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聖詩 9首

聖詩16首

聖詩430首

首 頁

音樂園地

新聖詩

聖詩1-100首

聖詩101-200首

聖詩201-400首

聖詩401-523首


聖詩16首

聖詩23首

聖詩27首

聖詩31首

聖詩34首

聖詩40首

聖詩52首

 聖詩66首

聖詩72首

聖詩73首

巴哈

孟德爾頌

聖詩77首

聖詩78首

聖詩79首

聖詩80A首

聖詩80B首

聖詩81首

聖詩82首

聖詩82首

聖詩83首

聖詩84A首

聖詩84B首

聖詩85首

聖詩86首

聖詩87首

克利斯多福泰

艾斯弟

聖詩88首

聖詩89首

聖詩90首

聖詩91首

聖詩92首

聖詩93首

聖詩93首

聖詩94首

聖詩94首

 

 

 

一、生平

1770 年誕生於德國波昂的一個清寒家庭中,1827年逝於維也納。父親及祖父都曾是宮廷中的樂師,父親約翰是一位愛酗酒的男高音手,母親瑪麗亞則是一位賢淑的女性,貝多芬自小就顯露了音樂上的才能,極受在宮廷中擔任指揮的祖父寵愛,可惜好景不長,貝多芬三歲時祖父就與世長辭了。父親為了使貝多芬成為像莫扎特一樣的音樂神童,強迫他學習音樂和長時間的練習鋼琴。他八歲的時候就開始登臺演出,十歲左右即成為宮廷樂師 。少年時期在皇宮中曾經接觸許多音樂家。十七歲在維也納曾在莫札特前即興演奏,他想拜師莫札特不成。一七九二年移居維也納,曾向海頓學習作曲,也未受到重視,轉向先可(Schenk)及阿爾布雷希斯貝格(Albrechsberger )學習。他早期的音樂注重形式美,具宮廷音樂風格。十八、十九世紀初民權思潮抬頭,貝多芬深受當時法國大革命的影響,他將大量倫理思想寫進他的音樂中。在這段期間,他的作品可明顯看到「自由,平等,博愛」的倡導性主題。這就是典型的貝多芬式的音樂。

貝多芬的創作吸收了前人的精華,並發展出他個人的特色。對於貝多芬影響比較重要的作曲家有古典主義的海頓,莫扎特和巴洛克時代的巴哈,韓德爾。他是集古典主義大成,開浪漫主義先河的歐洲古典音樂作曲家。

貝多芬和巴哈與海頓不同,巴哈與海頓是很虔誠的基督,貝多芬雖有受天主教之洗禮,但綜觀其一生並沒有接近宗教,屬於自然神論者。他的宗教性作品只有神劇「橄欖山上的基督」,兩首彌撤,一首C大調(op. 86)、一首D大調莊嚴彌撤(op. 123),及一些宗教小品。最有名的是上帝「在自然的榮光」等。而聖詩所引用的三首貝多芬作品都不是他最有名的作品。 至於快樂頌出自他的第九交響曲當然是爍古震今的作品,可是Hugh Miller 卻把它歸入宗教音樂之雜類((Introduction to the Music, p. 178)。

貝多芬雖是傳統的天主教徒,但由於父親是酒鬼,脾氣暴燥,從小就受盡父親的虐待,也因此養成孤僻的個性,無論是社會、人際關係或音樂教養都得靠自己摸索,再加上身體等種種因素讓他遠離宗教,雖然他的莊嚴彌撒和巴哈B小調彌撤及帕勒斯替那(聖詩125首)的瑪琪里彌撒號稱三大彌撒。莊嚴彌撒曲並不適合禮儀演唱,他也不願把這件作品當作信仰的永恆性與不變性來處理。他的彌撒參雜著對宗教的不安與懷疑,因此和傳統信仰不符合,他是叛逆性的,他心中在懷疑掙扎後才有順服,透過考驗,來獲得信仰。

貝多芬與海頓、莫札特並稱為維也納古典樂派三大作曲家。名指揮家畢羅稱貝多芬為「樂聖」,足見他在音樂史之地位。一股認為貝多芬不適合寫作聲樂曲,這可能和他晚年耳聾有關。他的聲樂作品不多,成名作更少,較有名約有歌劇「費黛里奧」、舞台配樂「艾格蒙」、「雅典廢墟」、「史蒂芬王」等四首清唱曲、合唱幻想曲(op. 80)。勉強把「合唱交響曲」也算入之外,其他的聲樂曲有連篇歌曲「給永遠的戀人(op. 98)」,以及流行歌曲及民謠等。而這些曲子除了費黛里奧、彌撤及給永遠的戀人之外,很少被人演唱。貝多芬雖不是第一個整理自己作品的音樂家,但卻是第一位對自己的作品最有系統整理者。其中作品號以op. 為首的多是自己整理。另有WoO(Werk ohne opuszahl)意為沒有作品號碼,這類作品市面上音樂軟體較少。另外Hess 幾乎沒什麼音樂軟體。而上述幾種重要聲樂作品皆為op.編號。

二、新聖詩第9首

新聖詩第9首「快樂,快樂,阮敬拜祢」選自第九交響曲「合唱」第四樂章,俗稱「快樂頌」,歌詞是根據德國大詩人席勒的長詩譜成音樂。席勒的人世愛與幸福觀,一直是貝多芬終身不曾忘的理想。交響曲的發展至海頓已成定型,他被稱為交響曲之父,一生作一百多首交響曲。莫札特超過四十首。他們為貝多芬開闢大道,貝多芬一、二號尚受大師們的影響,第三號英雄開始有目己的風格,他把交響曲發展到顛峰,並加入聲樂,他留給交響樂壇九大交響曲幾乎有如教堂的尖頂,而第九號正如尖頂上的十字架,尤可見其重要性。

中文歌詞譯者張剛榮牧師為忠孝路教會牧師,總會教會音樂委員。英文之歌詞由美國長老教會名牧師凡狄克(Henry Van Dyke,1852-1933)由德文翻譯而來。

三、聖詩16首

聖詩16首「上帝是阮逃閃所在」,原是瑞士民謠,曲調SOLOTURN原是瑞士西北的一省(Canton)及首都之所在地,因而得名。曲調選自1790年左右貝多芬為豎琴或鋼琴作的『瑞士歌曲六段簡易變奏曲』(Six easy variations on a Swiss Air,WoO64)。

歌詞出自楊士養牧師(1898-1975) 台南縣人,1919年台南神學院畢業後,到日本留學,曾在岡山等地牧會,又任教於台南神學院,曾任聖詩委員會主席,聖詩中由他作詞的共三十三首。除此之外他也寫《南台教會史-白話宇》、《台灣信仰名人略傳》等書。

四、聖詩430首

聖詩430首「阮為萬民求主照顧」是聖詩中貝多芬唯一的作品,但卻不是他的聲樂作品,而是取自他在1785年所做的鋼琴四重奏(Three Quartets for Piano, violin, viola, Bass, Eb, D major, & C major, WoO 36)中第一號(Eb)終曲之慢板樂章,採用輪旋(rondo)曲。貝多芬的室內樂作品是他著名的傑作。如:十首小提琴奏鳴曲、五首大提琴奏鳴曲、十八首絃樂四重奏、鋼琴三重奏,在同類作品中都是最傑出的,其他為管樂所寫的室內樂也小有名氣,他對鋼琴四重奏並不重視,只在十五歲寫這三首鋼琴四重奏(為鋼琴、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所演奏)。之後他把貧弱的中提琴剔除,而專心寫鋼琴三重奏,才有像大公三重奏(Archduke, op. 97) 這麼偉大的作品。

歌詞由 John Reynell Wreford (1800-1881) 所寫。他出生於英國,在約克的曼徹斯特學院 (Manchester College)畢業後接James Yates牧師和John Kentish牧師一起受聘為伯明罕的New Meeting教會牧師。有翻譯一本Cellerier的舊約書Discourse on the Authenticity and Divine Origin of the Old Testament。後來 因失聲離開教牧職務,而和New MeetingHugh Hutton牧師一起辦Edgbaston學校,業餘也寫一些聖詩,其中有55首被用於聖詩集 “Collection of Hymns for Public and Private Worship”。晚年致力於詩和靈修文學的創作。後來搬到Bristol居住一直到1881年去世為止。他的作品中經常被引用的,除了這首詩以外尚有:God of the Ocean, Earth and Sky,Lord I Believe; Thy Power I Own ,When My Love to Christ Grow Weak等。

1796年貝多芬曾以聖詩101首旋律寫成有名的大提琴和鋼琴變奏曲The Variation on See the Conqu'ring  Hero Comes, WoO 45」。(HANDEL 與聖詩101)

 

台灣教會公報1888期1988 年5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