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教會


2007-3-4               

司提反殉道後,教會遭受迫害(徒81) ,路撒冷聖徒四散到各地:腓尼基、居比路、安提阿(徒1119-21)。 有些信徒在安提阿設立教會,耶路撒冷教會就差巴拿巴參與事工、培育信徒(1121-24)。保羅信主後傳講基督 ,猶太人要迫害他,他逃到耶路撒冷,由於保羅先前迫害基督徒的行為,當地教會在猶豫和不信任中接納他。保羅後來到安提阿幫忙巴拿巴,在他們的服事下 安提阿的教會持續增長,將安提阿的信徒從階級和種族間釋放出來,他們不再受正式儀文律法的轄制,教會是建立在與基督的關係上。反觀耶路撒冷由於難脫離猶太教傳統,他們外表固執, 使信徒無法與會堂保持關係,結果昔日跟隨基督的人與猶太教妥協,就否認十字架及信徒生活的改變。聖靈透過安提阿聖徒的禱告和獻身,派保羅和巴拿巴展開三次宣教旅行 ,安提阿乃成為使徒宣教基地。

  1. 第一次傳道的旅程(13: 1-14:28):從安提阿出發、西流基、撒拉米、帕弗、別加、彼西底的安提阿、以歌念、路司得、特庇、回路司得、以歌念、回彼西底的安提阿、亞大利、回出發的安提阿。

  2. 第二次傳道的旅程(15:36-18:22):保羅選西拉走遍敘利亞、基利家找著了提摩太、特羅亞、尼亞波利、腓利比、亞波羅尼亞、帖撒羅尼迦、庇哩亞、雅典、哥林多、以弗所、該撒利亞、耶路撒冷、安提阿。

  3. 第三次傳道的旅程(18:23-21:17):保羅經過第一次旅程的地方堅固眾信徒 ,也到第二次旅程的一些地方。他從以弗所往推羅到該撒利亞去上耶路撒冷。保羅在此期間寫教會書信和牧會書信。

使徒中以約翰活最久,約翰在多米田皇帝逼迫期間,被放逐到拔摩海島,大約在100年左右。最先用大公教會始於伊格那丟提主教(達是每拿人書,基督教早期文獻選集,p. 85),大約170年開始教會自稱大公教會,原先是普世之意。但是後來變為正統之意。這時 期稱為後使徒時期(Post-Apostolic Age),大約100年開始至主後175年左右。教會權威開始變化。 起初使徒直接從基督承受使命去見證、傳遞祂的啟示,對於信徒,他們的言行帶有基督權威。他們去世後,教會得依另一種信仰、生活指標,於是教會公認的文獻及信條出現,作為信仰、生活的參考。正典便是這時期開始形成。信仰 的表達非常單純,沒有深奧抽象闡釋,且著重信仰在生活上的實際問題。教會雖然經歷逼迫,卻將精力花在傳福音上,於是教會迅速擴展,信徒人數持續增加。此時教會組織很簡單,異端影響 不大。

新約為會眾訂生活原則。這些規則是由猶太人會堂的規矩推演來的。教會中最重要的職份是長老,對人選的行事為人有嚴格的規矩。但是選長老細則和聚會的權責,沒有記載。教會是靠聖靈工作產生是有機體。新約中監督(Episkopos—聖公會字根)和長老(Presbuteros長老會字根)希臘字 是指同一職份可互相交替使用。在米利都,保羅勉勵以弗所教會長老是聖靈所立管的監督(徒2017)。提多在革哩底各設立長老就是作監督的人(多15-7)。

提摩太和提多書列舉長老必須不可重婚;關心別人不是追求個人利益的人﹔穩重及無可指責的品格﹔善於管教、有紀律、家庭又敬畏上帝的人﹔成熟、屬靈、關懷會教導(提前31-7﹔多16-9)。

教會第一個儀式是洗禮,十二使徒遺訓 (Didache)關於洗禮說:「要在流動的河水中給人施洗 ,使他們歸入父、子、和聖靈的名下。如果找不到流動的河水,就在其他水中也可以,最好是冷水;不過如果無法在冷水中施洗,那就用溫水;如果實在找不到施洗的地方,那麼就用水澆在他們頭上三次,使他們歸入父、子和聖靈的名下」。澆水禮:在十二使徒遺訓中為一可替代浸水禮的方式。但浸禮仍為教會主要的洗禮方式,直到第九世紀。洗禮成為得救所必須,成為有赦罪之效。嬰兒洗:第一次記載於愛任紐,至第六世紀才為教會所普遍遵行。

教會第二個儀式是聖餐,是主所設立(路2219-22)。 是藉著信靠基督,得以進入新約的記號。一些猶太教師堅持外邦人信主後,必須割禮才能得救(徒15)。經過長時間的辯論,彼得站起來做結論:所挑不起的擔子, 不可放在外邦門徒的肩膀上(157-10)

313年君士坦丁允許基督徒信仰自由並歸還教會產業。君士坦丁將一套華麗的禮服贈給耶路撒冷主教,開創教會使用禮服先河。祭司袍有分大彌撒與小彌撒用。因君士坦丁對教牧的優待, 導致教牧態度傲慢,建立專制主教制度,但是各教會保持獨立,可在各事上諮詢他教會意見,眾教會並不承認主教是神的代言人。231年俄利根因被亞歷山大主教Demetrius(厎米丟)嫉妒遭逐出教會。厎米丟求基督教世界認可他的行動,盼藉此削減俄利根的影響力。 但是遭到大部份教會的拒絕,俄利根繼續教導信徒,一直到254年逝世為止。

有些教父觀點偏離,真道惟因其對教會貢獻巨大而被後世接納,成了化質說、聖禮主義、傳統主義、禁慾修道主義、聖物崇拜及煉獄等天主教會教義留下了根據。教父為防異端及內部分裂而尋求權威 ,提出主教制及教皇制,以接續使徒統緒(太1616-18)。

利歐一世(Leo the Great, c400-461)出生不詳。教皇色勒斯丁(Celestine, 422432)時 ,利歐任羅馬副主教。教皇西克斯都(Sixtus432440)逝世,利歐繼任為第47任主教。利歐的時代政治紛擾,人心動蕩。蠻族相繼入侵動搖社會秩序。教會綱紀鬆弛,基本信仰眾說紛紛。利歐前後任羅馬主教二十一年,對於鞏固羅馬教權,提高羅馬教會威信貢獻很大。利歐一世曾使當時入侵羅馬城的異教徒匈奴首領阿提拉放棄毀城,使羅馬主教獲致被公認為普世的主教。大利歐表明:「彼得從未曾放棄他所領受對教會的指導。」在主後四五一年的迦克墩會議中,大利歐以「教皇」(POPE 是父親的意思),這頭銜僅他和他在羅馬的繼承人所專用。主教制在第三世紀初,權柄集中於主教身上,聖職人員有別於信徒。羅馬帝國歿落後,當時貴族都逃之一空,使羅馬主教在城巿的社交 生活方面,佔有優越的地位,使其道德權威大為提高。

隨著祭司制度的擴充,原在教會毫無地位的祭壇,逐漸增加重要性。祭壇被看為最神聖的地方,中央圍以欄杆。祭司也相對地被視為高人一等,逐漸與信徒脫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