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督教聖詩起源
馬丁路德有句名言:「上帝的話語與音樂是最密切的結合。」路德認為聆聽上帝的話語就是聆聽福音「活的」聲音。可以傳達到人的內心深處。因此他全心將母語運用在禮儀上,他堅信若沒有母語的感受性,無法表達靈魂與上帝之間活生生的關係。按此精神,他首先將聖經譯為德語,同時致力於聖詩的創作。
又基於人人皆祭司、回返聖經的信仰理念,路德堅持聖樂不應成為禮儀的附屬品,會眾應藉著唱詩來回應並頌讚上帝,他改良聖樂形式,改拉丁文為德文(母語),歌詞以聖經為本,讓旋律回歸簡單
有彈性的形式,稱為聖詠(
或稱為聖詩chorale)。
在此之前,拉丁教會音樂音樂以葛麗果聖歌為主。路德的聖詩是新教的第一類型聖詩。由於聖詩旋律與歌詞有同等地位,音樂家可隨意在旋律上創新變化,使大師有機會一展長才。由於聖詠是一種全新形式,沒傳統包袱。於是以聖詠為核心,創造出來含戲劇效果的教會音樂,就是清唱
曲,它含有宣敘調、詠歎調、合唱,及器樂合奏。
若以變奏曲、幻想曲,或將聖詠的旋律加上對位法、半音階式的技巧處理,則創造出聖詠風琴音樂、聖詠變奏曲、聖詠前奏曲、聖詠幻想曲、觸技曲和聖詠賦格。
馬丁路德於1524年出版基督教小詩集 (Etlich Christianlieder),雖然
只有8首,但對新教音樂而言卻是劃時代的一年。他後來又另外寫了13首讚歌,這些詩歌成為新教禮拜讚歌的基礎。
同年路德的音樂助理華爾特
(Johann Walther或 Johannes Walther,1496-1570) 出版的小聖詩集 (Geystliche Gesangk
Buchleyn) 有 38 首聖詩,並由路德寫優美的序言,就是有名的威登堡聖詩 (Wittenberg Gesangbuch)[1]。後來學者為了方便,把新教音樂的起源訂於一五二五年。從此聖詩
(Chorale) 經過許多音樂家辛勤的耕耘而有今日之成果。歷代信義會聖詩詩人有:約拿士 (Justus Jonas, 1493 -
1555)、撒克斯 (Hans Sachs, 1494-1576)[4],史坡拉圖士
(Paul Speratus,1484 - 1551)、都休士 (Nicholaus Decius,c1458 - 1546)、赫曼(Nicolaus
Hermann, c1480 - 1561) 艾伯 (Paul Eber, 1511 - 1569)、尼可賴 (Philipp Nicolai, 1536
- 1608)、林卡特 (Martin Rinkart, 1586 - 1649)、葛哈特 (Paul Gerhardt, 1607 -
1676)、紐馬克 (Georg Neumark, 1621 - 1681)等。作曲家有:史都者 (Thomas Stoltzer, 1475-1526)、布魯克
(Arnold von Bruck, c147O-1554)、山佛 (Ludwig Senfl, c1486-1543? )、都西斯 (Bendedictus Ducis,C1490
- 1544)、赫林克 (Lupus Hellinck,c1495-1541)、歐香德 (Lucas Osiander, 1534 - 1604)[2]、
尼可賴 (Philipp Nicolai, 1536 - 1608)、艾卡
(Johannes Eccard, 1553 - 1611)、維布斯 (Melchior Vulpius, c1560 - 1616)、哈斯樂
(Hans Leo HassIer, 1564 - 16I2)、普來托理士 (Michae Praetorius, 157I - 162I)[3]、謝恩 (Johann Hermann Schein, 1586 -
1630)、克魯格 (Johann Crueger, 1598 - 1662)、德勒西(Adam Drese,
1620-1701)、巴士德胡(Dietrich Buxtehude, 1637-1707)、巴海貝爾 (Johann Pachelbel,
1653-1706)。而巴哈則集其大成。
二、巴哈生平
巴哈(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的音樂創作源於路德傳統對音的感受性,也就是對上帝話語的回
應。如:巴哈的清唱劇中,他以《雅歌》愛情神秘結合的寓意,來構思靈魂與上帝的對話。透過對音的感受性從心靈對信仰的體驗,給予音樂特殊的銓釋,因此巴哈的音樂創作是一條體現信仰的道路。透過各種不同節奏、和聲的變化,藉
由旋律來喚醒心靈的共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史懷哲是一名出色的巴哈演奏者,他對巴哈的作品具有超常的領悟能力,他在《巴哈——音樂家兼詩人》(J. S. Bach:le musicien-poete,1905)一書裡把巴哈視為宗教神祕主義者,並把他的樂曲比作自然界的超凡的力量和宇宙井然有序的組合。
巴哈出生於埃森納赫 (Eisenach),家族是有名的音樂世家[5]。巴哈自小在父兄教導下學習音樂,稍長,他在歐達夫
(Ohrdruf)及盧納堡 (Lueneburg)就學,1703 -1708 年在安斯達特 (Arnstadt)及慕爾豪森 (Muhlhausen)任教堂管風琴師。1708
- 1717 年任威瑪 (weImar)宮廷管風琴師及小提琴家。1717 - 1723 年任科坦 (Coethen)宮庭樂師。1723年接任萊比錫
(Leipzig) 湯馬斯教堂 (Thomaskirche)樂長。1750年逝於萊比錫。享年六十五歲 。
巴哈作品數達 1120 首[6],1950年由
Wolfgang Schmieder 編的巴哈作品[7]分為九大類
:
-
教會清唱曲 (ChurcCh cantata)BWV 1-199。
-
世俗清唱曲 (Secular CantatasS)BWV 201一216。
-
經文歌 (Motets),BWV 118, 225 - 230、受難曲
(Passiobs),BWV 244 - 247、神劇 (Oratorios),BWV11, 248和 249。
-
拉丁教會音樂 (Latin Church Music)就是天主教音樂:彌撒
(Masses) Bwv 232 - 236,其中B小調彌撒取是天主教彌撒,BWV233-236則為路德會彌撒,只有前面兩樂章:垂憐經和榮光經。
-
聖母尊主頌 (Magnificent),BWV 243, 243a[8]。
-
聖詩 (Chorales),Bwv 250-524。
-
管風琴 (Organ Music),BWV 525 - 771,BWV 1090-
1120。
-
器樂與室內樂 (Istrumental and chamber
music),BWV 772 - 1040。
-
協奏曲與管絃樂組曲 (Concertos and Orchestral
Suites),BWV 1041 - 1069。
-
卡農與對位作品 (Canon and contrapuntal works),BWV 1072 - 1087。[9]
台灣教會公報第一九八一期主後一九九O年二月十八日
[1]路德生前在威登堡出版了許多聖詩集
。聖詩217首選自1524年Walter編的
Wittenberg hymanal,而 163 首則出自克魯 Joseph Klug(生平不詳)於1535年出版之 Wittenburg
Hymnal,又稱聖歌 (Geistliche Lieder)。
[2]一五八六年在紐倫堡出版的聖詩集(Funfzig
geistliche Lieder und Psalmen),這是第一本適合給會眾及聖歌隊四聲部聖詩(以女音高為主旋律)。第一本適合給會眾及聖歌隊。之後有哈斯樂(Hassler),在一六O八出版KIrchengesange。維布斯(Vulpius)在一六O九版
Gesangbuch。
[3]
1605 - 1610年出版 Musae Sioniae 包括1244首聖詩,其中最有名的是新聖詩18首的(Es 1st ein Ros)。
[4]
Sachs 就是華格納的紐倫堡名歌手中的主角。
[5]從
16 - 19 世紀三百多年間巴哈家族共出了七十多位音樂家 (See Stanley Sadie ed.,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 6th ed., 1980 v. 1, pp. 774 - 779 )。
[6]
1986年Christoph Wolff 編 Organ chorales from the Neumeister Collection:
Yale University manuscript of Lowell Mason 4708, by J. S. Bach。
耶魯大學出版社:(Yale University Press) 出版35 首巴哈聖詩、編號 BWV 1090-1120 及
(BWV 719, 714, 742, 957)。
[7]巴哈作品編號為BWV(Bach-Werke-Verzeichnis)。
[8]或稱尊主頌、歌詞選自路加福音一章46-55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