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主頌

 2005.12.11 

文:路加福音書 1:46-55

46 馬利亞說:我心尊主為大; 47 我靈以上帝─我救主為樂; 48 因為他顧念他卑微的婢女。從今以後,萬民將稱我有福, 49 因為大能的上帝為我成全了大事。他的名神聖; 50 他向敬畏他的人廣施仁慈,代代無窮。 51 他伸出權能的手臂,驅除狂傲者心中一切的計謀。 52 他把強大的君王從寶座上推下去;他又抬舉卑微的人。 53 他使飢餓的人飽餐美食,叫富足的人空手回去。 54-55 他向我們的祖先信守諾言,扶助他的僕人以色列。他顧念亞伯拉罕,向他大施仁慈,並且及於他的後裔,直到永遠!


RR27(PS130)51(E13),344(SP603),508(E190)

第三待降節

使徒行傳和路加福音書是同一作者,因為兩本書都是寫給提阿非羅。傳統認為作者是路加,他重視歷史觀,寫書時從起頭仔細訪查了一切,目的就是要確認耶穌的道是真實無誤的。故整個福音書是發生於當時羅馬帝國的歷史骨架裡,如:第2章提到皇帝和巡撫的名號。我們知道路加是共觀福音的一卷,除了從馬可來的底本,和馬太共有的Q以外,還有路加自己獨有的資料L,這些包括:詳記耶穌的誕生與童年,及施洗約翰誕生,好的撒瑪利亞人,浪子回頭的故事等。他是新約作者當中唯一的外邦人。他用的希臘文最典雅。法國文學家Renan認為路加福音是新約中最美的作品。由於路加福音有記載耶路撒冷聖殿被毀之情景(13: 33-35; 19:41-44;21:20-24),那是在70年發生的事蹟,所以路加福音書是75-85年之後才完成。路加是外邦人,他特別強調福音的普世性及聖靈的工作。 也關心外邦人和受壓迫者如:窮人、病人、婦女和地位卑下的人。

聖經中一些著名的經文經常被冠以名稱。如:登山寶訓、八福和尊主頌(Magnificat)等。威廉巴克萊稱讚這首馬利亞獲知自己懷孕後所唱的頌歌是聖經中最美的詩歌。路加除了文筆優美外,也 擅長寫詩,新約有名的詩一半出自路加手筆,除了尊主頌,還有以色列頌(Benedictus)或稱為迦利亞之歌(路 1:67-79),榮耀頌(Gloria in Excelsis)也叫做天使之歌(路 2:14),和西面頌(聖詩518首,路 2:29~32)。這四首詩歌是除了詩篇以外最常在崇拜中被吟唱的。尊主頌和其他拉丁教會(天主教)音樂一樣是固定歌詞。歷代作曲家喜愛為尊主頌作曲,尤其是文藝復興和巴洛克時期的作曲家更甚。其中以Palestrina(聖詩125之作曲家)寫35首數量最多,但是以巴哈的兩首尊主頌BWV243和243a最為有名。巴哈於1723年寫的243a,除了一般尊主頌之歌詞外,另外多加了四首聖詩。1732年他根據243a改編成243,其差別就是把四首聖詩拿掉。今天聖歌隊獻的詩歌就是243a其中 的一首。原作者是路德,之後,這個旋律就不斷被作曲家運用在他們的作品中。通過今天的經文我們一起來思考四點:

  1. 謙卑感謝上帝:報信的天使在45節說:「確信主傳給她的信息必定實現的女子是多麼有福啊!」於是馬利亞當場就頌讚主說:「我心尊主為大;我靈以上帝─我救主為樂。」在預言還未實現以前,馬利亞就用信心來宣告了;而撒迦利亞是等到預言實現,「啞巴」開口後,才頌讚上帝。馬利亞謙卑地對主說:「我是主的婢女,願你的話成就在我身上。」(路 1:38)難怪以利沙白被聖神充滿讚美說:「你是女子中最蒙福的。」(路1:42)。雖然如此,她知道自己是卑微的罪人 ,和別人一樣需要這位救主。其實,不論我們在世上的條件如何,在至高上帝面前,我們都是卑微的,但是人因犯罪,常自以為是,高抬自己,看輕別人,也看不見上帝,如果我們堅持自己的榮耀,那麼上帝就無法將祂的榮耀賜給我們。有一群年輕人在穆迪(Moody)佈道會中通宵祈禱,隔天他們告訴穆迪說他們的臉上發光,但穆迪告訴他們:摩西看不見自己臉上發光。 希臘文化中謙卑本非美德,而是懦弱的表現。直到耶穌基督才讓謙卑成為美德。保羅說:祂原有上帝的本質,是應該驕傲的,但是祂卻自甘卑微,順服至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2:5-8)。耶穌就是我們最好的模範,所以凡是重生的基督徒,應該是謙卑、溫和只看見自己的不足。

  2. 讚美上帝的憐憫:馬利亞自知待嫁女子,懷孕生子,必定受人誤解、歧視,甚至會被人用石頭打死。但是她的心仍然以上帝為喜樂(v.-47),確信上帝會眷顧她!在世上她是一個卑微不為人知、不被注意的弱女子,上帝不止看見她,揀選她成做一個恩典,將來的世代也要稱她有福。上帝是看顧弱小、被欺壓的,正如以賽亞所說的﹕「壓傷的蘆葦,祂不折斷﹔將殘的燈火,祂不吹滅。」(賽 42:3)因為祂對受壓迫者的關心,為了世人的苦難和罪惡,使耶穌基督降世為人,為我們的罪釘十字架,成為人類的贖罪羔羊,這就是上帝憐憫的最高表現。保羅對提摩太說:「如果我們失信,他依然信實可靠,因為他不違背自己。」(提後2:13)這樣的憐憫不是要讓我們繼續失信,而是在祂永不改變的大愛中降服。

  3. 讚美上帝的恩典:祂的憐憫對敬畏祂的人永不止息(v49-50)。尊主頌中提到上帝因紀念祂與亞伯拉罕所立之約而施行憐憫(1:55)。亞伯拉罕之約是上帝主動的賜福,是一個無條件的約,是上帝與人立約的基礎。在亞伯拉罕獻以撒時,上帝再次應許「地上萬國都必因你的後裔得福」(創22:18)他的後裔,保羅認為是指耶穌(加3:16)。當西面雙手抱過嬰孩耶穌時,他作詩歌頌上帝的救恩(2:30)。因為他得見上帝應許的實現。懂得讚美上帝的人 ,相信祂是信實可靠的,他們耐心等候,心存盼望在生活中去體驗上帝的作為與恩典。馬利亞明白神如何揀選亞伯拉罕,使用他成為萬國的祝福,這個約是白白的恩典,是祂信實之愛的行動之基礎,對於未來,堅信上帝的恩典必與她同在。所以馬利亞高聲歌頌:這約的恩典將要帶進彌賽亞持續至永遠。

  4. 讚美上帝的公義:上主的大能是為鋤強扶弱。祂讓饑餓的得飽美食,使富足的空手回去,這和11月20日的講道以西結34:16好牧者前後相呼應,是經濟性的革命。也與耶穌基督傳道的使命一脈相承。在一個非基督教,尤其是資本主義的社會,金錢主宰一切,物質決定人的價值。而理想的基督教社會應是滿懷感恩與分享的群體,無論是缺乏的或富足的,都能將所得的與人分享來感謝神。當一個教會在物質方面 樣樣富足時,很容易就失落信息。12世紀教宗對聖多馬(St. Thomas Aquinas)說現在教會有好多金銀,但是聖多馬回答:現在我們就不能像彼得一樣告訴生來跛腳的人說:「金銀我都沒有,但是我要給你我所有的:我奉拿撒勒人耶穌基督的名命令你,起來走!」(徒3:6)我們教會的心態若成為中產階級教會的心態也有可能陷入這種危機。所以我們時時要反省,把溫暖送給需要的人。基督教的許多慈善機關如:救世軍,展望會,家庭扶助中心等都是這種信息發展出來的。

待降和聖誕節對我們的意義是上帝道成肉體住在我們當中。祂的謙卑;祂的憐憫;祂的恩典和祂的公義都具體的藉著耶穌的誕生呈現出來。這社會有太多需要的人,請回頭看看你身邊的人,有身、心、靈陷於困苦中的,需要你去體貼,去關懷的。你也需要道成肉身,付上代價,讓上帝的愛藉著你的行為表現出來。然後讓上帝的心意成就在你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