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e Maria (Bach-Gounod) 

 

首 頁

音樂園地


宗教音樂導論

基督教聖詩源起

彌撒曲 1

彌撒曲 2

Miserere

莫拉維亞聖詩

維瓦第及其宗教音樂

日內瓦韻文詩篇

日內瓦韻文詩篇 42

古德梅

Ave Maria


古典音樂欣賞

文集

認識聖詩

新聖詩

聖詩1-100首

聖詩101-200首

聖詩201-400首

聖詩401-523首

台、英語聖詩譜

 

林一忻小提琴;林祐忻鋼琴

02/03/2008


巴哈的大鍵琴音樂中,聲望最高的是十二平均律。十九世紀大指揮家畢羅 (Hans von Buelow, 1830- 1894) 把巴哈的十二平均律比喻為鋼琴的舊約聖經,且把貝多芬的三十二首鋼琴奏鳴曲比喻為新約聖經。舒曼把它比喻為鋼琴家日用的飲食(daily bread)。

巴哈當時通行的音律是以自然律為基礎,是以樂器自然產生的泛音形成的音階。這種音律的好處是和聲完美,符合許多樂器的本性。但是每個音和相鄰的音音高不等,換到另一個調就會得到一組不同的音階。

巴哈是超越時代的音樂家。自然律對轉調的限制。17世紀時有位管風琴家和樂理家Andreas Werckmeister[1] (1645-1706) 於1586-7的Musicalische Temperatur提出平均律的方法,把每個音之的頻率的比調成一樣,這樣就可自由轉調,因為每個調聽起來都一樣。當時一位音樂家Johann Caspar Ferdinand Fisher (c1670-1746),把這種理論總共有大調和小調各十二個,寫成鍵盤樂器前奏曲與賦格曲 (Prelude and fugue),以希臘神話取名為 Ariadne Musica。他只有完成19個調,其中欠f小調、降B調、b小調、降e小調、降a小調。對巴哈來說,這樣犧牲了每個調的特性,這也是無法接受的。巴哈的Wohltemperierte Klavier採用的並不是平均律,而是自然律與平均律折衷,仍然部分保留了各調的特性,但又接近平均律,讓所有的調都可用。為了證明他的選擇是最好的,先後出了兩冊前奏曲與賦格(Prelude and fugue, 1722, c1740),每一冊都按照十二個大調和十二個小調各有一首前奏曲和賦格。在第一冊第一首C大調的前奏曲中,他不著痕跡的把十二個半音全部都用到了,很有宣示的意味。這兩本曲集包含了自由發揮的前奏曲和嚴格對位的賦格,不僅是彈奏的技巧,也包含作曲的技巧,在後代的音樂家之間廣為流傳。最早出現於1801-02年C. F. G. Schwenke編 Simrock出版、H. G. Naegeli自己出版、第一本Bach傳記作者N. J. Forkel 由Hoffmeister & Kuennel出版另外有1862年C. F. Peters 的評論本和1866年巴哈全集本。Mozart從Baron van Swieten得知48首平均律。[2]

這首曲子由作曲家古諾歌詞出自虔誠的祈禱文,其優美純樸百餘年來一向是膾炙人口。古諾(Charles Gounod, 1818-1893) 大膽借用巴哈平均律第一冊第一首C大調的前奏曲,在合聲與旋律方面配合得天衣無縫,尤其藉這巴哈音樂的古雅風格,更陪襯出歌曲的崇高意境,成為有名的宗教音樂。德國音樂學學者及字典編輯者李曼 (Hugo Riemann, 1849-1919) 評為宛如奧林匹亞的平靜與晴朗的樂曲。

古諾出生在法國音樂世家,母親是優秀鋼琴師,也是他的啟蒙師。古諾十八歲進巴黎音樂院,三年後得羅馬大獎,去羅馬專心研習宗教音樂,回巴黎後當教堂管風琴師。 

他寫歌劇即辭去教堂職務在劇院工作,擔任樂團指揮與寫合唱曲的職位,第一齣歌劇並不成功,古諾卻一直寫作不輟,1852年第四齣歌劇浮士德推出,劇本是人人熟悉的神話傳奇,劇中有動聽的抒情詠嘆調,多情的戀愛二重唱,雄壯熱情的軍人大合唱。推出後立刻風靡巴黎,此後一世紀僅巴黎就演唱兩千多場,又曾翻譯為24種文字在世界各地演出,是千古不朽之作。

五十二歲應邀前往倫敦指揮皇家合唱團,並主持很多音樂活動,五年後回到巴黎,以後的十八年,又復專心寫宗教音樂,作品有數百首之多,1893年在巴黎逝世,享年75歲。

古諾共作十二齣歌劇,最著名的是浮士德、羅密歐與茱麗葉,此外有交響曲與弦樂四重奏。宗教音樂數百首,包括許多聖詩合唱曲與清唱劇,以及聖母頌。


[1] Stinson, Russell, Werckmeister, Andreas, in Malcolm Boyd 編 Oxford Composer Companions, J. S. Bach, pp. 514 & 518。

[2]. Jones, R. D.P., Welled-tempered Clavier, in Malcolm Boyd 編 Oxford Composer Companions, J. S. Bach, p. 517。中文資料可看:作曲家別,名曲解說,J. S. Bach (台北:美樂,2000),pp. 230-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