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埃及記導論

3/15/2008

出埃及記在希伯來語是Shemot(名字之意),是由它的第一個字而來,但是希臘文和拉丁文為Exodus(出走之意,天主教譯為出谷記),也是由它的第一個字而來。主要是記載神以全能揀選摩西為領袖,帶領以色列人離開埃及,前往應許之地,並在曠野的西乃山和以色列人立約,頒佈律法。

出埃及和西乃山的神人之約是以色列人最重要的歷史傳統,它記述著以色列民族和宗教的起源、特質和內涵。出埃及事件是以色列人被耶和華拯救,得自由和成為選民身份的歷史記實。此後以色列人不但在生活中教育其後代體認這傳統的經過和意義,更在宗教儀式中如:逾越節等,重述這些拯救的故事,以紀念他們的祖先當年在埃及肉體和靈性上為奴的歷史。

2.  作者:把五經視為同一作者傳統,並非每卷一個作者。

耶穌時期的猶太教解經家和哲學家婓羅(Philo, c. 20 B.C.E..-AD50)和猶太歷史家約瑟夫(Flavius Josephus, c37-c100)由於出1714244;申319 22的經文,而認為五經(舊約前面五卷)是摩西所寫。這種主張在於猶太教法典Talmud和新約聖經(太197;可1226;約546)給予證實。但是現在學者研究發現,五經很多經文裡面許多不相連慣的文學形式,許多章節可能出自摩西,但有些可能不是出自摩西。五經本身並沒有言明摩西是作者。文體本身亦有不符之處:

(1)    有些經文是摩西以後才有的,如:創126

(2)    摩西時代和作者有一段距離,申3410

(3)    兩個版本:出3 6章摩西蒙召。十誡(出20;申51-21)。有不同神學觀點:雅威,耶羅興;西乃山(何烈山)等。

不管如何,出埃及記雖然無法確定是摩西寫的,卻無損於它的價值。當代舊約泰斗Walter Brueggemann把出埃及記看成猶太教和基督教最起源的文獻,並證實摩西在以色列生活中的角色。此外,出埃及記在傳達上和文體上也存在一些問題,在年代、數字及神蹟方面問題更多。考古學雖然對這些問題給予許多說明和幫助,但在學者間尚未達成共識。

3. 主題

出埃及記記載以色列人如何在神應許給亞伯拉罕的土地上定居,並為他們提供了宗教、政治和社交生活的基礎。其最重要的神學主題是「拯救」。193-6節是全書的關鍵,裡面包含了本書的兩個主題:

l          壓迫者之受審判及被壓迫者之得拯救

l          獲解救者如何成為神的子民及他們的特徵

希伯來人在埃及過著如火燒荊蕀的生活,他們被奴役,遭受亡族滅種的苦難。他們試圖解決不幸悲苦的遭遇而掙扎抗議,但外在的壓迫使他們悲苦哀鳴,絕望無助。幸而上帝紀念祂和列祖的關係,主動地拯救他們脫離埃及人的束縛和逼迫。耶和華的拯救權能作為提供了希伯來人對祂的認識,更因其自我的啟示使希伯來人認識祂是拯救的源頭(謝秀雄,認識舊約,pp. 82-83)。

出埃及記的主題,對後世影響深遠。以色列人出埃及,已經成為反抗暴政的歷史典範,如:美國的革命、柏林圍牆的倒塌等。而出埃及記中的「容我的百姓去!」更成為協助猶太人離開前蘇聯回到以色列的口號。出埃及也是南美解放神學的中心思想。前李總統以摩西自喻想帶台灣人出埃及。

4.  律法典章

我們從這書卷,得到有關上帝修訂百姓傳統法律的路線,以及上帝的恩典如何回應百姓背約行為。金牛犢事件之後,摩西為百姓向神求情。神向摩西描述自己的特質(34:6-7),包括不輕易發怒、慈愛和憐憫。這些描述神特質的字句,在舊約中反覆出現,並且也是猶太教祈求神赦免的贖罪日祈禱文內容。神這段話的結尾是:「必追討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  這句話常常遭到誤解,由於舊約時代的人往往可以活到看見自己的曾孫,因此神是在警告人,犯罪產生的後果,可能會影響到整個家族。然而金牛犢事件也顯示,即使整個世代背叛神,神也不會放棄人。最後,透過會幕的象徵,我們獲得人如何在崇拜中親近上帝的畫面;而這會幕的象徵在新約的希伯來書中表明出來。

神在西乃山揭示的律法(20-24章)包含了3部分:     

(1)    十誡:依據神的屬性制定,所以是永恆的。

(2)    審判:管治人民的社會規則,在許多方面都與以色列鄰國的法典相似。

(3)    條例:管理宗教的禮儀。

5.  大綱 (outline):

新譯本把出埃及記分成三部:1. 出埃及 2. 立約 3. 禮拜條例,全書的中心為十誡的頒佈。

提要 :

1.              在埃及被壓迫   1章)   

2.              摩西的預備(2-4章)

3.              和埃及人抗爭   5-11章)  

4.              逾越節和出埃及  121-1521

5.              曠野的旅程(15-18章)

6.              西乃立約(19-24章)

7.              有關崇拜及會幕的指示(25-31章)

8.              盟約的破壞與重定(32-35章)

9.              建造會幕(35-40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