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音樂園地


韻文聖詩手冊

從加爾文五百週年談起

巴哈聖詩曲目

耶魯梅生手稿

1999聖詩週年大事紀

2009聖詩週年大事紀

研究巴哈重要書目I

  研究巴哈重要書目 II

教會音樂:聖乎?俗乎?

含淚帶笑譜出的安魂曲

古典聖樂導論


宗教音樂

認識聖詩

新聖詩

聖詩1-100首

聖詩101-200首

聖詩300-600首

台、英語聖詩譜

 

如何欣賞古典聖樂:導論

禮拜中會眾與聖歌隊的詩歌(刊於新使者124 期2011年 6月)


一、 聖樂是甚麼?

聖樂並不是把虔誠歌詞填到黃梅調、流行歌曲等音樂上就可以稱之為聖樂。有時文詞、曲調都有宗教的深摯未必就是聖樂;威爾第 (Giuseppe Verdi, 1813-1901)的奧賽羅 (Otello),女主角受人陷害無辜被丈夫殺之前,唱的聖母頌 (Ave Maria)雖富宗教虔誠,也不是教堂可用的聖樂 (李振邦,宗教音樂,p. 1-2)﹝1﹞。 按這定義,總會2009年出版聖詩中很多由各國民謠改編的詩歌,如: 433首思想起由台灣民謠改編,都不能稱為聖樂。在文藝復興時期很多彌撒曲,自世俗音樂借用曲調,稱為固定旋律 (Cantus firmus)。如:有一首非常民謠L'homme armé 作曲家已不可考。這曲子自十五世紀到十七世紀共有約四十首曲子傳世。用這固定旋律最有名的是尼德蘭樂派的Josquin Des Prez (c1440-1521),Missa L'homme armé。 (左邊CD是Erato發行全部收此曲調,右邊是Josquin Des Prez的作品)

這種向世俗音樂借用曲調到馬丁路德 (1483-1546) 創作聖詩,亦使用,這種曲調稱為 (contrafactum)。路德的聖誕歌,從至高天我今降臨 (Vom himmel hoch da komm ich her),取自世俗歌,我遠從國外帶來好消息 (Aus fremden Landen komm ich her)。這些歌受到東方文化影響,比葛利果聖歌活潑。巴洛克宗教音樂也向世俗歌曲借旋律,如: 著名的PASSION CHORALE (新聖詩89首) 是世俗歌我心為標緻少女所煩 (Mein Gmuet ist Mir Verwirret)。這曲子經過巴哈的馬太受難曲引用後,成為世界著名聖詩。歷代作曲家多以這個旋律作曲,各國聖詩亦收錄。古典樂派莫札特 (W. A. Mozart, 1756-1791) 的加冕彌撒 (Coronation Mass, K317)的羊羔經(Agnus Dei)旋律後來為費加洛婚禮第三幕 ( Dovo sono) 引用。

Friedrich Blume 編輯的Protestant Church Music: A History (p. xiii)提到音樂之聖、俗界限很模糊。他提到早期的音樂,如:Dietrich Buxtehude, (1637-1707) 的黃昏音樂會 (Abendmusik) 的聽眾是富商。Johann Theile, 1646-1724) 的宗教劇是在漢堡的鵝市場 (Goose Market) 演出。葛蘭 (Karl Heinrich Graun, 1703-1759) 的耶穌之死 (Tod Jesu) 是十八世紀最常被演出的受難曲。他質問像布拉姆斯 (Johannnes Brahms, 1833-1897) 德意志安魂曲 (Deutsche Requiem) 和威爾第安魂曲 (Requiem) 算聖樂嗎? 19到20世紀的神劇聖與俗的界線已經被擦拭,越到近代這種聖、俗之氣氛愈來愈淺薄。

對這種分類方式Hughes Miller (Introduction to Music, pp. 175-181) 有比較寬厚的觀點,按Hughes Miller的觀點宗教音樂分成禮儀音樂 (liturgical music),非禮儀形式音樂 (nonliturgical forms)、和雜類 (miscellaneous religous works)。禮儀音樂:包括葛利果、聖詩、彌撒曲、經文歌、清唱劇、頌讚曲、器樂宗教音樂等。非禮儀形式音樂:神劇、受難神劇。最後他把宗教音樂的雜類 (miscellaneous religous works),凡是包含有宗教之本質的皆列入。

他的雜類收錄有:歌劇、交響曲、管風琴曲、合唱曲等皆有此類之作品。這類作品很多,包含: 科賴里 (Arcangelo Corelli, 1653-1713) 的聖誕協奏曲 (Christmas Concerto, op. 6, no. 8)、 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 第九號交響曲的快樂頌 (Thais Symphony no. 9, in d minor)、舒伯特 ( Franz Peter Schubert, 1797-1828) 的聖母頌 (Ave Maria)、孟德爾頌 (Felix Mendelssohn, 1809-1947) 宗教改革交響曲 (Reformation Symphony, no. 5, op. 107)、華格納 (Richard Wagner, 1813-1883) 歌劇帕西法 (Parsifal)、法蘭克 (Cesar Franck, 1822-1890) 管風琴聖詩第三號 (Chorale no 3)、布魯克納 (Anton Bruckner, 1824-1896) 的詩篇112和150篇 (Psalms 112, and 150)、布拉姆斯德意志安魂曲、馬斯內(Jules Massenet, 1842- 1912) 的泰琦絲 (Thais)、艾伍士 (Charles Ives, 1874-1954) 的詩篇69篇、雷史碧基 (Ottorino Respighi, 1879-1936) 葛利果協奏曲 (Concerto Gregoriano)、史特拉溫斯基 (Igor Stravinsky, 1882-1971) 詩篇交響曲 (Symphony of Psalms)、杜普瑞 (Marcel Dupre, 1886-1971) 管風琴苦路十四站 (The Stations of the Cross)、亨德密特 (Paul Hindemith, 1895-1963) 馬利亞的生平 (Marienleben)、布利頓 (Benjamin Britten, 1913-1976) 交響安魂曲 (Sinfonia da Requiem) 等都列入。我比較趨於把這些作品都入宗教音樂。

二、 葛麗果聖歌(Gregorian chant) 與路德會的聖詩 (Chorale)

葛麗果聖歌 (Gregory chant) 是教宗葛麗果一世 (Gregory the Great, 540–604) 整理當時的宗教歌曲,稱為「葛麗果聖歌」。葛利果聖歌成為最盛行的聖歌。儀式分為兩類:日課 (Office) 和彌撒 (Mass)。這種聖歌將經文與音樂巧妙結合,雖然只是無伴奏單聲,然而曲調流暢,節奏舒緩。葛麗果聖歌沒有固定節拍,有八種教會調式,由教士組成的唱詩班,用拉丁文聖經的祈禱 文或詩篇作為歌詞,以歌唱的方式表達出來。有東方聖歌(拜占庭聖歌等)和西方聖歌。這類音樂都是為教會的儀式所作,照教會曆在不同的儀式中配合詩歌的朗誦演出。

16世紀德國宗教改革家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 1483-1546),改聖詩為禮拜時讚美。馬丁路德於1524年出版小聖詩集 (Geystliche Gesangk Buchleyn)有38首詩,路德寫優美的序言,就是威登堡聖詩 (Wittenberg Gesangbuch)。自從數字低音伴奏(Basso continuo)出現後,才有四聲部聖詩。現在新教唱的聖詩沿襲路德而來。

聖詩和葛利果聖歌不同:

葛利果聖歌

路德會的聖詩

無伴奏單音 和聲由數字低音伴奏

沒有節奏 有節奏 (巴洛克以後才有小節線)

非詩體 詩體 (韻律)

教會曲調 大、小調 (巴洛克以後才有)

拉丁固定歌詞 德文

拉丁文會眾不懂歌詞 情感表達直接清楚

歌詞一節 多節(stanzas)

天主教會 新教路德會

三、 經文歌、清唱劇、頌讚曲:

經文歌 (Motet) 是天主教禮儀音樂。經文歌的歌詞取材自拉丁文聖經。原為無伴奏複音音樂用於天主教之禮儀中,特徵是禮儀性無伴奏(a cappella)。它最早源自十三世紀巴黎的聖母院樂派 (The Notre Dame School),主要作曲家有雷奧寧 (Leonin, f 1163 - 1190) 和裴羅汀 (Perotin, f1190-1225) 和其他人創作了千百首同經文歌,歌詞原來多是拉丁文。13世紀有成千的經文歌創作,巴黎傳遍西歐各地。後來發展到最後有義大利文、法文與德文歌詞,而到十八世紀時巴哈所寫的經文歌達到高峰,是為管弦樂伴奏所寫的大型經文歌。巴哈有六首經文歌。 他將聖詩應用在內,最有名的經文歌是其中BWV 227 是克魯格 (Johann Crüger, 1598-1662) 聞名聖詩「耶穌至好朋友」(Jesu Meine Freude)。巴哈的經文歌用德文聖經為歌詞以管絃樂伴奏。我們熟悉的經文歌以莫札特的作品最有名,為「歡呼吧!有福的靈魂」 (Exsultate Jubilate, K165),第四樂章阿利路亞 (Alleuia),生前最後一首簡單莊嚴的「聖體頌」(Ave Verum Corpus, K618)。

清唱劇 (Cantata):原來是十七世紀義大利發展出來的曲式,有詼諧、悲愴、田園、戲劇性等特點漸取代牧歌。它的曲式和歌劇一樣,有管弦樂、合唱、重唱和獨唱,獨唱有宣敘調和詠嘆調,而其中最大的差別是他的篇幅小很多。和它相近的器樂曲為奏鳴曲(sonata),清唱劇原來是世俗音樂。

德國音樂家在1660年左右發展成為新教的禮儀聖樂,當時清唱劇是每週日禮拜聖歌隊獻詩。 清唱劇創作到巴哈達到高峰, 巴哈清唱劇Weimar時期就開始,他創作的高峰是在來比錫時期,從1723到1729年,寫五年份,每年約60首清唱劇,有時也在特別節日獻唱。他的清唱劇BWV 80為1724年10 月31日宗教改革紀念日所寫。他原有約三百首清唱劇,現存有200首 (BWV 1-200, 空號,如:BWV 11, 53, 118, 141-143, 191, 198)。幾乎每首清唱劇都用聖詩作題材,也就是聖詩清唱劇。巴哈透過聖詩旋律,將它編曲或對位,組合往往用大規模的聖詩合唱作為全劇的前導,有時器樂演奏作為序曲。合唱前導之後,巴哈以詠歎調、或重唱變換,經常以聖詩作結束,巴哈的宗教音樂中,器樂被提升了重要性。亦有為單聲部所寫的清唱劇,如;清唱劇的五十一號為女高音以頌榮 (新聖詩386首) 穿插全曲。

頌讚曲 (Anthem): 頌讚曲形成很偶然,英國亨利八世原是忠誠的天主教徒,為了要和安布林 (Anne Boeleyn, 1507-1536) 結婚向教宗克利門七世(Clement VII, 1523-1534) 陳情要和皇后凱撒琳 (Catherine OF Aragon, 1485-1536) 離婚,遭到教宗反對,於1534年宣布:英國國教從羅馬天主教脫離。亨利八世原想在英國國教維持天主教教義,但英國已深受新教影響。同樣的也無法在英國國教音樂中呈現,讚美詩興起取代經文歌。讚美詩源於經文歌而自成一支,用英文取代原有的拉丁文歌詞,用於禮拜中聖歌隊獻唱,惟拉丁教會音樂亦在英國通行。如:Thomas Tallis (1505-1585), Christoph Tye (1505/1508?-1572) 和 William Byrd (1543 -1623) 同時寫經文歌和讚美詩。讚美詩自 Tye, Tallis 和 White 等人開始創作全部為合唱曲的讚美詩稱為全讚美詩 (full anthem)。Byrd在讚美詩當中加上獨唱曲稱唯獨唱讚美詩 (verse anthem)。布勞(John Blow, 1649-1708) 和他的學生浦賽爾 (Henry Purcell, 1659- 1695)加上樂器間奏曲。18世紀以來讚美詩的作曲家有韓德爾、撒母耳衛理 (Samuel Wesley, 1810- 1876)、20世紀有佛漢威廉士 (Ralph Vaughan- Williams, 1872-1958) 和布利頓 (Benjamin Britten, 1913- 1976) 等。

四、 結論:

宗教音樂內容很多,一時無法講完,本文只是介紹聖詩與聖歌隊的詩歌兩大類型。現代人由於很忙,什麼事都講求快速,而古典聖樂,卻是讓你靜下來,因此很難吸引年輕人。現在教會一窩蜂的追求敬拜讚美,對於傳統這種音樂之美卻不以為然,希望我們能再次思考,能讓我們靜下來體會上帝在臨的音樂之美。


﹝1﹞有些歌劇雖然用聖經的情節為劇本,基本上仍是歌劇,因為它是用來表演,但神劇只有演唱沒有演劇,如: 羅西尼 (Gioachino Rossini, 1792-1868) 的摩西(Mose in Egitto)、維爾弟的尼布果 (Nabucco)、和旬白格 (Arnold Schönberg, 1874-1951) 的摩西與亞倫等。

1751年薩爾茲堡附近建「平原馬利亞教堂」因馬利亞曾在此顯靈。天主教禮儀有為聖母加冕儀式。莫札特22歲時喪母,向Weber求婚遭拒絕;經濟壓力,不得不回薩爾茲堡教堂擔任風琴師及作曲職位(他對大主教Collored非常厭惡,因大主教視音樂家如糞土);莫札特常到「平原馬利亞教堂」靈修、祈禱、沉思默想,心靈因得到安息,隔年完成這首技藝與心靈成熟的作品。

巴洛克時期的聖誕協奏曲很多,韓德爾的彌賽亞第十三曲田園交響曲 (Pifa, 或Sinfonia Pastorale,HWV版第12號)就是這類作品之代表,是天使向牧羊人報佳音。協奏曲以義大利科賴里 (Arcangelo Corelli, 1653-1713) 的聖誕協奏曲為代表。其他的作曲家有義大利的 Alesandro Stradella, 1644-1682, Giuseppe Torelli, 1658- 1709, Alessandro Scarlatti, 1660-1725, Tomaso Albinoni, 1671-1751, Antonio Vivaldi, 1678- 1741, Francesco Manfredini, 1680-1748, Alessandro Marcello, 1684- 1750, Guiseppe Tartini, 1692-1770, Giuseppe Gaspare Sammartini, 1695-1751?, Pietro Antonio Locatelli, 1695-1764, Luigi Boccherini, 1743-1805。法國 Marc- Antoine Charpentier, 1643-1704, Michel-Richard de Lalande, 1657-1726, Nicolas Chedeville, 1705-1782, Francois-Joseph Gossec, 1734-1829。德國Erasmus Widmann, 1572- 1634, Johann Heinrich Schmelzer, c1620-1680, Johann Christoph Pez, 1664-1716, Johann Christoph Pepusch, 1667- 1752, Georg Philipp Telemann, 1681- 1767, Johann David Heinichen, 1683-1729, J. S. Bach, 1685- 1750, Sinfonia Pastorale from Christmas Oratorio, Johann Melchior Molter, 1695- 1765, Johann Stamitz, 1717-1757。奧國Georg Joseph Werner, 1693- 1766和捷克 (Pavel Josef Vejvanovsky, c1633-1693, Celav Vanhura, ?-1736, Jan Dismas Zelenka, 1679- 1745等作曲家之作品。

市面上發行的CD,一般只把BWV225-230當作巴哈的經文歌。John Eilot Gardiner 指揮的Bach: Motetten, BWV225-231 及 Der Gerechte kommt um (Erato 88119)。 Daniel R. Melamed 除了上述幾首之外,還加上 Anh 159, Ich lasse Dich nicht, Anh 160, Jouchet dem Herrn, alle Welt. 除掉Der Gerechte kommt um 加上Der Geist hilft unser. Melamed 還提到Anh 162-165 可在 Bach Library 找到(J. S. Bach and the German Motet, 1996, pp. 36 & 102)。市面上可找到 The Apocryphal Bach

Motets (CPO999-235) 共收錄Anh 159-160, 162-165等六首經文歌的CD。

重要德國清唱劇作曲家有: Andreas Hammerschmidt (1611/2-1675), Franz Tunder (1614-1667), Matthew Weckmann (c1619-1674), Johann Rosenmuller (c1619-1684),

Dietrich Buxtehude, (1737-1707, Johann Christoph Bach, (1642-1703他是J. S. Bach的堂叔), Johann Michael Bach (1648-1694他是J. S. Bach的岳父), Johann Schelle (1648-1701), Johann Krieger (1649-1725), Johann Pachebel (1653-1703) , Johann Kuhnau (1660-1722), Georg Philipp Telemann (1681-1767), Christoph Graupner, (1683-1760), 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 & Gottfried Heinrich Stölzel (1690- 1749)。市面上有德國巴洛克清唱劇 (Deutsch Barock Kanten, Ricercar 92002)一套共十張CD都是早期德國清唱劇的作品。

Graupner 作2000首清唱劇,Telemann有1200首傳世,數量比J. S. Bach的作品約三百首,多很多,但是還是Bach之作品更為人所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