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札特的足跡之一

4-16-2011

一、 緣起:

今年三月十九日內人參加旅行團到奧、捷十日遊。我原本安排回台灣返程在日本一週遊,為期兩週。但逢三月十一日日本大地震,乃取消日本東北新幹線之旅,改為加入奧、捷十日遊行程。我於三月二十日禮拜完後,搭德航飛機直奔維也納,隔天到達。

當天晚上先在維也納聽一場在 Kursalon Wien 演出的史特勞斯和莫札特音樂會 ( Strauss and Mozart Konzerte),其中莫札特的部分,都是十分通俗的音樂,內容有歌劇詠嘆調、二重唱、交響曲、弦樂四重奏和鋼琴曲等不同類型的音樂,但都改編成為室內樂,由室內樂團加上定音鼓和打擊樂器演出。歌劇選曲有女高音唱費加洛婚禮 (The Marriage of Figaro, K492) 詠嘆調,男高音唱魔笛 (The Magic Flute, K620) 的詠嘆調和唐喬凡尼 (Don Giovanni, K527) 的二重唱。第25號交響曲第一樂章 (Symphony no. 25 in g minor, K183),是電影Amadeus的片頭音樂。

莫札特有四十幾首交響曲,卻只有兩首是小調,而這兩首卻都是g小調,另一首是40號 (K550)。弦樂四重奏「小小晚間音樂」的第一樂章 (Eine kleine Nachtmusik, K525),也是他很著名的曲子。當電影Amadeus的劇情中,沙利耶利(Antobio Salieri, 1750-1825) 向神父告解:他因忌妒莫札特的才能,暗中計謀殘害莫札特時,他哼了幾首自己的曲子,神父沒有一首聽過。最後他再哼一首,神父高興地接下去,哼了一段落之後,他向沙利耶利道歉說:我居然不知道這是您的作品。沙利耶利說:這不是我的作品,是莫札特的作品。當時他們所哼的就是這一段音樂。最後一曲是第11號鋼琴奏鳴曲第三樂章,土耳其風格的輪旋曲,俗稱土耳其進行曲 (K331)。這些都是莫札特音樂之精選。 第二天跟當地旅遊團到維也納森林附近的地下湖 (Seegrotte),經過巴登 (Baden bei Wien)。那晚我們到機場前面旅館過夜,隔天和台北飛來的團員碰面一起展開八天之奧、捷旅遊。這團由導遊許淑貞帶我們,她是我遇到最專業的導遊,而且熱心服務,讓我們大家在這段期間收穫良多。她能把歐洲的歷史、地理、文學、文化全盤了解並解說,而不是一味讓團員唱karaoke,來打擾其他團員的清靜。

二、 前言:

1991是莫札特誕生兩百週年,亡友謝淑民長老,特地花兩個禮拜到奧地利朝聖。回來之後,他模仿十九世紀英國作曲家、音樂出版家、莫札特迷的諾威洛 (Vincent Novello, 1781-1861 ),寫了一本莫札特之旅筆記。諾威洛夫妻於1829年到薩爾茲堡帶一些英國莫札特迷的奉獻前往薩爾斯堡朝聖、拜會莫札特的遺孀 (Constanze Weber, 1762-1842),並接濟莫札特的失明和貧困的姊姊馬利亞安納 (Maria Anna, 暱稱Nannerl, 1751- 1829)。他和太太回來之後寫下一本書名為,A Mozart Pilgrimage : Being the Travel Diaries of Vincent and Mary Novello in the year 1829,此書於1955 年為慶祝1956年莫札特200週年誕辰由Novello出版,1975年由倫敦的Ernst Eulenburg 公司再版。Novello原先想到薩爾茲堡收集資料寫第一本英文莫札特傳記,他到奧地利收集到很多資料,但是後來卻把資料送給學生賀摩斯 (Edward Holmes, 1797-1859) ,由賀摩斯於1845年完成第一本英文傳記莫札特的一生 (The Life of Mozart) ,並於1878年由Novello再版。我於三月第四度造訪奧國維也納 (Vienna)、薩爾茲堡 (Salzburg) 和鄰近一些地區並首次前往捷克的布拉格走訪莫札特的足跡。今年是莫札特去世220年寫這篇文章來湊熱鬧。

三、 出生與評價:

1756年1月27日,莫札特 (Joannes Chrysostomus Wolfgangus Theophilus Mozart) 出生於薩爾茲堡 (Salzburg)。由於生日1月27日是安提阿學派教父金口約翰 (St. John Chrysostom, 349-407) 聖徒的聖日,所以父親以金口約翰的拉丁名字Joannes Chrysostomus為他的教名。Wolfgangus 是取自他的外祖父,而他出身於沃富岡湖 (Wolfgangsee) 濱的聖吉爾根 (St. Gilgen),我們第一天夜宿於湖濱的聖沃富岡 (St. Wolfgang)。Theophilus 是他的教父的中間名字 Joannes Theophilus Pergmayr , 1709-1787,意思是上帝所愛的人,後來莫札特喜歡用拉丁文名字 Amadeus,他都用Wolfgang Amadeus Mozart署名。1984年英國戲劇作家Peter Shaffer所寫的劇本取名 Amadeus,演莫札特的傳記,共取得八項奧斯卡金像獎。莫札特是古典音樂史上最通俗,並且是最為人所喜愛的音樂家。

1991年莫札特逝世兩百週年,匹茲堡公共廣播電台 (Pittsburgh Public Radio Station) 為了紀念他,週間每天中午12點至1點播出<與莫札特共進午餐> (Lunch with Amadeus),此節目幾年後加上<與莫札特和他的朋友共進午餐> (Lunch with Amadeus and friends) 連續播放十年以上。

有個笑話,一個老婆婆去參加一個晚會,大家都上台表演,後來大夥點她上台,她說:我只會唱茼蒿 (tang o),大家以為是類似蕭泰然的「寶島真正好」之類讚揚台灣物產豐富的歌。她上台唱道:當我們同在一起! 在一起! 在一起!!.......。原來這是一首莫札特的作品,卻沒有編號。EMI769813唱片公司於1988年出版一張CD叫做: Der Heitere Mozart裡面收有: Freundin! ich komm' mit der Zither 這就是當我們同在一起!的曲調。

Freundin! ich komm' mit der Zither------------------------------------------------------------2’36

請參考 Youtub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iCjvKITzdk

二十世紀神學泰斗巴特 (Karl Barth, 1886-1968) 曾讚譽莫札特道: 我不敢十分肯定,天使們在讚美上帝時是否演奏巴哈的作品,但是私下聚在一起的時候肯定是演奏莫札特的作品 (Barth, Karl, Walfgang Amadeus Mozart, p. 23,中文版,莫札特的自由與超越的蹤跡,P. 10)。巴特還說: 當有朝一日上天堂,我一定首先去找莫札特,然後才打聽奧古斯丁 (St. Augustine, 354-430) 和托馬斯 (St. Thomas Aquinas, 1225- 1274)、馬丁路德 (Martin Luther, 1483-1546)、加爾文 (John Calvin, 1509- 1564) 和士來馬赫 (Friedrich Schleiermacher, 1768-1834) 的所在 (同上書,英文本,p. 16, 中文版,pp. 4-5)。

莫札特不僅數量多,質量亦佳,在短短的三十五年,寫超過626首作品,而且每類作品都有涉獵,除了宗教音樂較弱之外,我想這或許是他與當時的大主教關係不佳之緣故 (他的宗教音樂中之佳作,有兩首彌撒曲K317、k427、聖體頌K618以及安魂曲K626除外),其他樣樣都是佳作。難怪Phil G. Goulding 著作曲家排行榜 (Classical Music: The 50 Greatest Composers and Their 1,000 Greatest Works, N.Y.: Fawcett, 1992,中文版,世界文物,1996年) 列出五十位作曲家,分為四類:不朽 (1-3),半神半人 (4-10),天才 (11-20) 和超群作曲家(21-50)。他把莫札特排名第二,在巴哈之後,貝多芬之前。

四、 旅遊達人: 莫札特

1991年莫札特去世兩百週年出版的 Wignall, Harrison James, In Mozart’s Footsteps: A Travel Guide for Music Lover (N. Y.: Paragon) 一書中,作者引用德國學者 Eibl 的估計,莫札特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在旅行 (p. xiii)。莫札特可說是音樂史上旅行最多的音樂家。此書以國家區分,詳細說明莫札特旅遊到過的地點,附錄還有按時間排列的索引可供查詢。 最近網站有莫札特之旅 (Mozart-Ways),可上網瀏覽  http://www.mozartways.com/

五、 莫札特的長途之旅:

  1. 莫札特六歲時開始他一生第一次旅行,首站慕尼黑(1762.1.12-1762.2)。

  2. 莫札特六歲半時,第一次訪問維也納 (1762.9-1763.1)和現在斯洛伐克共和國 (Slovak Republic) 的首都布拉提斯拉瓦(Bratislava)。布拉提斯拉瓦因他與維也納關係密切,相距維也納只有六十公里,自18世紀後音樂繁榮起來。莫札特的學生胡梅爾 (Johann Nepomuk Hummel, 1778-1838)出生於布拉提斯拉瓦。他們途經 Passau, Linz, Vienna, Pressburg (Bratislava), Vienna, Linz, 薩爾斯堡。那次在神聖羅馬帝國女皇馬利亞泰瑞莎(Empress Maria Theresa ) 座前演奏。

  3. 同年莫札特的父親帶她們去西歐旅遊 (1763.6-1766.11,Great Western Trip )三年多演奏、拜師。在倫敦遇到Johann Christoph Bach (1735-1882),巴哈的么子,被稱為倫敦巴哈,後來成為他的指導老師,讓莫札特受益匪淺,後來莫札特改編 J. C. Bach的三首協奏曲 K107, no. 1-3)。這次經過九個國家,包括:德國、比利時、法國、英國、比利時、荷蘭、比利時、法國、瑞士回薩爾斯堡,共歷時三年五個月,回來時莫札特已經十歲。

  4. 第二次訪問維也納 (1767.9.11-1769.1.5)並到捷克,途經Linz, Melk Abbey, Vienna, Brunn (Brno)布魯諾,Olmutz,Brno, Vienna, Melk Abbey回到薩爾斯堡等地歷時大約兩年。

  5. 5. 在薩爾斯堡家裡待約一年,經過這幾次旅行後,莫札特已經寫了三首歌劇作品 (Apollo et Hyacinthus K38, Bastien und Bastienne K50, La finta semplice, K51),於是他父親決定前往義大利拜師學歌劇,途經 Innsbruck, Trent, Verona, Mantua, Milan, Bologna, Florence, Rome, Capua, Naples, Rome, Bologna, Milan, Verona, Padua, Venice, Padua, Verona, Innsbruck回到薩爾斯堡,歷時一年有餘 (1769.12.13- 1771.3.28)。

  6. 第二次義大利之旅 (1771.8.13-1771.12.15) Innsbruck, Trent, Verona, Milan, Verona, Trent,Innsbruck,回到薩爾斯堡。

  7. 第三次義大利之旅 (1772.10.24-1773.3.13),旅程和第二次義大利之旅幾乎一樣,因此所經的地方大致相同,只是這次所花的時間稍微長大約三個禮拜,行程如下:Innsbruck, Trent, Verona, Milan, Verona, Trent, Innsbruck回到薩爾斯堡。

  8. 第三次訪問維也納 (1773.7.14-1773.9.26) Linz,Vienna, Baden, Vienna, Linz回到薩爾斯堡。

  9. 第二次慕尼黑之旅 (1774.12.6-1775.3.7)。

  10. 巴黎之旅(1777.9.23-1779.1月中旬),途經 Munich,Augsburg (父親原是德國奧斯堡的居民,1747年任職 St. Rupert Zu Dom才遷居去Salzburg,算是回故鄉探親), Mannheim, Paris(母親瑪莉亞Maria Anna Walburga Mozart, 1720- 1778. 7.3 ) 和他一起去巴黎,後來病死於巴黎。她和莫札特一樣死後找不著墓地。 Strasbourg (2007年有機會到此一遊,在那路德會裡面,有莫札特和史懷哲Albert Schweitzer在此彈管風琴的解說匾額,Calvin亦曾到此城,但該城的是天主教和少許路德會的勢力,Calvin當時所在的教會,已沒落幾乎找不著,再法國只見到兩家改革宗教會),Manheim, Heidelberg, Munich回到薩爾斯堡。

  11. 莫札特第四次訪問維也納在1780 年11月5日,途經慕尼黑。最後他在1781 年3月16日決定,不回薩爾斯堡,選在維也納定居。

  12. 莫札特於1783年7月底,經過林茲回薩爾斯堡至 1783年11月才回到維也納。

  13. 第一次布拉格之旅 (1787.1.8-1787.2月中旬)。

  14. 第二次布拉格之旅 (1787.10.1-1787.11月中旬)。

  15. 柏林之旅 (1879.4.8-1789.6.4) ,莫札特經過第一次布拉格,Dresden, Leipzig,Potsdam,Leipzig,Berlin,布拉格回到維也納。

  16. 第二次慕尼黑,法蘭克福之旅 (1790.11-1791.8.25) Linz,Regensburg,Nurenberg,Frankfurt Am Main,Mainz,Manheim,Ulm,Ausburg,從慕尼黑回到維也納。

  17. 第三次布拉格之旅於1791.8-25-1791.9中旬。

第一部 薩爾斯堡與附近

六、 薩爾茲堡:

756-1762年莫札特都在薩爾茲堡,他三歲時看到姐姐彈琴,就自己無師自通,五歲開始作 曲,讓父親大為驚訝,當時他們住在薩爾茲堡。

K1 小步舞 (Minnet)------------------------------------------------------------------------------2’04

*作品號碼是拉丁語opus,是“作品”的意思,簡稱op.,莫札特作品編號由克歇爾 (Ludwig Alois Ferdinand Ritter von Köchel1800-1877) 編成,以K.或K.V.(Köchel- Verzeichnis的縮寫, 意即“克歇爾編號”)的標記。K是依據年代先後次序排列,因此K1 是最早的作品,而K626是最後一個做。通常莫札特作品表都是在分類;先是聲樂,教會音樂先,其次在世俗音樂,最後是器樂曲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按此方式,而 H. C. Robbins Landon編輯的The Mozart Companion: A Symposium by leading Mozart Scholars不分類按號碼排列,pp. 377- 385 )。1862年起使用,1905 年由P. Graf von Waldersee再版,1937年又由愛因斯坦 (Alfred Einstein, 1880-1952),修訂後以K3為標記,再以瑞士音樂家基格林 (Franz Giegling, 1921- , A. Weinmann, & G. Sievers)等人於1964年修訂,以K6為標記。

1. 莫札特殿堂 (Mozarteum):

莫札特殿堂,位於 Marabell Castle靠河邊。1841年在薩爾斯堡成立推廣莫札特音樂的大聖堂音樂協會及莫札特殿堂 (Cathedral Music Society & Mozarteum) 機構,並於1880年設立國際莫札特財團法人 (Internationale Stiftung Mozarteum,簡稱IMS,網址: http://www.mozarteum.at/en/research/library-collections.html)。IMS於1909年決定要建立自己所屬的建築物,由慕尼黑的建築師班迪 (Richard Berndi, 1875-1955) 負責建造,這是一棟慕尼黑式的新藝術 (Jugendstil) 結構的建築物,1910年開始建造,於1914年完成,就是今天的莫札特殿堂。

 IMS起出最主要的工作是編輯和出版莫札特全集,由布拉姆斯 (Johannes Brahms, 1833-1897) 主編 Brahms & others, ed.,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Werke, Leipzig: Breitkopf & Hartel, 1877-1905。ISM於1954年開始刊行新版的莫札特全集 (Neue Mozart-Ausgabe,簡稱NMA)。NMA預定於1991莫札特去世兩百週年紀念時出齊,結果於2007 年全部才由德國的Bärenreiter 出版社岀齊。NMA總共有 127 冊共有25,000 頁樂譜,另外出版101 冊批評式注釋 ( critical commentary) 共計 9,000頁,另外還有:八冊書信全集 (Mozart briefe und Aufzeichnungen., edited by Wilhelm A. Bauer & Otto Erich Deutsch, Salzburg: the Mozarteum Foundation),莫札特年鑑 (Mozart- Jahrbuch, 1950-)。NMA是第一部主要作曲家全集免費上網讓讀者使用,其網址為http://dme.mozarteum.at/DME/nma/start.php?l=

ISM另一個功能是辦音樂會,總部有兩個音樂廳和一個比較大廳。較小的由維也納莫札特協會捐獻,叫維也納廳。 ISM的第三個功能是展示,它設有三間展示館,分別為間兩家莫札特的故居,還有一間是母親的娘家居所。另收藏莫札特圖書、史料、書信、檔案等超過35,000種。 ISM原來設有音樂學院。1922年音樂學院由國家經營,改名國立莫札特音樂戲劇大學 (Universität Mozarteum)。

ISM是國際性的,因此除了地主國奧地利之外,另有捷克、比利時、英國、法國、德國、荷蘭、義大利、Slovakia、瑞士 (以上國家是莫札特生前拜訪過的國家)、阿根廷、巴西、加拿大、希臘、日本、拉脫維亞、波蘭、羅馬尼亞、蘇俄、西班牙、USA和委內瑞拉等二十二個國家加入 (以上文章乃參考Mozart in Salzburg: A Guide to the Mozart Museums with a Short Biography, pp. 46-49) 。

 2. 莫札特出生地 (Mozart’s Birthplace):

父親列奧波 (Georg Johann Leopold, 1719-1787) 是薩爾斯堡大主教教廷交響樂隊的演奏員和作曲家,他們從1747年開始向富商哈格納 (Johann Lorenz Hagenauer, 1712-1792) 租在這裡的四樓,直到 1773年為止,後來他對莫札特家很友善。他兒子 Kajetan Rupert Hagenauer, (1746-1811) 和莫札特友好,他去當神父,莫札特寫K66彌撒曲送他。

父親在此地住了二十六年,莫札特住十七年,他的一生有一半住這理,莫札特在維也納約十年半,卻搬了二十次家。今天這房子於1917年,由the International Mozarteum Foundation取得產權,改成莫札特博物館,由二樓進去,裡面展示畫像、莫札特小時候用過的小提琴,和他演奏用的的小提琴,古鋼琴和鋼琴以及一些圖畫,他和家庭成員的信件,還有父親的書房和當時的廚房等。

兩本手冊可供參考:

  1. Mozart’s Birthplace, Salzburg: Internationale Stiftung Mozarteum, n.d.

  2. Mozart in Salzburg: A Guide to the Mozart Museums with a Short Biography, Salzburg: Internationale Stiftung Mozarteum, 1996

Motet”Exsultate Jubilate, K165”Alleluia-----------------------------------------------2’26
http://www.youtube.com/watch?v=qrH-rz-KQH8

3. 莫札特在薩爾茲堡第二個家 (Mozart Wohnhaus):

莫札特從1773年開始住在這裡直1787到年父親去世為止。現在也是一個莫札特的博物館,裡面展示她的生活,他和家人的圖像,以及他的樂譜手稿。此期有第25號交響曲 (K183),一直到歌劇Idomeneo, K366總共有一百八十多個作品。二次世界大戰時被炸壞,後來重建為五層樓。1955年由ISM取得產權,開設薩爾斯堡第二間莫札特紀念館。這裡陳設莫札特住在此房子時的家具及樂器,有一台義大利製巴洛克的大鍵琴。

第25號交響曲第一樂章 (Symphony no. 25 in g minor, K183)---------------7’37

http://www.youtube.com/watch?v=2VD1SqWQXrE&feature=related  

前維也納愛交響樂團Karl Böhm(1894-1981) 指揮。

4. St. Rupert Dom zu Salzburg (薩爾斯堡主教座堂):

莫札特出生隔天到 St. Rupert Dom zu Salzburg 受洗,父親是薩爾斯堡大主教教廷交響樂隊員和作曲家,莫札特於 1773年亦任職於大主教柯羅雷多 (Hieronymus Joseph de Paula Colloredo, 1732-1812)之下,主教不願他出遊,並要求他要寫宗教音樂。他這段期間最著名的宗教音樂是兩首C大調彌撒曲 (K317, K337)。K317被稱為加冕彌撒曲是因為1791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利奧波二世 (Leopold II, 1747- 1792) 於1791年在布拉格就職典禮中,由 Salieri 指揮演出此曲而得名。(Laudon, H. C. Robbins, ed., The Mozart Compendium, p. 311),長久以來認為此曲是為Maria Plain Church而寫,最近認為此曲是為St. Rupert Cathedral所寫 (Zaslaw, N. ed., The Compleat Mozart: A Guide to the Musical Works of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p. 13)。十七歲時他不甘心地接受種種限制,與大主教的關係乃逐漸惡化。1781年到維也納以後他就離開宮廷。參考Salzburg Cathedral, Passau, Kunstverlag Peda, 2007.

Coronation Mass in C Major K317, Agnus Dei-------------------------------------------6’06

http://www.youtube.com/watch?v=qXahJYGkYX4

此曲由SALZBURG出身的前柏林愛樂交響樂團Herbert von Karajan 指揮維也納愛樂 交響樂團 (The Vienna Philarmonic) and 維也納合唱團(The Vienna Singverein) 演出。這個曲調後來被莫札特用於:

The Marriage of Figaro K427, Dove Sono—(Vienna時期的作品)--------------------5’01

http://www.youtube.com/watch?v=wEPB6sfRdOI (在1’45以後開始因用此旋律)。

5. 莫札特紀念碑 (Mozart Denkmal):

位於莫札特廣場,於1842年9月4日落成典禮,莫札特的遺孀於3月去世,來不及參加揭幕典禮,但世兩個兒子卡爾 (Carl Thomas Mozart, 1784-1858) 和法蘭茲 (Franz Xaver Mozart, 1791-1844) 都來參加,法蘭茲指揮自己的曲子,主題取材自父親的歌劇 「仁慈的狄托王 (La clemenza di Tito)。這次恰逢整修,外圍用籬笆圍起來,所以用檔案照片。

 6. 米拉貝爾城堡和花園 (Marabell Castle & Garden):

 

莫札特很多木管的嬉遊曲 (divertimenti, K213, K240, K252, K270),在這裡的大主教用餐時寫作音樂。電影真善美 (The Sound of Music) 在此取景。奧地利最有名的莫札特巧克力就是用Marabell的商標。

 

 

7. 麥可海頓住家:

現在是通往薩爾茲城堡 (Fortress Hohensalzburg) 纜車車站。 莫札特離開SALZBURG,他的職位由海頓 (Joseph Haydn, 1732-1809) 的弟弟麥可海頓 (Michael Haydn, 1737-1806) 繼任,麥可海頓的作品不如其兄的數量眾多,主要寫作宗教音樂,而他也比其兄更虔誠。他結識了莫札特並與他成為好友。他的一部分作品被認為對莫札特影響。

 8. 莫札特遺孀 (Constanze) 故居:

莫札特廣場八號。她於1797年和外交官Georg Nikolaus Nissen, 1761-1826認識,1809年再婚,Nissen 來於1828年寫莫札特傳,她們在1821年從維也納搬回去薩爾斯堡。在薩爾斯堡總共住了三個地方,這是其中最後一個住所從1820年至1826年Nissen去世止。

 

9. 薩爾斯堡有關莫札特的音樂會:

 每年一月由維也納愛樂交響樂團演出的薩爾茲堡莫札特音樂節 (Salzburg Mozart Festival), 薩爾茲堡音樂節 (Salzburg Festival, July-August), 莫札特馬利奧尼登木偶歌劇劇場 (Marionette Theater),以木偶演莫札特歌劇。 Switzer, Ellen, The Magic of Mozart: Mozart, the Magic Flute, and the Salzburg Marionettes. N.Y.: Atheneum, 1995.

七、 聖吉爾根 (St. Gilgen):

這是莫札特母親的故鄉,位於沃富岡湖 (Wolfgangsee)濱,我們第一天遊覽車從這經過,沒有停留。莫札特的外祖父在當地的故居仍然存在,也是莫札特迷的景點之一,後來莫札特的姊姊結婚後曾在那裏住過,直到1801年她丈夫男爵 (Baron Johann Baptist Franz von Berchtold zu Sonnenburg, 1736- 1801) 去世才搬回薩爾茲堡。由於莫札特的關係,Internationale Stiftung Mozarteum 把這個房子開闢成為莫札特的第三個博物館,和其他兩個在Salzburg的故居一樣同屬於一個基金會管理 (Mozart in Salzburg: A Guide to the Mozart Museums with a Short Biography, Internationale Stiftung Mozarteum, 1996, P. 76)。

 

 

八、 梅爾克 (Melk):

我們第一天從維也納國際機場直往西走,第一站停在梅爾克聖本篤修道院 (Benedictine Abbey and Church)。歷史記載莫札特曾於1767.9.14 & 1768.12.28-29兩次拜訪Melk修道院。莫札特的父親曾與當時的管風琴師開玩笑說:我們到了之後,如果您聽到有人彈管風琴,您一定知道是誰?由此學者認為他們以前可能到過Melk修道院。莫札特彈過的管風琴由於現代化而已經不復存在。

九、 林茲 (Linz):

Linz 是奧地利第三大城,音樂家布魯克納 (Anton Bruckner, 1824-1896) 的家鄉於林茲 (Linz) 南面的安斯費爾登(Ansfelden)村。林茲是上奧地利州 (Upper Austria)首府。這個城市和布拉格一樣都很好款待Mozart。祂於1762年9月26日至10月4日到維也納之前在林茲停留,10月1日即在當地開一場音樂會,眾人皆驚為神童。

1783年莫札特帶新婚妻子回薩爾茲堡,在聖彼得教堂演出c小調彌撒曲(K427),返回時在林茲停留受到杜恩伯爵 (Count, Johann Joseph Anton Thun-Hohenstein, 1711-1788) 的款待。杜恩在布拉格也有宮廷,莫札特在布拉格也受他好的招待。第36號交響曲「林茲」 (K425),僅花四天(1783.10.30-11.4) 便即興寫完的交響曲,神采飛揚,旋律清新,十一月四日在林茲首演 (Alan Tyson建議,他的鋼琴奏鳴曲K333 稱為林茲Linz sonata)。 杜恩的媳婦 (Countess, Marie Wilhelmine Thun-Hohenstein, 1744-1800) 是莫札特主要贊助者。她是(Count of the Realm Anton Corfiz Ulfeld, 1699-1770) 的女兒,莫札特第一次維也納之旅時,曾在維也納他的家裡舉行演奏會(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