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德國聖詩:新教最早之聖詩
一、導論: 西洋音樂與基督教有關。在第一世紀時,聖詩(詠;以下稱聖詩)便已在教會中出現。教宗貴勾利一世(Gregory the Great, 540-604)在六百年左右,為了要改革宗教儀式的音樂收集當時的音樂而命名為葛利果聖歌(Gregorian Choral, Gregorian chant or plain song, Gregory the Great, 教宗任期590- 604),經過整理的這些聖詩,至今仍完整的保存著,而且天今天主教會仍然繼續使用。天主教會仍死守著一種屬於中古西歐自己獨有風格的音樂,稱其為音樂,不如說是一個個旋律,被這麼傳唱了一兩千年。 二、路德與聖詩: 16世紀德國宗教改革家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 1483-1546),將葛利果聖歌改稱為聖詩或稱教會歌曲(Kirchlied),成為基督徒禮拜時重要聖詩。馬丁路德於1524年出版基督教小詩集 (Etlich cristliche Lyeder Lobgesang ;Achtliederbuch),雖然只有8首,但對新教音樂而言卻是劃時代的一年[1]。他後來又寫13首聖詩,這些詩歌成為新教禮拜讚美詩的基礎。同年路德的音樂助理華爾特 (Johannes Walther/ Johann Walther, 1496-1570) 出版的小聖詩集 (Geystliche Gesangk Buchleyn)有38首聖詩,路德寫優美的序言,就是有名的威登堡聖詩 (Wittenberg Gesangbuch)[2]。後來學者為了方便,把新教音樂的起源訂於一五二五年。自從數字低音(Basso continuo)出現後才有四聲部聖詩。 路德會的聖詩和葛利果聖歌不同[3]:
德國基督教用的聖詩稱為教會歌(Kirchen-Gesangbuch)而不稱聖詩歌(Choral- buch, Gesangbuch)。 路德聖詩曲調來源:就人人皆祭司的立場,新教音樂不願意繼承天主教會的作風,只是讓管風琴師和聖歌隊去處理音樂部分,一般信徒只能望彌撒;路德要會眾人人皆可聖詩唱參與禮拜。所以它要人人都能唱的簡潔形式,因此路德就創出聖詩。 聖詩曲調的來源有以下數種: 1) 葛利果聖歌合適的部分節奏化,予以編曲(VENI CREATOR, 首154首) 2) 聖詩採擷古代德國傳來的非禮儀性的宗教民謠叫做Leisen (NUN BITTEN WIR DEN, 217首) 。 3) 拉丁宗教音樂(Cantios=Latin Spiritual Song):QUEM PASTORES 88首、IN DULCI JUBILO 93首。 4) 世俗歌曲(Contrafection=contrafactum):PASSION CHORALE, 110首、INNSBRUCK, 375首)。這些歌謠有些受到東方文化的影響,比天主教教會音樂更為活潑。 5) 創造新的旋律:路德不但自己寫音樂也寫歌詞,聖詩320首上帝是我安全要塞(EIN FESTE BURG)[4]。他還鼓勵信徒創作聖詩[5]。 聖詩的種類有:
三、路德以後聖詩的發展: 音樂在教廷的規範下發展,連同歌詞都被嚴格的訂定出來,大部分直接來自聖經。宗教改革以後聖詩作者,每個人以自己對上帝的感受寫下聖詩,從此聖詩經過許多音樂家、和詩人辛勤的耕耘而有今日之成果。 德國聖詩大致可分為以下幾個時期:1. 早期改教期(1524-1577)。 2. 正統路德宗(1577-1617)。3. 三十年戰爭新文學發展期。(1618-1675)。4. 敬虔主義期(1675-1750)。5. 理性主義期(1750-1816)。6. 努力復甦期(1817-1900)。 歷代信義會聖詩詩人有:史賓格勒 (Lazarus Spengler, 1479-1534)、史坡拉圖士 (Paul Speratus, 1484 - 1554)[8]、葛拉曼(Johann Graumann, 1487- 1541)、約拿士 (Justus Jonas, 1493 - 1555)、史尼辛(Johannes Schneesing, ?-1567)、撒克斯 (Hans Sachs, 1494-1576)[9],都休士 (Nicholaus Decius, c1458 - 1546)、赫曼(Nicolaus Hermann, c1480 - 1561) 艾伯 (Paul Eber, 1511-1569)、亞布賀特(Albrecht of Brandenburg, 1522-1557)、邵林 (Martin Schalling, 1532-1608)、和寶德 (Ludwig Helmbold, 1532-1598)、林瓦特(Bartholomaeus Ringwaldt, 1523- 1599)、賽內克 (Nicolaus Selnecker, 1532-1592)、尼可賴 (Philipp Nicolai, 1536 - 1608)[10]、史尼加斯(Cyriacus Schneegaas, 1546-1597)、史都瓦連(Johann Steuerlein, 1546-1613)、摩勒 (Martin Moller, 1547-1606)、艾伯特(Jakob Ebert, 1549-1614)、貝姆(Martin Behm, 1557-1622)、賀伯格 (Valerius Herberger, 1562-1627)、歐登堡(Altenburg, 1584- 1640)、賀曼(Johann Heermann, 1585-1647)、林卡特 (Martin Rinkart, 1586 - 1649)[11]、史德曼(Josua Stegmann, 1588-1632)、梅法特 (Johann Meyfart, 1590-1642)、魯文斯坦 (Matthaeus von Loewenstern, 1594- 1648)、歐庇芝 (Martin Opitz, 1597- 1639)、威格林 (Josua Wegelin, 1604-1640)、達賀(Simon Dach, 1605-1659)、葛哈特 (Paul Gerhardt, 1607 - 1676)[12]、里斯特 (Johann Rist, 1607- 1667)、法蘭克 (Johann Franck, 1618-1677)[13]、克勞斯尼采(Tobias Clausnitzer, 1619-1684)、賀德 (Heinrich Held, 1620- 1659)、紐馬克 (Georg Neumark, 1621 - 1681)[14]、薛夫勒(Johann Scheffler, 1624-1677)、史安克(Hartmann Schenck, 1634-1681)、沙卡 (Gottfried Wilhelm Sacer, 1635-1699)、舒茲 (Johann Jakob Schuetz, 1640-1690)、賀曼(Zacharias Hermann, 1643- 1716)、尼安得 (Joachim Neander, 1650- 1680)[15] 、德斯勒(Wolfgang Dessler, 1660-1722)、史羅得(Johann Heinrich Schroeder, 1667-1699)、施密特 (Johann Eusebius Schmidt, 1670-1745)、紐麥斯特 (Erdmann Neumeister, 1671-1756)[16] 、席摩(Benjamin Schmolck, 1672-1737)、賽德(Christian Ludwig Scheidt, 1709-1761)、史皮達(Karl Johann Philipp Spitta, 1801-1859)[17]等。 作曲家有:施力克 (Arnolt Schlick, 1460?-1525)、布魯克 (Arnold von Bruck, c1470-1554)、史都者 (Thomas Stoltzer, 1475-1526)、帖斯赫納 (Melchior Teschner, 1584-1635)、山佛 (Ludwig Senfl, c1486-1543? )、都西斯 (Bendedictus Ducis,c1490-1544)、庫格曼 (Johann Kugelmann, c1495-1542)、赫林克 (Lupus Hellinck, c1495-1541)、華爾特 (Johann Walter, 1490-1570)、歐香德 (Lucas Osiander, 1534 - 1604)、費恩得(Cornelius Freundt, c1535-1591)、尼可賴 (Philipp Nicolai, 1536 - 1608)、史羅特(Leonhart Schroeter, 1540-1602)、艾卡 (Johannes Eccard, 1553 - 1611)、利赫納 (Leonhard Lechner, c1550- 1606)、葛休斯 (Bartholomaeus Gesius, 1555-1613)、加維休斯 (Sethus Calvisius, 1556- 1615)[18]、根培賽馬(Adam Gumpelzhaimer, 1559-1625)、司提反斯(Johann Steffens, 1560-1616)、維布斯 (Melchior Vulpius, c1560-1616)[19]、 西羅尼馬司普來托理士 (Hieronymus Praetorius, 1571- 1621)、斯韋林克 (Jan Pieterszoon Sweelinck, 1562-1621)[20]、哈斯樂 (Hans Leo Hassler, 1564 - 1612)[21]、 狄曼提斯(Christophorius Demantius, 1567-1643))、麥可普來托理士 (Michael Praetorius, 1571- 1621)、法蘭克 (Melchior Franck, c1573-1639)、史托巴烏斯 (Johann Stobaeus, 1580-1646)、彼得赫斯(Petrus Hasse, c1585-1640)、雅各普來托理士 (Jacob Praetorius, 1586-1651)、謝恩 (Johann Hermann Schein, 1586 - 1630)[22]、施福特 (Paul Siefert, 1586-1666)、謝德 (Samuel Scheidt, 1587-1654)[23]、蕭普(Johann Schop)、施樂德 (Melchoir Schildt, 1592/3-1667 )、史德曼 (Heinrich Scheidemann, 1595-1663)、克魯格 (Johann Crueger, 1598-1662)[24]、賽爾 (Thomas Selle, 1599- 1663)、蕭普(Johann Schop, -d. 1664)、漢莫史密德 (Andreas Hammerschmidt, 1611-1675)、湯得(Franz Tunder, 1614-1667)、約翰巴哈 (Johann Heinrich Bach, 1615-1692)[25]、科得肯普 (Jakob Kortkamp, 1615?-1664/65?)、金德曼 (Johann Erasmus Kindermann, 1616-1655)、弗洛貝格 (Johann Jacob Froberger, 1616-1667)、赫斯(Nicolaus Hasse, c1617-1672)、雅各比 (Michael Jacobi, 1618-1663)、德勒西(Adam Drese, 1620- 1701)[26]、威克曼(Matthias Weckmann, 1621-1674)、雷因肯 (Johann Adam Reinken, 1623-1722)[27]、阿勒 (Johann Rudolf Ahle, 1625-1673)、弗勒(Christian Flor, 1626- 1697)、索倫(Peter Sohren, c1630-c1692)艾柏林 (Johann Georg Ebeling, 1637-1676)、巴士德胡 (Dietrich Buxtehude, 1637- 1707)[28]、克利斯多夫巴哈 (Johann Christoph Bach, 1642- 1703)[29]、巴哈 (Johann Michael Bach, 1648-1694)[30]、謝勒(Johann Schelle, 1648-1701)[31]、尼勒 (Andreas Kneller, 1649-1724)、克利格(Johann Philipp Krieger, the elder, 1649-1725)、尼安得 (Joachim Neander, 1650- 1680)、小克利格世(Johann Krieger, 1651-1735)、巴海貝爾 (Johann Pachelbel, 1653-1706)[32]、盧比克 (Vincent Luebuck, 1654-1740)、艾力克 (Daniel Erich, c1660- c1730)、海登(Petrus Heydorn, 1660-1720)、庫瑙 (Johann Kuhnau, 1660- 1722)[33]、波姆 (Georg Boehm, 1661-1733)[34]、柴考 (Friedrich Zachau, 1663-1712)[35]、、布恩斯 (Nicolaus Bruhns, 1665-1697)、漢夫(Nicolaus Hanff, 1665-1711/12)、威特 (Nicolaus Vetter, 1666-1734)、費雪 (Johann Kaspar Ferdinand, 1665/1670-1746)、布茲特(Johabb Heinrich Buttstett, 1666-1727)、約翰伯納巴哈 (Johann Bernhard Bach, 1676-1749)[36]、腓林豪森 (Johann Anastasius Freylinghausen, 1670- 1739)、考夫曼 (Georg Friedrich Kauffmann, 1679-1735)[37]、史佛德克(Johann Christian Schiefferdecker, 1679-1704)[38]、泰利曼 (Goerg Philipp Telemann, 1681- 1767)[39]、馬提生(Johann Mattheson, 1681-1764)、葛勞納(Johann Christoph Graupner, 1683-1760)、華爾特 (Johann Gottfried Walther, 1684-1748) 等;而巴哈集其大成。 四、巴哈與聖詩: 對現在的人來說,我們主要是透過巴哈的作品來認識聖詩的,而巴哈的聖詩大部分都和聲化。
巴哈的聖詩管風琴曲編號 (BWV 599-771)。 聖詩收錄在下列六冊:
五、SENG-SI中的德國聖詩:
五、以聖詩73首(NUN DANKET)為例:
六、結論:
七、巴哈以後聖詩的發展:
八、書目:
九、路德宗聖詩集:
十、指南:
[1]. 路德寫四首,Paulus Speratus, (1484-1554)寫三首,另一首作者不詳 In Jesu Namem heben wir an 見Blume Protestant Church Music, p. 46。 [2]. 聖詩217首出自1524年版,163首出自1535年版。 [3]. Miller, Hugh M, Introduction to the Music, pp. 175-176. [4]. 一說此調來自飲酒歌。 [5]. Luther’s Works, v. 53, p. 36。 [6]. 最近研究認為是A. N. Vetter之作品。 [7]. 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 v. 2, p. 746. Archiv 419-904 直接用。Orgelmesse (Organ Mass) [8]. 最早德國聖詩的作者。 [9]. Sachs 就是華格納的紐倫堡名歌手中的主角。 [11]. 見聖詩73首。 [12]. 見聖詩93首,被稱為德國聖詩之王子,見Hewitt, Theodore Brown, Paul Gerhardt as a Hymn Writer and His Influence on English Hymnody。 [13]. 見聖詩223首。 [14]. 見聖詩258首。 [15]. 見聖詩72首。 [16]. 見聖詩467首。 [17]. 巴哈第一本學術傳記作者,1873-1880出版(按:Bach第一本傳記1802年由Johann Nicolaus Forkel出版)。 [18]. 巴哈在來比席之前聖多馬教會樂長,任期為1594-1615。被譽為把聖多馬教會的音樂帶到黃金時期的音樂家。 [19]. 見聖詩157首。 [20]. 荷蘭作曲家斯韋林克影響北德管風琴家,後來北德管風琴大師不是出自他的門下,被稱為Deutscher Organistenmacher(德國管風琴家製造者),因此Corliss Richard Arnold著, Organ Literature: A Comprehensive Survey 的管風琴文獻(p. 66)把他入北德樂派;就是德國管風琴的發展和他的學生很有淵源,他的學生有Melchoir Schildt, 1592-1667 (Hanover)、Heinrich Scheidemann & Jacob Praetorius (Hamburg)。Scheidt 把斯韋林克的管風琴聖詩發展確立管風琴在路德教儀式中的地位,而Scheidemann則把他的幻想曲與聖詩結合。斯韋林克之後的150年左右的德國管風琴音樂,幾乎都是在他的創作模式下發展的,從,Buxtehude,Luebeck,Boehm,火炬一直傳到巴哈管風琴音樂達到空前絕後的高峰,作曲形式上,仍然有斯韋林克的痕跡,比如:聖詩幻想曲,聖詩主題模仿曲,和變奏曲。 [21]. 見聖詩110首。 [22]. 巴哈之前來比席之前聖多馬教會樂長,任期為1616-1630。 [23]. 被稱為德國管風琴音樂之父,Liemohn, The Chorale, p. 57。 [24]. 見聖詩73首。 [25]. 巴哈的叔公,也就是第一任太太(堂姐)的祖父。 [26]. 見聖詩298首。 [27]. 最常壽的音樂家。 [28]. 北德樂派的代表人物,被視為巴哈之前德國最重要的作曲家。他是盧北克聖馬麗教堂管風琴師湯得(Franz Tunder, 1614-1667)之女婿,後來接任他職位。1703年八月HANDEL從漢堡和馬提生 (Johann Matheson, 1681-1764) 兩人結伴前往盧北克拜見巴士德胡。巴氏擬定找繼承者,條件之一是娶他女兒為妻。但為韓德爾所拒。後來巴哈為了學他的技巧於1705年亦前往盧北克拜見Buxtehude。巴氏擬找巴哈繼承條件之一是娶他女兒為妻。但亦為巴哈所拒。 [29]. 巴哈的叔公的長子。 [30]. 巴哈的叔公的次子,也就是也就是第一任太太之父(堂叔兼岳父)。 [31]. 巴哈之前在來比席之任聖多馬教會樂長(1677-1701)。 [32]. 南德樂派代表人物,因為南德為天主教勢力,因此新教作曲家較少。中德樂派以巴哈家族最顯赫。 [33]. 巴哈在來比錫之前任聖多馬教會樂長。 [34]. 最近認為巴哈受他的影響,甚至是Boehm的學生。見Christoph Wolff, Johann Sebastian Bach: The Learned Musician, pp. 60 引Bach-Dokumente, no. 224。 [35]. Handel對聖詩的認識乃受其業師柴考的影響。柴考沒將聖詩的曲調應用在他的清唱曲或大型聲樂作品當中,所以音樂學者原先以為他沒有關於聖詩方面的創作。1985年哈佛大學沃夫教授 (Christoph Wolff)在耶魯大學音樂圖書館 (The John Herrick Jackson Music Library)發現的梅生手稿(The Neumeister Collection of Chorale Collection of Chorale Prelude from the Bach Circle: Yale University Manuscript LM 4708)中收錄有柴考的四首管風琴聖詠前奏曲。由於他在哈勒的 Liebfrau 教堂擔任管風琴師,自然接觸到聖詩。 [36]. 巴哈的同曾祖父大房堂哥。 [37]. 1722-23巴哈作品一起應徵Leipzig管風琴師和音樂總監;其他人還有Telemann和Graupner等。 [38]. Buxtehude的學生。 [39]. 巴哈同時期最著名的作曲家,他次子CPE的教父。 [40]. 史懷哲(A1bert Schweitzer, 1875-1965), J.S.Bach v. 2, pp. 294-295。著錄 BWV225-230。 Malcolm Boyd, Bach p.242 著錄七首為 BWV225-230及 BWV118. Christoph Wolff 在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 v. 1, p. 832 著錄八首為 BWV 225-230, BWV 118 及 Tilge Hochster Mein Sunder。Stephen Daw, The Music of Johann Sebastian Bach, The Choral Works, p. 141 著錄八首為BWV 225-231 及 BWV 118。John Gardiner指揮 The Baroque English Soloists 由 Erato 出版的 CD共著錄九首為 BWV 225-231, BWV 118 及 Der Gerechte kmmt un。 [41]. 巴哈共寫四集鍵盤研究,其中第三集是聖詩集,聖詩 27 首「上帝做阮代代幫助」 (St. Anne, Bwv 552),巴哈以「前奏與 賦格」(The Prelude and Fugue)形式來處理這首聖詩。 [42]. 此乃英國聖詩但取德國名,原因是以為是HANDEL之作品,而HANDEL去英國之前在HANOVER宮廷工作。 [43]. 曲名雖寫奧地利國歌,但卻是現在德國國歌。 [44]. 曲名雖寫法國地名,但曲子卻出自德國詩本。 [45]. 巴哈大兒子,生平潦倒,巴哈很多作品後來遺失乃他之緣故。他在哈勒活動因此稱為哈勒巴哈。巴哈的兒子有四位是音樂家,其中以J.C. Bach 為最有名,又稱倫敦Bach,後來成為莫札特的導師(mentor)。 [46]. 巴哈最傑出的管風琴學生。 [47]. 巴哈的管風琴學生。 [48]. 巴哈次子對於巴哈的文獻保存最有貢獻,他為巴哈寫訃文,又和Kirnberger合編186首四部聖詩集(BWV 253-438)。由於他在漢堡活動因此稱為漢堡巴哈。 [49]. 巴哈在來比席之後兩任聖多馬教會樂長,任期為1756-1789。 [50]. 巴哈的學生,後來和巴哈的女兒(Elisabeth Juliana Friederika Bach, 1726-1781)結婚。 [51]. 巴哈的管風琴學生。 [52]. 巴哈的姪子,巴哈曾祖父一系。 [53]. 可能是巴哈管風琴學生,見J. S. Bach, the Oxford Composer Companions, p. 306;但是Glossa GCD92802Music by Bach’s Students 中收有他的作品。 [54]. 巴哈之後在來比席之任聖多馬教會樂長(1789-1804)。 [55]. 巴哈兒子,活動於Bueckeburg。 [56]. 巴哈的管風琴學生。 [57]. 巴哈的管風琴學生。 [58]. 沒有證據顯示他是巴哈的管風琴學生,但是他手上確有許多巴哈的樂譜,如:Italian Concerto & Schuebler Chorales, 見Bach (Oxfrod Composer Companions, pp. 333-334。 [59]. 聖詩292首作曲者。 [60]. 巴哈之後在來比席之任聖多馬教會樂長(1810-1823)。 [61]. 巴哈的孫子,是JCF Bach之子。 [62]. 見本園地孟德爾頌與聖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