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d Christian Men, Rejoice

聖詩93首

首 頁

音樂園地

新聖詩

聖詩1-100首

聖詩101-200首

聖詩201-400首

聖詩401-523首


聖詩16首

聖詩23首

聖詩27首

聖詩31首

聖詩34首

聖詩40首

聖詩52首

 聖詩66首

聖詩72首

聖詩73首

巴哈

孟德爾頌

聖詩77首

聖詩78首

聖詩79首

聖詩80A首

聖詩80B首

聖詩81首

聖詩82首

聖詩82首

聖詩83首

聖詩84A首

聖詩84B首

聖詩85首

聖詩86首

聖詩87首

克利斯多福泰

艾斯弟

聖詩88首

聖詩89首

聖詩90首

聖詩91首

聖詩92首

聖詩93首

聖詩93首

聖詩94首

聖詩94首

 

 

 

 聖徒攏當歡喜  Listen

 

填詞者:Heinrich Suso, 1295? - 1366

曲調:"In Dulci Jubilo," 14th Century German melody

Heinrich Suso

這首中世紀的聖誕歌,在德國最受歡迎,是拉丁文與德文的混合體,最早的手抄本是在萊比錫大學圖書館的珍本收藏1305號,大約是1400年左右。大部分學者認為此曲是14世紀時蘇索 (Heinrich Suso, 1295? - 1366)所作,他是德意志神祕主義者,傳說他有一次和天使跳舞,天使非常喜歡他唱的歌。他也是上帝之友會的領導人之一。上帝之友會是萊茵地區一些反對時弊而主張與上帝密切交往的虔修禁欲主義者所組成的團體。蘇索出身貴族,在康斯坦茨參加多米尼克會,5年後大徹大悟,提出獨特的靈修理論。約在1327年撰寫《真理小書》(Little Book of Truth),為同年遭受文字獄的愛克哈特(Eckehart)進行辯護。其最佳著作當推《永恆智慧小書》(Little Book of Eternal Wisdom, 1328?)。後在瑞士和上萊茵地區等地傳教。1343∼1344年任康斯坦茨上帝之友會會長,後來被巴伐利亞國王路易四世放逐到瑞士的迪森霍芬(Diessenhofen)。1347年左右遷居烏爾姆(Ulm),此前經歷艱苦,慘遭迫害和誹謗。這首詩最早出現在路德會的詩本 (KIug's Joseph Geistliche Lieder, 1527, 1533, 1535, 1543年版,聖詩註明1535年版),但大多數資料顯示在第二版1533年出版時已收錄此詩。

英譯者尼爾 (John  Mason Neale1818 -18666)生在英國倫敦,父親是當時名牧,但他五歲時父

John  Mason Neale

親就去世,母親送他去雪本拉丁學校 (Sherborne Grammar School)就讀,後來受教於史普頓 (Shepperton)教會的羅素牧師 (Rev. William Russell),1836年進入劍橋大學的三一學院 Trinity College)就讀,在大學時代他寫的詩就得過十一次以上的獎,其中還得過西頓尼亞聖詩獎 (Seatonian Prize for Sacred Poetry)。他是英國聖公會的牧師,在劍橋大學時曾經參加牛津運動  (Oxford Movement) 後來成為高派牧師,他的態度觸怒了教會最高當局,後來在1847年1863年之間被停止牧師的職位。1842年和韋布斯特 (Sarah Norman Webster)小姐結婚,後因患肺病,而英年病逝,享年48歲。據說他精通二十一種語文,以翻譯希臘文聖詩及拉丁聖詩著稱。聖詩 93首「聖徒攏當歡喜」,聖詩 143 首「請來以馬內利」, 聖詩 164首「基督為咱堅固地基」均由他翻譯,聖詩 196 首「或是厭倦或是憂悶」,聖詩 292 首「天路人客有福氣」,聖詩 330首「大浪非常兇猛」則為其創作[1]。他較有名的作品集有 :1851年出版的「中世紀聖詩」(Medieval Hymns)及「著名的聖詩」(The Hymnal Noted),1853年出版的「聖誕季節的聖誕歌」(carols,for Christmas-tide),1862年的「東方教會聖詩」(Hymns Of Eastern Church),1866年的「聖詩與其他教會的詩」(Hymns and Other Ecclesiastical erses)等。

曲調In Dulci Jubilo 意為聖徒攏當歡喜取自德文首行,曲調和歌詞一樣也是14世紀流行在民間的宗教歌曲,早在16、17世紀路德宗作曲家就很喜歡這個旋律,普托里士 (Michael Praetoriys, 1571 - 1621)、謝恩 (Hermann Schein,  1586-1630)、謝德 (Samuel Scheidt, 1587-1654)、巴克士 泰烏德 (Dietrich Buxtehude, 1637 - 1707)等都曾引用這個曲調。巴哈的管風琴作品中引用此旋律兩次,即「小冊集」 (OrgelbuchIein, BWV599 - 644)中的 BWV6O8及風琴聖詠集中的BWV729。另外在他的「371首四部聖詠集 (The 371 Chorales)中第143首也是這個曲調。

 

台灣教會公報第2060期主後1991年8月25日


[1]其實還有很多譯作「聖詩」索引中沒有顯示出來如:90首「世間萬物未有彼時」由普魯丹提(Marcus Aurelius Clemens Prudentius, 348-C0413]作詞,尼爾翻成英文,106首「無限榮光與讚美」由提奧多夫(St. Theodulph of Orleans c750-821)作詞,尼爾翻譯成英文,352首「耶路撒冷黃金城」由克蘭尼的伯那(Bernard of Cluny, 12th century)作詞,尼爾翻譯成英文。(pp.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