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札特的足跡之五 (曲式:奏鳴曲式)

In Mozart’s Footsteps V

9--2011

宗教音樂 | 聖 詩 | 教會節期聖詩 | 巴哈與聖詩 | 韓德爾與聖詩 | 孟德爾頌與聖詩 | 布拉姆斯與聖詩 | 普賽爾與聖詩 | 文集 | 古典音樂

首 頁

音樂園地


感恩曲

聖誕音樂 I

巴哈聖誕神劇

路德聖詩在巴哈之應用

音樂欣賞導論 I

音樂欣賞導論 II

音樂四要素

曲式 (I)

莫札特的足跡之一

莫札特的足跡之二

莫札特的足跡之三

莫札特的足跡之四

莫札特的足跡之五

認識歌劇

歌劇大師--華格納

布拉姆斯

李斯特的神劇基督

貝多芬

海頓

第三部、維也納 II:

二十四、第三次訪問維也納:

莫札特自三次義大利旅程 (1769-1773) 回來之後於1773年7月14日再次前往維也納,這次莫札特從薩爾斯堡出發經過到達維也納。在維也納期間他前在9月21至23日往南邊的小鎮Baden和 Schwechat三天後再回維也納,即於次日經過 St. Pölten, Linz 和 Lambach 於1773年9月26日返回到薩爾斯堡,這次維也納之行是他三次前往維也納的旅程中最短的一次。

早在莫札特到義大利時就想在義大利謀求一職,雖天不從人願,但莫札特在義大利也學習不少,亦有許多作品發表,在創作方面可謂是滿載而歸。

這次他的父親Leopold想帶莫札特來維也納,希望他能在宮廷中找到一份工作。雖見這次莫札特見到了Theresa女皇,卻也沒得到任何職位,只好失望地回薩爾斯堡,在薩爾斯堡新主教科洛雷多 (Hieronymus Joseph Franz de Paula Graf Colloredo von Wallsee und Melz , 1732-1812) 的薩爾斯堡主教座堂當樂師。當莫札特在維也納受到梅斯馬醫生 (Dr. Mesmer) 的招待,住進了他們家,9月22日他也到Dr. Mesmer在Schwechat 的夏莊住一晚。這次維也納之旅,時間雖短,但莫札特還是寫了六首弦樂四重奏K168-173。

巴登 (Baden bei Wien) :原文是溫泉的意思,位於奧地利下奧地利州的療養城市。巴登距離維也納約有26公里,城市坐落在維也納森林之中,市內有眾多的療養設施。巴登除了莫札特也是許多文人騷客音樂家常去度假和創作之地方。貝多芬曾經在此城居住過,他有名的第九號交響曲合唱是在此城完成的,也有紀念亭。

莫札特總共去Baden 六次,最有名的是,他於1791年6月17日,當莫札特前往Baden 探望待產的妻子。他的好友安東士多 (Anton Stoll) 是聖司提反教堂 (St. Stephan's Parish Church) 詩班的指揮,莫札特為即將到來的聖體節 (Ave verum corpus) 譜寫一首詩歌。

St. Stephan's Parish Church Ave verum Corpus的碑文在教堂內

莫札特, Ave verum Corpus, K 618................................................................................3:43

這首詩歌,短短的三分鐘,表現出深遂的宗教情操,即使不懂拉丁文的人,甚至非基督徒,聽到了這首聖歌也會深受感動。

這首詩分成三段:分別關於耶穌生命的開始,耶穌的死亡,以及我 們如何在耶穌陪伴下完成人生的旅程。莫札特用音樂把以上三段的重點表達得淋漓盡致:

第一段重點是「真的(verum)身體」,音樂比較平和;耶穌確實來到我們當中,成為凡人。

第二段重點是「真實地(vere)受苦」,高潮在「在十字架上(cruce)」的第一個音節用一個長而高的音來表達, 隨著的延伸是從「刺穿的肋旁」 流出血和水,音樂比較平穩。

第三段高峰,我們祈求耶穌使我們面對死亡的考驗時,預嚐到永生的喜樂;死亡的考驗這短句重複兩次,旋律配合蜿蜒上升,在高峰徘徊,再緩緩下降,歸於平淡,先帶出一種迫切期望的感覺,最終歸回平靜安穩的境界,讓人感受到對上主的信賴,及對永生的盼望。

二十五、奏鳴曲式 (Sonata form) 或稱為奏鳴曲快板式 (Sonata Allegro form):

奏鳴曲式是一種曲式,又稱為奏鳴曲快板式,由於通常是快板展開而名之。它起源於古典時期的曲式,一般用於奏鳴曲、交響曲、協奏曲和室內樂多樂章體裁的第一樂章,第二樂章或第四樂章,但莫札特的土耳其鋼琴奏鳴曲 (A大調第十一號,K331)。奏鳴曲式的結構分為三部: 呈示部(A),發展部(又稱為展開部,B) 和再現部 (回到A) 等三個部分,也就是三段式(ABA')。

  1. 呈示部:包括主部、連接段、副部及小結尾。古典奏鳴曲式主部與副部之間保持嚴格的調性關係,即副部出現在主部的屬調上,而貝多芬後期的作品呈示部中出現三度關係的主部和副部,浪漫主義作品甚至有二度關係的。一般來說,主部和副部的樂思往往是對比並置的或者是對比衝突的,這種並置或者衝突構成了奏鳴曲式的主要結構力量。主部和副部的主題是後面發展部發展的主要素材。早期奏鳴曲一般會要求演奏時呈示部反覆一遍。協奏曲使用奏鳴曲式的時候,一般採用雙呈示部,在第一個呈示部由樂隊演奏,而第二個呈示部則由獨奏樂器和樂隊共同演奏。

呈示部:

主調的第一主題

過渡段,

從主調轉到新調

新調的第二主調

新調的結尾

  1. 發展部:又稱展開部或自由幻想部。呈示部中的樂思在發展部中得到展開和發揮。這些樂思可能是獨立在不同的調性上出現,也可能是主部和副部的樂思同時出現或交替出現增強對比。主題常常在發展部裡面變形,模進等等。發展部中有時會引入新的樂思,也有時使用復調手 法發展原有的樂思。發展部往往使用隱蔽的或者不完全的終止,並且經常把主題中的某個動機單獨加以發展,使樂思能夠不斷以新的方式展開,甚至造成尖銳的矛盾 衝突。有時作曲家使用和主題關係不大的一些樂思發展,這樣的發展部更近似於插部。有時作曲家會多次呈示在發展主題或者在發展部當中直接對主題做變奏,近似 於迴旋曲或變奏曲的形式,也被稱為迴旋奏鳴曲式或者變奏奏鳴曲式。有一些奏鳴曲式沒有發展部,而是僅有短小的過渡段。

展開部:

主題的新變化:不同調性的轉移

  1. 再現部:把主部在原調上再現,並通過連接段,使副部也在主調上出現,以取得再現部的調性統一。有的奏鳴曲會先出現副部再出現主部,有的則省去主部或者副部。

再現部:

主調的第一主題

過渡段,

主調的第二主調

主調的結尾

  1. 引子和尾聲:奏鳴曲式中可能有引子和尾聲 (coda)。引子一般在速度,調性上與呈示部相呼應或者產生對��,在快板奏鳴曲樂章中往往為慢速。早期奏鳴曲的引子一般不參與發展,但是舒伯特等人都曾在發展部當中引用引子的材料。有的尾聲很長,��貝多芬鋼琴奏鳴曲「華爾斯坦」的尾聲有第二展開部的性質 (請參見Wikipadia, Roger Kamien, 陳美鑾等譯,音樂認識與欣賞,2001, PP. 252-258,Kamien, Music: An Appreciation,1976, pp. 197-200,1994 brief edition, pp. 125-130, 1998 brief edition, pp 155-161, 楊沛仁,音樂史與欣賞, pp. 175-177)。

二十六、曲式欣賞:

1. Mozart, Eine kleine Nachtmusik, Serenade in G, K 525, 1st. mvt.---------------------------------5:46

2. Mozart, Symphony no. 40, in g, K 550 1st.-------------------------------------------------------------8:16

a) first theme (A. Exposition)

b) bridge

c) second theme

d) closing section

e) repeat the exposition

f) first theme (B. Development)

g) first theme (A' recapitulation)

h) Bridge

i) second theme

j)closing section

k) coda

3. Beethoven, Symphony, no. 5 in c, op. 67, 1st-------------------------------------------------------7:35

a) 1st. theme

b) bridge

c) 2nd theme

d) Triumphant melody

e) repeat the exposition

e) first theme (B. Development)

f) first theme (A' recapitulation)

g) co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