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劇 (Opera)

4-28-2013  

首 頁

音樂園地


感恩曲

聖誕音樂 I

巴哈聖誕神劇

路德聖詩在巴哈之應用

音樂欣賞導論 I

音樂欣賞導論 II

音樂四要素

曲式 (I)

莫札特的足跡之一

莫札特的足跡之二

莫札特的足跡之三

莫札特的足跡之四

莫札特的足跡之五

認識歌劇

歌劇大師--華格納

布拉姆斯

李斯特的神劇基督

貝多芬

海頓

第一節: 巴洛克音樂 (Baroque Music):
一、 引言:
無論是文學、建築、繪畫或是音樂的各流派,名稱都是後人將前代特殊風格歸納而賦予名稱。巴洛克音樂是從1600年至 1750年,1750年Bach的與世長辭,巴洛克對位音樂的結束。巴洛克並無特殊 的意義,巴洛克(Baroque)來自法語,源於葡萄牙語barroco,意謂形態不圓的珍珠,巴洛克末期評論家們評論此期的音樂含有貶意,指粗陋、奇異的、誇張的音樂。現在我們用更爲深入和細緻的眼光來 看這時期的音樂,巴洛克不復有粗陋和毛糙的含意,但它存在誇飾和不規律化的特徵。
二、 起源:
16世紀末,在義大利的佛羅倫斯有一群人文主義學者組成了「卡梅拉塔社」(Camerata),以復興古希臘的舞台表演藝術。他們相信古希臘的戲劇中的「合頌」實際上是合唱,甚至有人認為古希臘的戲劇實際上就和今天的歌劇一樣,全部劇情皆以歌曲交代。因此當現知歷史上第一部歌劇,由佩里 (Jacopo Peri, 1561-1633) 作曲,取材自古希臘神話的達芙尼 (Dafne) 於1597年首演時,風評一片讚好,皆認為成功復活了古希臘的戲劇精神。但達芙尼最終不幸失傳,但佩里的另一套首演於1600年的歌劇尤麗笛且 (Euridice) 至今仍偶有排演。蒙特威爾地 (Claudio Monteverdi, 1567-1643) 創作歌劇 (L'Orfeo, 1607) 開啟了巴洛克音樂,音樂新紀元。
三、 特徵:
巴洛克音樂除了歌劇之外,它有一些特色。
  1. 織體 (texture) 為複音音樂。
  2. 大小調的建立。
  3. 節奏之行程,小節線之建立。
  4. 以數字低音提共和聲 伴奏。
  5. 小協奏曲產生。
  6. 力度增強。
  7. 即興興起。
  8. 節奏穩定。
  9. 音樂術語的興起
四、重要作曲家: Phil G. Goulding 的 The 50 Greatest Composers and Their 1000 Works 書中將歷代作曲家排名,巴洛克作曲家被列入前五十名的有:
No 1, 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
No..9, George Frederic Handel, (1685-1759)
No. 26 Georg Telemann, (1681-1767)
No. 34, Claudio Monteverdi, (1567-1643)
No. 37, Antonio Vivaldi, (1678-1741)
No. 40 Jean-Philippe Rameau, (1683-1764)
No. 49, Francois Couperin (1668-1733)
第二節 歌劇:
  1. 引言: 歌劇的演出和戲劇的所需一樣,都要憑藉劇場的 典型元素,如背景、戲服以及表演等。歌劇演出有歌唱、管弦樂團,有些歌劇中都會穿插有芭蕾舞表演。歌劇被視為西方古典音樂最為人所喜愛的部分。歌劇最早出現在16世紀末期的義大利起源,傳到歐洲各國,而德國的許茨 (Heinrich Schütz, 1585-1672) 、法國的呂利 (Jean-Baptiste Lully, 1632-1687)和英格蘭的普賽爾 (Henry Purcell, 1659-1695) 分別在他們自己的國家,開創了17世紀歌劇的先河。巴黎吸引不少外國作曲家,義大利歌劇是歐洲的主流。
  2. 歌劇的歌詞稱為劇本 (libretto) ,早期的哥劇許多都是劇本尚存,但音樂已遺失。有一些作曲家,如華格納會為自己歌劇填詞。歌劇有管弦樂部和聲樂曲兩大類。管弦樂大至為序曲和間奏曲或芭雷舞曲等。聲樂除了合唱、重唱和獨唱等。重唱有二重唱 (duet)、三重唱(trio)和多人重唱。獨唱又分為兩類:
a. 宣敘調 (recitativo) 不帶旋律結構的演唱部分,通常用於交代劇情。某些形式的歌劇,如: 德國的歌唱劇 (Singspiel)、法國的喜歌劇 (opéra comique)、維也納的輕歌劇 (operetta)和英國的半歌劇 (semi-opera) 中,宣敘調往往被沒配樂對白所代替。宣敘調偶然也會帶旋律結構的詠敘調 (arioso)。典型巴洛克宣敘調還分為兩種:乾宣敘調 (recitativo secco) 指只帶有數字低音伴奏 (continuo) 的宣敘調,通常只有大鍵琴、大提琴或管風琴提供和弦伴奏;伴奏宣敘調 (recitativo accompagnato) 則有管弦樂隊提供伴奏。19世紀以後,伴奏宣敘調漸漸成為歌劇界的主流,管弦樂團在歌劇中的音樂角色漸被看重。
b. 詠嘆調 (aria) 通常用於表達角色感情,帶旋律結構的唱段。
  1. 義大利歌劇之發展: 義大利歌劇的是莊嚴歌劇 (opera seria),歌劇的觀眾不僅僅局限於宮廷貴族,1637年威尼斯歌劇季購票制度出現,公眾得以欣賞歌劇。蒙特威爾地移居威尼斯,並在1640年作最後兩套歌劇,尤里西斯返故國 (Il ritorno d'Ulisse in patria) 和波佩雅的加冕 (L'incoronazione di Poppea)。卡瓦利 (Francesco Cavalli, 1602-1676) 將歌劇傳到義大利。早期的歌劇是喜劇混和悲劇,以吸引商人階層欣賞。歌劇史第一次革新運動在威尼斯,由詩人劇作家梅塔斯塔齊奧 (Pietro Metastasio, 1698-1782)通過自己的創作,確認了正歌劇的標準模式。自此至18世紀末正歌劇便成為義大利歌劇的主流。1720年代流行於那不勒斯樂派發展的返始詠嘆調 (da capo aria) 興起。喜歌劇 (opera buffa) 為巴洛克時代義大利歌劇的另一模式。
  2. 義大利歌劇是巴洛克歌劇的標準,韓德爾用義大利腳本在倫敦寫歌劇。維也納的莫札特也是用義大利語的腳本。其他義大利歌劇領導人物包括史卡拉第 (Alexsandro Scarlatti, 1660-1725) 、波尼契尼 (Giovanni Battista Bononcini (1670-1747) 、維瓦第 (Antonio Vivaldi, 1678-1741)和波波拉 (Nicola Antonio Porpora, 1686-1768)。
  3. 首齣德語歌劇是德國作曲家許茨在1627年所寫的達芙妮譜已經散佚。1644年施塔登(Sigmund Theophil Staden, 1607-1655) 首創歌唱劇。17世紀末漢堡的白鵝市場歌劇院 (Theater am Gänsemarkt) 成為德語歌劇的中心,上演凱澤(Reinhard Keiser, 1674-1739)、泰勒曼 (Georg Philipp Telemann, 1681-1767) 和韓德爾的作品。作曲家,如:格勞恩 (Carl Heinrich Graun, 1704-1759)、哈塞 (Johann Adolph Hasse, 1699-1783) ,都選擇義大利語。
  4. 格魯克 ( Christoph Willibald Gluck, 1714-1787) 在悲劇奧菲歐與尤麗笛且 (Orfeo Ed Euridice)中對歌劇進行改革。他主張正歌劇應該反璞歸真,無論是音樂、舞蹈和舞台布置,都是應該為為戲劇服務,把宣敘調改為管弦樂伴奏,縮短了宣敘調與詠嘆調之間的差距。他的改革並沒被人認可,人們關注的是腳本Calzabigi。但格魯克的改革奠基了現代歌劇的基礎。由於不被接受,格魯克創作了三部改革歌劇 (阿爾切斯特Alceste,1767和帕里德與艾萊娜Paride Ed Elena, 1770)。後又回到傳統路上。這個時期的部份作曲家如約梅里 (Niccolò Jommelli, 1714-1774) 嘗試將這些觀點付諸實行。
  5. 格魯克之後,德國總共出了三位歌劇作曲家,他們把德國歌劇推向最高峰。莫札特少年時就以莊嚴歌劇起家,他一生總共寫了二十一部歌劇,他的莊嚴歌劇喜歌劇作品還是音樂會的最愛,尤其是以費加洛的婚禮 (Le Nozze di Figaro, K 492)、唐喬望尼 (Don Giovanni, K 527) 和女人皆如此 (Cosi Fan Tutte, K 588) 等最為人稱頌。而他用德語寫作歌劇魔笛 (Die Zauberflöte, K 620) ,更是德語歌劇的指標性作品。他的 Don Giovanni的序曲隱約有主導動機的雛形。莫札特雖有正歌劇的創作,如《狄托皇的仁慈(La Clemenza di Tito)》和《依多美尼歐》,且創作精神,但已無力回天──正歌劇的時代儼然一去不復返。
  6. 受法國大革命思潮的影響,貝多芬的費德里奧 (Fidelio) 延長了德語歌劇的發展。韋伯 (Carl Maria Von Weber, 17986-1826) 開創德語浪漫主義歌劇的先河,成功抵抗了義大利美聲歌劇的浪潮。而在1821年首演的,充滿超自然力量的氣氛的魔彈射手(Die Freischutz),更凸顯了韋伯製造戲劇效果的天賦能力。魔彈射手不只是德語歌唱劇,他更以德國民間傳奇魔彈射手取材於阿培爾 (Johann August Apel, 1771-1816) 的小說,被認為是德國第一部浪漫主義歌劇。還有1823年的歌劇歐麗安特 (Euryanthe)中沒有口白,雖然腳本比較晦澀,但完全地複製出中世紀騎士社會的氣氛。之後華格納集大成,成為歌劇的盟主。
  7. 十九世紀初期是美聲唱法 (bel canto) 風格的高峰期,歌劇作品成為了法國式大歌劇(Grand Opera)的典範,並風行全法。作曲家,如: 麥爾比爾 (Giacomo Meyerbeer, 1791-1864) 、羅西尼 (Gioachino Rossini, 1792-1868)、馬卡丹特 (Saverio Mercadante, 1795-1870) 、帕契尼 (Giovanni Pacini, 1796-1867) 、唐尼采蒂( (Gaetano Donizetti, 1797–1848)、貝利尼 (Vincenzo Bellini (1801–1835) 等人的歌劇,時至今日依然見於舞台。
  8. 十九世紀中後葉則被譽為歌劇的黃金時期,其中華格納和威爾第在德國和義大利各領風騷。黃金時期過後20世紀初,西歐歌劇演變出不同風格,義大利的寫實主義 (verismo) 興起 。比才(Georges Bizet, 1838-1875) 的卡門(Carmen, 1875) ,具有現實性及生活性,是十九世紀末期現實主義歌劇的先驅,自有它的重要性存在。馬斯卡尼 ( Pietro Mascagni, 1865-1945) 的鄉村騎士 (Cavalleria rusticana, 1890) ,里昂卡瓦洛(Ruggero Leoncavallo, 1857-1919) 的丑角(Pagliacci, 1892) 和普契尼 (Giacomo Puccini, 1858-1924) 波希米亞人 (La Boheme, 1896) 、托斯卡 (Tosca, 1900) 和蝴蝶夫人(Madame Butterfly, 1904)最著名。其他有喬達諾 (Umberto Giordano, 1867-1948) and 西利亞(Francesco Cilea, 1866-1950)
(附錄):世界十大歌劇包括:Mozart (費加羅的婚禮、魔笛)、Rossini (塞爾維亞的理髮師)、Verdi (弄臣、茶花女、奧賽羅)、Bizet(卡門)、Puccini (波希米亞人、托斯卡及蝴蝶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