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論                                                                                                                                                    2/12/2009; 4/29/09

一、前言:

耶穌的傳道事工以宣講與教導生命之道開始 (412-17、可1:14-15、路4:14-15)。當祂在拿撒勒進入會堂,祂打開以賽亞書611-12宣讀作為祂工作的開始。從任何一個角度來看,耶穌都是一個偉大的老師。祂也自稱為夫子 (1313;太2618;可1414;路2211)。正如詩人約翰貝瑞曼(John Berryman)所形容,他以「精簡、傳神而又清新」的話吸引了眾多的追隨者。耶穌許多最精采的教訓都是即席回答一些問題。如:曾經嫁過七個丈夫的女子,在來世她是誰的妻子呢?應該納稅給外邦政府嗎?我該做些什麼才可以獲得永生呢?一個人老了還能返回母親的腹中再生出來嗎?耶穌的回答一針見血,深入人心。祂善用比喻,把一些深奧的真理,借著平日生活的故事表達得淋灕盡致,淺顯易懂。

二、耶穌的教導方式

1 生動的說話:你為甚麼只看見弟兄眼中的木屑,卻不管自己眼中的大樑呢?你眼中有大樑,怎能對弟兄說『讓我來去掉你眼中的木屑』呢?你這偽善的人,先把自己眼中的大樑移去,才能看得清楚怎樣把弟兄眼中的木屑挑出來 (7:3-5)

2 強烈、誇張的說話:「那愛父母勝過愛我的,不配跟從我;那愛子女勝過愛我的,不配跟從我(太10:37)。「如果有人要跟從我,就得捨棄自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太16:24

3格言式句子:祂的句子簡短有力。「不要把神聖的東西丟給狗,牠們會轉過頭來咬你們;不要把珍珠扔給豬,牠們會把珍珠踐踏在腳底下 (7: 6)。」

4警語:祂的教訓都是很嚴肅、甚至會觸犯人們。如:「計算代價」,他給任何敢跟隨他的人公平的警告。又說:「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大當就夠了(馬太634)。」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甚麼益處呢?人還能拿甚麼換生命呢 (1626)

5 吊詭語:亦稱為逆理 (Paradox),祂的話常引人深思。如:因為,凡要救自己生命(生命:或譯靈魂;下同)的,必喪掉生命;凡為我喪掉生命的,必得著生命 (1626)

6 對比:祂總能用已知的事物來說明未知的事物;用地上的事來說明天上的事。如:生命---飲食;身體---衣裳。「為甚麼要為衣服操心呢?看看野地的百合花怎樣生長吧!它們既不工作又不縫衣(馬6: 28)」。

7詩句化排列:文學易明易記。

  1. 同義平行體:要愛你們的仇敵,善待恨惡你們的;為詛咒你們的人祝福,為侮辱你們的人禱告(路 6: 27-28

  2.  對比平行體:因為那想救自己生命的,反要喪失生命;那為我和福音喪失生命的,反要得到生命(可 8: 35

  3. 遞增平行體: 「那為我的名接待這小孩子的,就是接待我;那接待我的,就是接待差遣我來的那一位。你們當中誰是最微不足道的,誰就是最偉大的(路 9:48。」

  4. 複和平行體: 正像挪亞的時代,人子來臨的日子也是一樣。 那時代的人照常吃喝嫁娶,一直到了挪亞進方舟那一天,洪水來到,把他們都消滅了(17: 26-27)。人子來臨的日子,又像羅得的時代;那時代的人吃喝如常,買賣如常,也耕種也建造。到羅得離開所多瑪的那一天,火和硫磺從天上降下來,把他們都消滅了。人子顯現的那一天也會這樣(17: 28-30)

8雙關語:我告訴你,你是彼得,是磐石;在這磐石上,我要建立我的教會,甚至死亡的權勢也不能勝過它(太16:18

9比喻故事耶穌講故事的手法十分高明,故事簡潔而真實。他能吸引大多不識字的農夫和漁民,因為故事比概念或是大綱容易記憶。比喻使人容易記住他的信息。如:講到上帝無限的愛,祂引用一個老父親,每天晚上凝視著遠方盼望浪子回頭。來傳講一個抽象的信息——神的愛

三、耶穌的比喻:

比喻是什麼?比喻就是用生活化、可見的東西來解釋天上屬靈的、抽象的東西。所以耶穌的比喻常用「天國好比」開始。20世紀初德國學者Adolf Juelicher, (1857- 1938) 1899- 1910年出版耶穌的比喻 (Die Gleichnisreden Jesu) 強調耶穌的比喻是道德的教導,英國牛津大學教授Charles Harrod Dodd, (1884-1973) 認為耶穌所有的比喻都和天國有關,並非只是道德的教導。Archibald Macbride Hunter, (1906- 1991) 的譬喻闡釋 (Interpreting the Parables, 1960) 則認為耶穌的比喻以革新為目標,以個人的生命為本。他反問:人們會把只講道德教訓的人釘十字架嗎?猶太人因為耶穌所講的不是道德的教導,而是挑戰人的內心,並要匯集群眾,至終革新全人類的信息,所以猶太人才會受不了。他和Joachim Jeremias, (1900-1978) The Parables of Jesus都認為耶穌的比喻的力量在乎直接挑戰和改變人心(楊牧谷,亂世豐筵,pp. iii-iv)。

耶穌的比喻出現在新約聖經的3卷共觀福音[i],約翰福音只有1個比喻,在15章中的葡萄樹。耶穌的比喻也出現在外典多馬福音之中[ii]

用比喻的原因:將天國奧祕的知識賜給門徒。(可4:10-12、太13:10-17和路8:9-10

  1. 「我要用比喻向他們講述,把創世以來隱藏的事告訴他們。」(太13:34-35)」。耶穌用許多類似的比喻向群眾講道,照他們所能明白的教導他們。他總是用比喻對他們講論;但是他單獨跟門徒在一起的時候,就向門徒解釋一切(可4:33-34)。

  2. 耶穌的比喻可分為三種[iii]:1. 直喻(simile): 太13:33-34。2. 隱喻(metaphor):約10:7;10:11。3. 寓意(Allegory)[iv]:馬13:1-23;36-43;路10:25-37。

  3. 比喻的題材:1 用自然物:芥菜子(馬太13:31,32)。2 開門或關門:門房(馬可13:33-37)。3 工人:葡萄園工人 (馬太20:1-16)。4 婚宴:十個少女(馬太 25:1-13)。5 得失,父子:浪子(路加 15:11-32)。

 

比喻

馬太

馬可

路加

1

5:14-16

4:21,22

8:16-7 11:33-6

2

蓋房子的比喻

7:24-27

 

6:47-49

3

新布補舊衣服

9:16

2:21

5:36

4

舊皮袋裝新酒

9:17

2:22

5:37,38

5

撒種

13:3-23

4:2-20

8:4-15

6

稗子

13:24-30

 

 

7

芥菜子

13:31,32

4:30-32

13:18,19

8

麵酵

13:33

 

13:20,21

9

寶藏

13:44

 

 

10

珍珠

13:45,46

 

 

11

撒網

13:47-50

 

 

12

庫房新和舊東西

13:52

 

 

13

迷失的羊

18:12-14

 

15:3-7

14

不饒恕的惡僕

18:23-35

 

 

15

葡萄園工人

20:1-16

 

 

16

兩個兒子

21:28-32

 

 

17

壞佃戶

21:33-45

12:1-12

20:9-19

18

筵席

22:2-14

 

14:16-24

19

無花果樹

24:32-44

13:28-32

21:29-33

20

十個少女

25:1-13

 

 

21

才幹

25:14-30

 

 

22

種子發芽生長

 

4:26-29

 

23

門房

 24:40-44

13:33-37

 

24

取消債

 

 

7:41-47

25

好撒馬利亞人

 

 

10:30-37

26

半夜朋友

 

 

11:5-13

27

無知的財主

 

 

12:16-21

28

警醒的僕人

 

 

12:35-48

29

可靠和不可靠的僕人

24:45-51

 

12:42-48

30

不結果的花果樹上

 

 

13:6-9

31

謙卑和待客之道

 

 

14:7-11

32

蓋樓與打仗

 

 

14:25-35

33

失銀幣

 

 

15:8-10

34

浪子

 

 

15:11-32

35

不義的管家

 

 

16:1-13

36

財主和拉撒路

 

 

16:19-31

37

主人和僕人

 

 

17:7-10

38

寡婦和法官

 

 

18:1-8

39

法利賽人和收稅人

 

 

18:9-14

40

僕人和金幣

 

 

19:11-27

41

分羊

25:31-36

 

 

42

葡萄樹

約翰15章

 

 

書目:

1.      史祈生著, 耶穌所講的比喻,香港:宣道,19711975

2.      楊牧谷著,亂世豐筵:耶穌基督的邀請,香港:明風,2003

3.      Dodd, Charles Harold, The Parables of the Kingdom. New York: Charles  Scribner's & Sons, 1961.

4.      Jeremias, Joachim, The Parables of Jesus. New York: Charles Scribner's, 1955.

5.      TeSelle, Sallie, Speaking in Parables, Philadelphia: Fortress, 1975.



注釋:

[i]路加福音包含的比喻最多有28個,其中路加福音獨有的比喻共有16個。馬太福音包含24個比喻,其中馬太福音獨有的有6個。馬可福音包含9個比喻,其中獨有的有1個。多馬福音包含15個比喻,其中有2個是多馬福音獨有的。

[ii]多馬福音(The Gospel of Thomas)曾經流傳於早期教會的一些基督徒之間,後來逐漸湮沒而不為人知。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考古學家曾經發現這部福音的片段希臘文殘篇。1945年,科普特文(Coptic)多馬福音自埃及納格哈馬地(Nag Hammadi)出土之後,這部福音的大致全貌才重新出現在世人面前。這部福音的記錄者自稱為耶穌十二門徒之一的多馬。福音的內容是耶穌私下對門徒的教導與問答記錄,因此被稱為是耶穌的秘密話語。福音中有114段文字。多馬福音耶穌對天國的認識與基督徒的信仰實踐方式,有更直接而徹底的教導。對於這部福音,儘管可以由神學教義、歷史考據、文獻比對等不同觀點來研究,也能因而得到相當的理解與收穫。

[iii] 聖經用了許多不同形式的比喻:1 寓言 (fable):是一個虛構的故事,是擬人法,士 9:7-20

[iv] 初期教父都透過寓意法為解釋聖經之途,最有名的是亞力山大學派,俄利根(Origen)和奧古斯丁(Agustine)是其中的佼佼者。如:「撒種的比喻」,他們對耶穌所說的比喻作詳細寓意解釋。

俄利根認為:耶路撒冷下耶利哥的人乃指亞當或人因不順服而墮落的教義,耶路撒冷乃指樂園,耶利哥乃指世界,強盜是那凶猛的仇敵、邪靈、或基督降世前的假先知,傷患是指不順服;被剝去了的衣裳是指失去了不朽壞和美德;他被打得半死是因為他的人性已死了,但他的靈魂仍然存在;祭司則指律法;負重擔的牲口乃是指基督;酒是指教導和使人歸正的監督、或保護教會的天使;兩分錢是指新約和舊約、或愛神和愛人、或相信父也相信子,而撤瑪利亞人的回頭就是指基督的再來(Origenes,《講道集》Homily XXXIV )。

奧古斯丁對「好撒瑪利亞人」的解釋,是其中一個最典型:

 比喻的內容 

 從耶路撒冷下耶利哥的人

 耶路撒冷 

 下去 

 耶利哥

 盜賊                                 

 傷口

 祭司和利未人

 撒瑪利亞人

 油

 酒 

 牲口

 坐在牲口之上

 客店

寓意

全人類的代表:亞當

天上之城

墮落

我們朽壞的生命

奪去人生命的魔鬼和他的使者

要得赦免的罪

舊約時代未能得救的人

看守和保護人的基督

希望、安慰

 勸勉 熱心作主工

主給我們的肉體

相信基督的道成肉身

教會

寓意解經以基督為中心,以救恩為經緯,處理新舊約聖經,對上帝的救恩史的肯定,外聖經便沒有其他的教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