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丁路德


5-2-2010     

書目:

  1. Baintain, Roland,這是我的立場,香港:道聲,1987,1993。

  2. Luther, Martin , 路德選集 (2 vols.) 香港:基督教文藝,1959,2004。

  3. Walker, Williston,基督教會史,香港:基督教文藝,1970,,1979。

  4. 林鴻信,覺醒中的自由--路德神學精要,台北:禮記,1997。

  5. 林鴻信,教理史,台北:禮記,2005。


二、前言:

馬丁路德本是奧古斯丁修會(Order of St. Augustine)的教士、神學家和神學教授。本來他想避免教會的分裂來達到教會改革的目的。他的改革終止了中世紀天主教教會在歐洲的獨一地位。

三、生平:

馬丁路德在1483年11月11日,都爾.聖瑪定主教紀念日 (St. Martin of Tours, 316-397),受洗。 1505年7月2日他在回家的路上遇到狂風暴雨,他嚇壞了,對礦工的保護聖人呼喊說:「聖安娜,不要讓我死,我願意成為一個僧侶。」。他經歷了神的保守,於是決然到Augustian修道院當修士,放棄法律,但一直不平安。 參見 路德會

四、 改革:

路德有別於天主教就神學、聖禮及組織三方面革新:

  1. 廢除修道主義。

  2. 路德思想最具主要的創新,在神學上提出「唯獨恩典」及「因信稱義(唯獨信心)」,新教否認天主教的「煉獄」,以購買「贖罪券」的方式,來達到贖罪。路德堅持「唯獨靠著神的恩典,只要相信祂就能稱義」的教義。

  3. 七大聖禮上己被簡化剩「洗禮」及「聖餐」。否認天主教繁複的儀式,納入主日禮拜。

  4. 「唯獨聖經」,而人人也可以自由的閱讀聖經,並直接的從神領受話語,及蒙拯救的應許。

  5. 「萬民皆祭司」,否認教宗是基督在世的代表,為教會的首腦及最高權威,並反對羅馬教宗的集權制、教階制、及神職人員的任命制。人人皆可擔任聖職,6. 神職人員也可結婚:1525年6月27日路德與一個修道院中逃出的的修女凱瑟琳•馮•波娜 (Katharina von Bora, 1499–1552)結婚。路德反對禁慾、要求解散修道院和不將婚姻看作是神聖的事。

五、 神學思想:

路德在1520年寫了三篇關於宗教改革的主要文章,在這三篇文章中他闡述了他的神學理論,為:致德意志基督教貴族公開書(An den christlichen Adel deutscher Nation)、教會被擄於巴比倫(De captivitate Babylonica ecclesiae)、基督徒的自由 (Dissertatio de libertate Christiana per autorem recognita)這三篇文章也是宗教改革三大文獻。 [1]

A)致德意志基督教貴族公開書(路德選集,v.1, pp. 157-238):路德希望這些貴族成為改革的實現者。他認為羅馬教廷躲在三重大牆後面,因為他們怕改革:

  1. 他們將教會的權力置於世俗權力之上。

  2. 改革的動機來自於聖經,而教廷則將解釋聖經的權利完全規付於教宗。

  3. 路德號召就改革的事情召開宗教大會,而教廷則說,只有教宗可以召集大會

C)基督徒的自由:這篇以哥林多前書(9:19)為基礎來描述基督式的生活和同時是神的僕役的自由人,自由人從神獲得解脫,並將這個解脫交付給其他人。路德將這篇文章獻給教宗,希望以此避免最終被革除教籍。但同年路德將教宗視為反基督。

D)十架神學[2]  :海德堡論辯中提起因信稱義和十架神學。談到路德的神學思想,便不能錯過路德的十架神學,除了因信稱義,最能代表路德基本的神學思想。而十架神學必須靠和榮耀(成功)神學作對比。榮耀神學不依靠超自然的恩典及信心的恩賜,而是透過人類的理性來發現神的方法。榮耀神學想透過神的工作來認識神;十架神學則透過神的苦難來認識祂(林前1:18)。

E) 因信稱義[3] 路德在閣樓為羅馬書備課時,他經歷靈性上的突破;這些經驗發生於1513年至1518年之間。這位年輕教授,受到神的慈愛與公義之痛苦煎熬。 保羅寫『義人因信而生(羅1:17)』是什麼?聖經記載『義人必因信而生』,而天主教強調的是教規和行為。 路德終於瞭解保羅之話的真義,他重生了。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為我們的罪在上帝面前代贖。因對義的新詮釋及靠恩典因信稱義的福音。

  1. 稱義是上帝的賞賜,是上帝的禮物。

  2. 罪使人和上帝隔絕。

  3. 上帝的義因信耶穌,加給一切相信的。

  4. 稱義是外來的恩典,因著信心,耶穌基督成為我們的公義,我們披上了耶穌公義的外袍。甚至連信心,也是上帝的賞賜,是上帝的禮物。

  5. 宣告的義是地位上轉變,是瞬間的轉變。上帝宣告我們不再是罪人,而是祂的兒女,它是成聖的過程。 上帝由嚴厲的審判官,變成慈愛的父,這使馬丁路德內心平安,他不再恐懼,他有得救的確據。

F) 聖餐觀主要爭議點: 參見路德會

G) 詩聖之父:路德用唱聖詩激動民眾的革命情緒,每逄鬥爭嚴重的時候,他必領唱自己所寫的聖詩。馬丁路德於1524年出版基督教小詩集 (Etlich Christian lieder),雖然只有8首,但對新教音樂而言卻是劃時代的一年。他後來又另外寫了13首讚歌,這些詩歌成為新教禮拜讚歌的基礎。同年,路德及其好友約翰瓦爾特(Johann Walther或 Johannes Walther,1496-1570)把他們創作的 chorale 彙編出版,名為《新德意志宗教歌曲集》(Geystliche Gesangk Buchleyn) 有38首聖詩,並由路德寫優美的序言,就是有名的威登堡聖詩 (Wittenberg Gesangbuch),其中最有名的一首《上帝是咱安全要塞320首》被譽為「德國16世紀宗教改革的行軍曲」。他不斷寫詩,一生所寫三十七首,平均每年寫一首,而它的影響,卻非數字所能限量的。聖詩所選路德聖詩有:154, 163, 217, 320, 353等。 路德強調「人人皆祭司」將拉丁文聖經譯成德文,鼓勵信徒讀聖經,天主教以聖餐為敬拜核心;但路德認為講道才是聖餐聚會的重心。路德提倡新的儀式,1523年制訂彌撒和聖餐的儀式(Formula missae et communionis),將德語講道列於中心地位,並鼓勵信徒唱聖詩,且以德語唱;另主張由信眾直接領聖餐,而整個彌撒程序改以德文 (Deutsch Mass) 進行。路德在1526年修訂德文彌撒(Deutscher messe)。

五、 結論:

Abdel Wentz稱自聖保羅以來,在基督徒當中或者除聖奧古斯丁一人之外,路得是最偉大的人物[1]

他翻譯的聖經迄今為止仍是最重要德語聖經。他的演說和寫作以及聖詩的成就等於五個英國人才能做到[5]

他也是神學家中提出承認自己是罪人。他固執陽剛性格,有人評論他到底是固執或擇善固執?他追求真理之心,其名言:這是我的立場(Here I Stand)! 成為名言,難怪Baintain, Roland,用『這是我的立場』作為他的傳記名稱。.


[1].林鴻信,教理史,p. 131

[2].林鴻信,教理史,pp. 129-131

[3].林鴻信,教理史,p. 139

[4]. Luther, Martin , 路德選集,p. 9

[5]. Baintain, Roland,這是我的立場,p. 478。英文聖經翻譯是丁道爾(William Tyndale, 1494-1536)的工作,公禱書是克蘭麥(Thomas Cranmer, 1489-1556)的工作,基督教教義問答是威斯敏司特牧師門的工作,獎章的體裁由喇提美爾(Hugh Latimer, 1487-1555)定型 讚美詩集由華茲(Isaac Watts, 1674-1748)作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