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詩101首

宗教音樂 | 聖 詩 | 教會節期聖詩 | 巴哈與聖詩 | 韓德爾與聖詩 | 孟德爾頌與聖詩 | 布拉姆斯與聖詩 | 普賽爾與聖詩 | 文集 | 古典音樂

首 頁

音樂園地


生  平

聖詩27首

聖詩94首

聖詩101首

聖詩223首

聖詩339首

聖詩389首

韓德爾創作的聖詩

韓德爾神劇: 彌賽亞


新聖詩

聖詩1-100首

聖詩101-200首

聖詩201-400首

聖詩401-523首

台、英語聖詩譜

 

大家大歡喜,讚美來吟詩     音樂                                                              Judas Maccabaeus          
 

「大家大歡喜,讚美來吟詩」(TOCHTER ZION)不僅是韓德爾最有名的聖詩,也是韓德爾作品中最通俗的歌曲之一,記得小學音樂課中把這首曲子稱為「英雄今日得勝歸」(See, the Conqu'ring Hero Comes!)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不錯,這首歌的確是為英雄凱旋歸來而作,取材自韓德爾的神劇 [1]猶大馬加比[2]。韓德爾於1746年依據摩雷牧師(Rev. Thomas Morell)的劇本完成「猶大馬加比」,(Judas Maccabaeus, 1747年首演)。首演相當轟動,此 後幾乎每年都由韓德爾親自指揮演出,直到1759年他去世為止。這首神劇是敘述兩約之間的猶太英雄猶大馬加比抵抗敘利亞王安提亞斯四世 (Antiochus IV)的英勇事蹟,其歌頌猶大--凱旋歸來受到歡迎的埸面,有一點像大衛王打敗非利士人凱旋回城受到人們夾道歡迎的情景(撒上18章)。起初1746年版的猶大馬加比並不包括這首曲子,直到1747年韓德爾在 下一部神劇約書亞(Joseph) 中才譜成此曲,但是「猶大馬加比」到1751年的版本才加入這首大合唱曲,神劇約書亞和猶大馬加比完全一樣,曲調重複三次但每次伴奏不同 :首先由青年合唱 (Chorus of Youths),然後少女台唱,(Chorus of Virgins),最後大台唱 (Chorus)。

曲調 (TOCHTER ZION)為「郇城眾女子」德文的首行,歌詞取自德國民間聖歌(Geistliches Volklied)。德國詩人蘭克(Friedrich Heinrich Ranke, 1798-1876)將之改寫為待降節聖詩(Tochter Zion, Freue Dich)因此把它歸入待降節及聖誕節聖詩。[3] 1884瑞士伯利牧師(Rev. Edmond I. Budry,1854-1932)。依據蘭克的版本,把德文待降節聖詩改寫成為法文復活節的聖詩[4],題名「A toi la gloire, O Ressuscite」。 1923年霍愛爾 (Richard Birch Hoyle, 1875-1939) 將法文譯成英文、收錄於第一版 Cantate Domino 詩集中。台語聖詩的歌詞題為GeistlichesVolklied 顯然源於德文聖詩。由於曲調出自「猶大馬加比」,所以曲調又稱為 JUDAS MACCABAEUS 或 MACCBAEUS。

1760年Thomas Butt 在他的聖詩(Harmonia Sacra)把這個曲調加上查理衛斯理(Charles Wesley, 1707-1788)的歌詞「耶穌真正死復活」(Christ the Lord Is Risen Today) 而成為復活節聖詩[5]。1796年貝多芬曾以這段旋律寫成有名的大提琴和鋼琴變奏曲(The Variation on See the Conqu'ring  Hero Comes, WoO 45)。

約書亞的CD有兩種:Newport #855 Palmer 指揮 Brewer 室內樂團及 Palmer合唱團演出。Robert King 指揮的 King's 合奏團及College of New Oxford 合唱團由 Hyperion #66461發行,兩種皆為高價位CD。

猶大馬加比選曲CD有兩種:Philips #4l2733,Mariner指揮由 St. Martin-in the-Field 樂團演出。Kubelik指揮巴發利亞樂團由 Melodram #28026 出版,Somary 指揮英國室內樂團和 Amor Artis合唱團演出,由Vanguard出版#4073(另有全集版#4071-72)是屬於中價位CD。猶大馬加比全集:除上述 Vanguard 版外,MCA版為廉價版。(#10515 Abravanel 猶他交響樂團和猶他大學合唱團聯合演出),以下三種為高價位CD:King 指揮Hyperion #66611-12,Harmonia Mundi (#90.7077)出品Meggegan指揮柏克萊大學演出 Fey 指揮 Schlierbacher 演出德文版。 

:

[1]神劇源於十七世紀初 ,原先和歌劇一樣具有戲劇效果,後來由於教會的反對而取消舞台之表演。內容也和歌劇一樣有:序曲、宣敘調、詠嘆調、重唱、合唱和管弦樂曲(如:彌賽亞中的no.15田園交響曲 ;猶大馬加比中的no.52進行曲)。韓德爾的彌賽亞,海頓的創世記(Creation)和孟德爾頌的以利亞共稱三大神劇。

[2] 丹麥學者拉森 (Jens Perte Larsen,1902-1988)把韓德爾的27首神劇分為聖經神劇(Biblical Oratorio)和世俗神劇(Non-Biblical Oratorio)兩大類。世俗神劇有:1.希臘神話類,如:海克利斯 (Hercules) 等。2. 寓意式清唱神劇 (Concert or Cantata):聖西西莉亞頌 (Ode to St. Cecilia)等五首。

聖經神劇又分為三類:1. 頌歌 (Anthem; 按Grove字典稱為Ode):不同於韓德爾的英國教會頌歌(England Church Anthem 和 Ode)是為教會禮儀所寫,神劇頌歌大多是為持別慶典所寫。有彌賽亞等共四首(按:彌賽亞為都柏林棄嬰養育院(Foundling Hospital, Dublin)籌備基金而作)。2.敘述神劇 (Narrative):約瑟 (Joseph)等五首。3. 英雄式神劇 (Heroic) 猶大馬加比等九首。由劇作家 Thomas Morell取材自次經馬加比上卷和約瑟法斯(Josephus) 的古事記(Antiquities, xii)。見   Larsen, Handel's Messiah:Origins, Comnposition, Sources (1989),p. 20ff

[3]聖詩101首,美國路德會聖詩(Lutheran Book of Worship, Lutheran Church in America 1978) 145首,及英國衛理公會的聖詩 (Hymns & Psalms, 1988) 212首。

[4] Young, Carlton R., Companion to the United Methodist Hymnal(1993), p651。

[5] Stulken, Mari1yn Kay. Hymnal Companion to the Lutheran Book of Worship (1981), p. 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