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目錄

耶穌的童年

 

經文:Luke 2:41-52, RR 7(Ps24)SS 73 (Eng.), 391, 508

12-30-2012

福音書記載有關耶穌的事蹟,多是祂成年之後出來傳道的故事。幸而有馬太和路加福音記載了瑪麗亞懷孕、耶穌降生及其童年的故事,一般稱為「耶穌童年福音」。馬太以耶穌的「族譜」開始,上溯到亞伯拉罕,藉此傳遞重要的神學思想,使耶穌和以色列民族史建立了一個特殊的關係。路加福音則用另一個角度來描寫耶穌的降生,像牧羊人、西面、女先知亞拿等看見嬰孩耶穌歡喜的情形,都是指向耶穌是為萬民預備的(路2:10、30-32)。

今天的經文是路加親自詳細考查,留下來的軼事。約瑟和馬利亞每年到耶路撒冷過逾越節,逾越節是猶太人最重要的日子,也是神所定的節期!(出23:14-16)他們每年都要「重演」出埃及這一幕,「就像自己是親身從埃及走出來一樣」。它提醒以色列人,他們是蒙揀選與耶和華立約的民族。對亡國和受壓迫的以色列人而言,這個揀選和立約的事實,藉著逾越節來表達他們的希望以及將來整個國家要得救贖。在逾越節期結束之前,他們必須誦讀取自出埃及記15:1-18的「妥拉」。歌頌耶和華的大能和救贖,一方面說明人的無能和需要救贖,而這個節期正是要提醒他們,耶和華是弱者之神和人的盼望!

耶穌十二歲時,跟著父母生平頭一次去守節,這是猶太人的規矩。當他們守完節離開耶路撒冷,走了一天之後,才發現孩子不見了,他們急忙返回耶路撒冷,四處尋找。孩子失蹤,相信約瑟和馬利亞一定心急如焚,最後他們回到聖殿,看到耶穌「在殿裏,坐在教師中間,一面聽,一面問。凡聽見他的,都希奇他的聰明和他的應對。」猶太人的教育是從家裡開始的,猶太人自強褓期便接受律法的教導,父母須負起教養之責;一般猶太小孩的正規教育就是宗教教育,從5歲起便要開始背誦妥拉(Torah),但不須知道它的內容;到了10歲,他才可以學習米示拿( Mishnah),12歲在宗教上成年了,就被認為是律法之子 (son of commandment) ,可以公然在會堂誦讀律法,並且可以提出問題,以求進一步的瞭解,這正是耶穌當時在聖殿所做的。此後的男孩子被要求按照律法行事為人,到了十三歲就要行一般所謂的成人禮;女孩則在十二歲時行成人禮。

當馬利亞找到耶穌,對他說:『看哪,你父親和我傷心來找你。』耶穌因熱衷於從律法師學習律法,以至父母回家了也不知道,因此祂似乎不明白父母的焦急,反問:「為甚麼找我?難道你們不知道我必須在我父親的家裏嗎?」這是一句很能代表耶穌一生言行的話,當時他年幼,但已對天父充滿熱愛,一心要做天父的事,這份熱誠,推動了耶穌日後一生的方向。而馬利亞真是一個蒙恩的基督徒,她聽到耶穌與律法師的對話,驚訝不己,雖然她不懂耶穌所言所行的意思,但是她在情緒中卻沒有動肝火,她接納了耶穌行事的態度,再次把它存在心中反覆思想。有時候,我們不明白孩子講的話,我們也不明白他們屬靈的經驗。但是感謝主,馬利亞雖然不了解,她放在心中反覆思想。而耶穌又怎麼待她呢?祂就同他們回到拿撒勒,並且事事順從他們。

如果我們讀史書會發現很多名人都是在青少年期就露出鋒芒,宣教士的蒙召也不例外,如:謝緯牧師9歲立志獻身,而馬偕在幼年即決志成為宣教士,巴克禮牧師十六歲時,寫下獻身誓詞, 之後每年生日時,再次在誓詞上簽名。他們都有一股熱誠與堅強的意志力,在成長過程深得上主和人的喜愛。最後路加用一節聖經總括耶穌的童年:「耶穌的智慧和身量,並神和人喜愛神的心,都一齊增長。」這一段耶穌童年的故事,成了今後眾多家長和孩子們,所立志、所學習的對象。

最近在《時代》雜誌上有一篇文章,整篇都在探討現代父母給孩子太多的規劃與安排,使他們沒有時間玩樂。一九八一年時,兒童的休聞時間佔了他們生活的百分之四十,現在只佔了百分之二十,而且比率還在下降。著名小兒科醫師兼學者貝瑞.布拉司頓(Dr. T. Berry Brazelton)認為,給孩子太多功課和規定的活動,會剝奪孩子做夢、幻想和建構想像未來的機會。他說,從他的研究報告中發現,經過一段時間的玩樂後,人們通常比較有警覺性,比較有創造力,也比較有能力處理生活雜務。其實,上帝創造世界之前,也玩樂了很長一段時間,到了第七天,他給了自己自由的一天。 我想耶穌的童年一定也很愉快,祂喜愛宴會與玩樂,聖經說:「人子來了,也吃也喝」又說:「天國好比一個宴席」(太22:2)可見在天堂裡,大家都玩得很愉快。換句話說,耶穌的童年像普通孩子一般充滿喜悅與歡笑。

拿撒勒在耶穌時代是個不見經傳的小鎮,祂在鄉間、在大自然中長大,學習木工和手工藝,幫助約瑟的工作;我們知道耶穌講道和用的比喻充滿了田園的氣息,美麗的大自然成了祂闡釋福音奧祕的媒介。而身為木匠的兒子,祂實際的工作叫祂深深明白勞資的關係,如工人的苦況,資方應按工價給工人,這些都反映在祂日後的比喻中:按才幹受責任的比喻(太25:14-30) ,葡萄園比喻(太20:1-6),兇惡園主的比喻(太21:33-44)等。

耶穌在拿撒勒30年的生活中,祂以肉身去體會與土地、與人連結,祂不斷地走向人群,祂看到在羅馬殖民下受壓迫的猶太人的處境,祂親身體會了這份痛苦。祂對貧苦遭棄的大眾,哀傷無告的人民,有一份極深的同情。譬如,不義的官、寡婦的祈求、浪子比喻等等,都是耶穌時代社會常見的現象。對這一群被社會上最被看不起人,祂走入他們當中,接納他們,幫助他們。

耶穌不是一夜之間長大,雖然祂的人生目標已定,但祂不好高騖遠,仍以謙卑的心,忠心的服事祂的家人和祂周圍的人,等候適當的時間才出來傳道。他在大自然中、在工作中、在生活經驗中累積智慧,在律法中、在祈禱中體貼上帝的心意,祂的身、心、靈,得到全人的發展。如果說一個人的成長意味著實踐上帝對這個人的創造,那麼不僅孩子需要成長,作為父母、阿公阿嬤的我們也需要成長,正如保羅所說:「外體雖然毀壞,內心卻一天新似一天」(林後4:16)。唯有這樣,我們才能迎接新一代的成長,才能活出上主創造我們的豐盛。 願愛你的上帝,祝福你和你的下一代以及你所遇到的每個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