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之旅: 緣起

緣起

1980年代在台神圖書館工作時,編到佛斯特 (Forster, E. M, 1879-1970)著;陳蒼多;張平男譯之印度之旅 (A Passage to India) 時,心想我一生大概不會去印度吧!沒想到2014年居然在印度的加爾各答(Kolkata) 旅館睡覺跨年。
由於牧師娘向來景仰德蘭修女 (Mother Teresa, 1910-1997) 的事工,一直希望若有機會,她想去Mother Teresa的仁愛傳教修女會 (Missionaries of Charity, 簡稱MC) 服事。最近剛好有時間,加上靈性上的飢渴, 我們就選定12月28日禮拜完後直奔印度加爾各答(Kolkata, india),禮拜二清晨到達。

印度之旅之一 Newark to Mumbai

孟買(馬拉地語:मुंबई,Muṃbaī,舊名英文:Bombay),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首府。孟買人口約為1300萬,都會區已達2,340萬人,大都會區(MMR)人口約為2500萬,是印度地一大城市,也是世界數一數二的大城市,它是印度金融之都和寶萊塢(Bollywood)電影工業基地。 孟買貢獻了全印度10%的工人,收所得稅的40%,收關稅的60%,中央徵收特許權稅的20%,對外貿易的40%,和400億印度盧比(6.5億美元)的社團稅。許多金融機構總部在孟買南區,包括孟買證券交易所、印度儲備銀行、印度國家證券交易所、印度造幣廠。外國銀行也在這此設立分支。而寶萊塢電影年產800部,是好萊塢電影的兩倍。
Mumbai 住著億萬富翁,僅管如此卻擁有數個世界最大的貧民區。達拉維(Dharavi),佔地面積為175公頃(約1.7平方公里),人口數在60萬-100萬人之間,是世界上最大的貧民窟之一。著名的奧斯卡金像獎電影《貧民窟的百萬富翁》﹙Slumdog Millionaire﹚就是描述這個貧民窟的少年一夜暴富的故事。 2011年後,孟買已經有4個貧民窟的規模比達拉維更大(http://timesofindia.indiatimes.com/india/Dharavi-in-Mumbai-is-no-longer-Asias-largest-slum/articleshow/9119450.cms)。
圖一是MUMBAI夜景。 圖二是機場員工旁列睡在候機室外面地上。 
當飛機進入MUMBAI,下飛機之後,海關請一個人在櫃檯發入境表格。讓人覺得印度政府的效率很差,大家都擠在那裡填表格,有人甚至到了海關才被遣回填表格,這種現象是我走過三十多國從沒遇過的事,通常在機上空服員就會把入境表格給乘客。出境以後因要轉國內班機,問半天才知道要在特定地方等BUS,結果半個小時 BUS才來。BUS繞到機場外面再進入機場,到了機場才發現國際線和國內線的機場是在一起,一般的機場或是用Air tran ,或步行過另一航站,若是行使 Bus也在機場內。在印度,轉機時間一定會超過兩小時,因為還包括很嚴格的安檢。進入國內線的航站,在門口就要先驗票和護照,並發一張手提行李的tag,要綁在行李上,每個通關卡都是檢查行李之外,還要用金屬探測器在妳身上游動,每過一關蓋一個章,登機時做最後的驗證。我算一算過境孟買總共蓋了6個章。
Mumbai海關給的 tag Kolkata 海關給的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