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哈第四號清唱曲

 

 

首 頁

音樂園地


巴哈導論

巴哈生平 1

巴哈生平 2

巴哈生平 3

巴哈生平 4

巴哈生平 5

巴哈生平 6

巴哈的宗教音樂

巴哈作品簡介

 巴哈作品

待降節聖詩

第四號清唱曲

聖詩27首

聖詩34首

聖詩72首

聖詩73首

聖詩93首

聖詩106首

聖詩110首

聖詩137首

聖詩154首

聖詩157首

聖詩161首

聖詩163首

聖詩184首

聖詩217首

聖詩223首

聖詩258首

聖詩298首

聖詩309首

聖詩320首

聖詩343首

聖詩375首

聖詩376首

聖詩390A首

聖詩508首

新聖詩5首

新聖詩21首

新聖詩26首

新聖詩42首

巴哈第四號清唱曲 (Cantata), no. 4, CHRIST LAG IN TODESBANDEN (基督受死亡捆綁)


清唱曲於十七世紀初葉起源於義大利,最初清唱曲是世俗清唱曲,1620 Alessandro Grandi (1586-1630) 在義大利首次開始使用清唱曲這個名稱,以便和奏鳴曲 (sonata) 區分。最早的清唱曲是獨唱的世俗敍事套曲,以詠歎調和宣敘調交替組成。十七世紀中葉傳入德國,遂發展成為一種包括獨唱、重唱、合唱的聲樂與管弦樂的音樂,與神劇相似。[1] 兩者區別在於神劇篇幅較大,人物較多,而清唱曲則篇幅較小,故事簡單,偏重於抒情。而它成為新教禮儀巔峰則是由巴哈所努力達到的。[2]

巴哈之前有Andreas Hammerschmidt (1611/2-75) Franz Tunder(1614-1667)Matthias Weckmann (c1619-1674) Johann Rosenmüller (c1619-1684) Dieterich Buxtehude (1637- 1707)Johann Philipp Krieger (1649-1725)Johann Pachelbel (1653-1706) Johann Christoph Bach (1642-1703,他是 Sebastian堂叔父)Johann Schelle (1648-1701)Johann Kuhnau (1660-1722)[3] 等人寫聖詩清唱曲(chorale cantata)。[4]巴哈喜歡,他曾專為教堂譜寫清唱曲,每星期一部,每年約寫六十部,[5]五年間共寫了三百部。

路德會牧師Erdmann Neumeister1671- 1756)發表的清唱曲歌詞集﹐以詩文來敘述聖經章節﹐也給巴哈不小的影響。

第四號清唱曲是巴哈少數他早期的作品之一[6],至今仍是他的佳作,他用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 1483- 1546) 1524年的聖詩 CHRIST LAG IN TODESBANDEN 把所有七節全部用在曲子裡。[7] 聖詩是依據林前 5: 7-8和馬可16: 1-8所寫的。其曲調也是馬丁路德改編自中世紀的繼敘詠[8]Vitimae paschali laudes Christoph Wolff 認為第四號清唱曲是巴哈1707年復活節 ,為了要去 Mühlhausen 應徵 St. Balsius 教堂樂師時寫成。[9] 之後在來比錫聖多馬教堂於1724,1725再次演出。巴哈用十七世紀傳統方式,他把聖詩用在每一個聲樂章中,去掉牧歌式的樂章(宣序調)[10]它的結構是嚴謹並且對稱的,巴哈的音樂喜歡用交錯排列法(chiasmus):第一樂章序奏,第二、第五和第八樂章是合唱,第三和第七是二重唱、第四和第六詠歎調。

  1. 序奏(Sinfornia):小提琴(Violin I/II、中提琴(Viola I/II、數字低音(Continuo)。

  2. 合唱 (Chorus用馬丁路德聖詩第一節,四部合唱,女高音未經裝飾的長音符唱出聖詩旋律,而其他三不以對位呼應。

  3. 二重唱 (Duet) 第二節,女、高低音二重唱,數字低音伴奏。

  4. 詠歎調 (Aria) 第三節,男高音詠歎調,數字低音和兩小提琴伴奏(obbligato)。

  5. 合唱 (Chorus) 第四節,四部合唱加上數字低音伴奏

  6. 詠歎調 (Aria) 第五節,男低音詠歎調弦樂和數字低音伴奏。

  7. 二重唱 (Duet) 第六節,男、女高音二重唱,數字低音伴奏。

  8. 合唱 (Chrous) 第七節,四部合唱聖詩弦樂低音伴奏

在詩的最後一句,都以Halellujah作為結束,表示基督戰勝死亡。

 


[1]  Joahnn Sebastian Bach Christmas Oratorio 由六首清唱曲組成。

[2]  Christoph Graupner , (1683-1760)當時頗負盛名之作曲家。他在巴哈之前被來比錫聖多馬看中擇為教堂樂長,但後來他沒接受。後來巴哈才去應徵該職位。他作有約有兩千百首清唱曲,但現在被演奏的只有少數幾首。有史以來最多產的作曲家 Georg Philipp Telemann (1681-1767) 作有清唱曲約一千兩百首(Konrad Küster, Cantata, Oxford Composer Companions, J. S. Bach, p. 84

[3] SchelleKuhnau 為巴哈前兩任聖多馬教堂樂長。

[5]  由於教會禮儀不一定是禮拜天,有些是為週間節日所寫。如:清唱曲80號是為宗教改革所寫。清唱曲第一號是為325天使報喜日所寫(1225為聖誕節,往前推九個月)

[6]  早期清唱曲含: 4, 131, 106, 223。見Konrad Küster, Cantata, Oxford Composer Companions, J. S. Bach, p. 84

[7]  Dingeman van Wijnen, Bach Edition: The Complete Works of Bach on 160 CD’s, p. 272

[8] 繼敘詠 (Sequence) 原為拉丁文sequor,意為“繼……之後”,原來是中世紀彌撒繼哈利路亞之後作為擴展而得名,後脫離哈利路亞成為獨立的增加段並且形式上更大更精美。擴展段配以“繼唱的散文經文”(prosula ad sequentiam)後成為繼敘詠,一個按照歌詞音節配樂的旋律。繼敘詠也是產生於瑞士聖加侖(St. Galen) 修道院。修士諾特克·巴爾布勒斯(Notker Balbulus, c840-912)是重要作曲者。繼敘詠很早就脫離特定禮儀聖詠,成為獨立的曲式而繁榮發展。繼敘詠流行導致脫離禮拜儀式,1013世紀出現了數百首繼敘詠。中世紀後期繼敘詠和世俗音樂相互影響。結果影響禮拜音樂權威的,所以特倫特大公會議(Council of Trent)後取締在聖詠中使用附加段和繼敘詠。只有四首被留用:復活節的《讚美復活節的殉道者》、聖神降臨節的《聖神降臨》(Veni Sancte Spiritus, 聖詩154首)、聖體節Corpus Christi,按:天主教於三一主日后的星期四举行,2009年三一主日是67聖體節為星期四611的《錫安,讚美》(Lauda Sion)和《末日經》,1727年又增加《聖母悼歌》(Stabat Mater)。

[9] Johann Sebastian Bach: The Learned Musician, pp. 99-100

[10] David Schulenberg, Christ lag in Todesbanden, Oxford Composer Companions, J. S. Bach, p. 100

 

 

台灣教會公報第2024期主後199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