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劇「以利亞」、「聖保羅」

宗教音樂 | 聖 詩 | 教會節期聖詩 | 巴哈與聖詩 | 韓德爾與聖詩 | 孟德爾頌與聖詩 | 布拉姆斯與聖詩 | 普賽爾與聖詩 | 文集 | 古典音樂

首 頁

音樂園地


生平

萊比錫還孟德爾頌尊榮

導論

神劇

神劇以利亞、聖保羅

交響曲中的聖詩

聖詩73首

聖詩82首

聖詩110首

聖詩258首

聖詩309首

聖詩320首

聖詩353首

聖詩375首

聖詩496首

聖詩519首

新聖詩5首

新聖詩23首


新聖詩

聖詩1-100首

聖詩101-200首

聖詩201-400首

聖詩401-523首

台、英語聖詩譜

 聖歌隊    5/07/2006

孟德爾頌出生在富裕家庭,祖父摩西是當時有名的猶太教哲學家,父親是成功的銀行家。他一生平順,作品風格優雅華麗,樂評家認為他的作品欠缺人生歷練的深度。但是神劇以利亞是浪漫派時期最偉大的宗教音樂作品之一,與Handel的彌賽亞、海頓的創世紀並稱三大神劇。
實際展開作曲卻是1845年的事,直到他去世的前一年終告完成。這部取用舊約聖經中,有關預言家以利亞的故事,記載於「列王紀」中,神劇的第一部在描述以利亞如何驅逐巴利,並將以色列人從迷惘中救起,第二部則敘述以利亞如何逃過迫害,照神的旨意完成使命。
孟德爾松的很多音樂作品所共有的精練、美妙與和聲上的規規矩矩在《以利亞》的中達到登峰造極的境地,為維多利亞中期的音樂趣味定下了規範.這部作品精美、幽雅、華麗,把浪漫主義的特點與古典主義的特點交織在一起,既帶有古典主義作品的嚴謹邏輯性,又帶有浪漫主義的幻想性格。被視為孟德爾松最偉大的作品.
孟德爾頌一方面也是為了紀念祖宗的宗教,所以選擇舊約的角色。他本人是從猶太教改信基督,他的第一首神劇聖保羅是敘述聖保羅從猶太教改信基督及其宣教事蹟,演出非常成功。舒曼曾讚譽說:神劇聖保羅是珠玉之作。神劇以利亞的第一部在描述以利亞如何驅逐巴利,並將以色列人從迷惘中救起,第二部則敘述以利亞如何逃過迫害,照神的旨意完成使命。以利亞雖然有偉大的成就,但他也有軟弱失敗的一面。我們一起來看他為何會軟弱?
神劇「聖保羅」則是在1832年受法蘭克福的聖潔奇麗亞學會委託而作,於1834至1836年間完成,1836年在杜塞朵夫首演。此劇被譽為自海頓「四季」以來最優異的德國神劇。「聖保羅」故事主要取自新約使徒行傳第四至二十節,全劇分成兩部,第一部份敘述亞拿尼亞為失明的掃羅施洗,並改名為保羅。第二部份則描寫保羅和巴拿布宣揚教義,和猶太人辯證與對抗的事蹟。此劇並採用聖經中的利未篇、馬太福音、詩篇、羅馬書等章節的經文,作為詠嘆調的題材。
孟德爾頌於1809年出生於德國漢堡。從小在既是書香門第又是富商 大賈的家世所形成的網罩下,受到層層的保護。在他的家中一向就是藝文精英穿梭匯聚之處。年幼 的孟德爾頌就是在這種環境的薰陶下,耳濡目染地成長起來的。小小年紀就飽讀詩書,展現音樂、 美術等才華,頗受長輩的珍愛與讚許。
孟德爾頌一生見過歌德三次,他與文壇巨擘歌德的情誼是為人津津樂道的美談;歌德他 對孟德爾頌的看法,他認為孟德爾頌的身上及作品裡永遠呈現著清晰,散發一種難能可貴的古 典精神,這是他深愛孟德爾頌的緣故。以歌德在歐洲無上之尊,他的談話總被奉為圭臬。
孟德爾頌本身是浪漫派的作曲家,但有著“浪漫中之古典傾向”是非常醒目的。這從 他的生性及成長環境來看,也是很自然的。孟德爾頌學識淵博、思想高尚、和藹可親、進退有 節,據說他講話的速度雖快,但輕聲細語,流露出平和、高品味的氣質。在時空上完全符合比 德邁(Biedermeier)的精神,這是指1815-1848年左右風行於德國,講求實際、安逸的市民 階級生活態度。
1829年孟德爾頌在老師車爾特的支持下,將巴赫的“馬太受難曲”,於創作一百年後 再做首演,此舉轟動了歐洲音樂界。這是孟德爾頌在行動上對古典的尊崇與追隨。在他個人 的創作方面,op.35為鋼琴的六首前奏曲與賦格,op.37為管風琴的三首前奏曲與賦格。神劇 “聖保羅”及“以利亞”等,都是深具古典重量與質地的作品。至於“讚美歌交響曲”,E小 調小提琴協奏曲,劇樂(仲夏夜之夢)等,雖然曲風浪漫,意境邈遠,但這些音樂都一如孟 德爾頌的其他代表作品中,清麗而雅美,卻少了浪漫派音樂中常有的,可以滿足感官慾求的 火熱深情及可以隱藏真實面目的詭譎神秘。孟德爾頌的音樂儘管輕細、柔和,但色彩意識卻 非常鮮明,他對不同樂器獨特的音色及相互搭配混合後所產生的和聲彩度,有相當敏銳的直 覺。顯然這與他也是一位傑出畫家的身份不無關係。此外,孟德爾頌也是位能夠微妙處理音 樂形式的大師。他斟酌音樂所表現的個別意蘊,從既有的形式窠臼裡躍出,以滔滔湧現之旋 律將這種新穎但輕巧的整體和盤托出。
德意志作曲家的音樂美學觀基本上是建立在理性思維的基礎上,舉凡巴赫、韓德爾、 莫札特、貝多芬、舒曼、布拉姆斯、華格納等,他們的音樂或多或少都可稱得上是“雄辯式 之思考”,相較之下,孟德爾頌的音樂“不思辯”“不深入”,但依舊傲然挺立於德意志音 樂大師群中,真是一個令人費解的異數。難怪德國偉大哲人尼采要說:「孟德爾頌在德意志 的音樂世界裡,是一個美麗的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