴言,有人認為便西拉並非作者,只是編輯者。《便西拉智訓》中的教條適用於任何情況,既適用於父母,也適用於孩子,即適用於丈夫,也適用於妻子,適用於年輕人、年長人、朋友、窮人、富人。其中許多是禮貌規則,更多是關於對自己和對別人(尤其是對窮人)、對社會和對國家、尤其是對上帝的義務的規勸和建議。這些規勸以詩歌的形式列出,按其外部的形式組織。每段的開始是對智慧的祈禱,這個祈禱既是引入,也是各個章節之間的標誌。

便西拉認為智慧就是敬畏上帝,在他認為指揮與摩西的法律是一致的。詩歌的表達方法非常精確,並以生動的比喻來描繪。這些比喻顯示了對人的內心的洞察、對生活的失望、對窮人和被壓迫的人的憐憫和對婦女的深刻的懷疑。

便西拉智訓裡也是兩個勢力間鬥爭:傳統道德和信仰和新的享樂主義。當然傳統道德和信仰是比較強、正確的一方。西拉也抨擊他認為危險的理論,比如上帝的憐憫抹除所有罪惡的說法,或者人沒有自由意志的說法,或者上帝對人的所作所為無動於衷、對美德沒有報酬的說法。這些駁斥有時相當長。串通這些道德教條的是對上帝的祈禱,請他聚集以色列人的子孫、完成先知的預言、憐憫他的神廟和人民。結尾是對上帝的讚美,說他的智慧在他的功績和整個以色列的歷史中顯示出來了。最後是作者的簽名和兩首頌歌。 

[13]. 巴錄書與耶利米書信,則與耶利米書放在一起。

[14].亞撒利雅禱詞和三童歌 (The Prayer of Azariah and Song of the Three Holy Children), (我祖頌、我主頌及萬物頌的頌詞),天主教叫作「三青年讚美上主歌」,出自次經,成書在公元前一及二世紀之間。所述之事,卻是但以理的時代(公元前六百年之前)三個猶太青年不肯拜尼布甲尼撒王鑄立的金像,被丟入火窰,卻不被燒死,而且他們在烈火中歌頌上帝。七十士譯本及天主教聖經把三童歌加在但以理書3:24-90。

[15].補編甲在1:1前共17節,補編乙在第四章前9節,補編丙24節和丁11節在第五章前,補戊25節在第九章前,補己節在10章後並有希臘譯者的註語。

[16].瑪拿西禱告文則放在詩篇之後。瑪拿西禱言(歷下 33:10-20)後世認為是次經,全禱詞只有十五節是猶大王國國王瑪拿西被亞述人擄後向上帝的禱詞。它原是舊約聖經的一部份:有放在列王紀下,又有在歷代志下。在七十士譯本被放在正文,但在拉丁文的聖經則被放在附錄裡。東正教的聖經為歷代志下3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