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儀姊府上
Jan. . 14. 2005
v.1 那時:可能和前一段隔些時間很長。信徒的人數加添: 120人
(1:15) , 三千人(2:41),
約5000人(4:4)到後來信主的人越來越多,男女都有(5:14)。增長中的教會,人數增多了,自然也容易產生怨言。特別是那些說希臘話
the Hellenists和說希伯來土話
the Hebrews的猶太基督徒之間發生了爭執。說希臘話的猶太人埋怨使徒在分配上疏忽了他們當中的寡婦。在一個「凡物公用」
約萬人的信仰團體裡,或因種族、文化和語言背景的不同,或因管理不能善近人意(不公平)
,或有所忽略(屬靈驕傲cf. 2:46 & 4:35)而引發怨言,。都可看出教會存在的人際問題。另外請參考
9:41,寡婦可能有已有團契的形式。
v.3 七人:
金口約翰
(c347-407) 說這七人非執事也非長老,
執事(在手抄本都沒記載)首先見於第五世紀的Beza
codex, 1581年Theodore
Beza(加爾文的繼承人)
轉讓於劍橋大學收藏。Roloff
認為後來教會據此用執事來管理事務,這是路加的意願
(ICC v.1 p. 304)。在行傳首先用執事,後來改為長老(11:30),起初是要協助使徒。但隨著教會的發展,漸漸參與教導及傳道的工作。信徒們選出七位有名望、受聖靈充滿、又有智慧的人(六章3節),來負責「膳食」以便分工事奉(六章2節)。從這七人的希臘名字可推論:他們可能是思想開放的希臘化猶太人,以作為這些「希臘化猶太基督徒」的領袖,除了管理事務,這七人也負責傳道如司提反,
腓利。以後稱之為七個執事(21:8)
。被揀選的條件是 :
-
有好名聲,敬畏上帝、誠實可靠、不接受賄賂的人(出18:21)
-
身心靈被聖靈所掌管,甘願為眾人之僕
-
有智慧也就是要公正無私,不濫用職權,能關照邊緣的人(
申16:19)。
v.4 參考 2:42 & 5:42。彼得和使徒們放下他們的權力,將資源分配給選拔出來的七位同工來分擔,使徒們則專心於禱告和傳道的任務。
v.5 七人當中只有三人在行傳中有被提及,司提反、腓利(ch.
8)和安提阿人[
尼哥拉
(啟示錄 2:6
& 2:15有提及尼哥拉一黨,按早期教父
Irenaeus, Eusebius & Clement of Alexandria等人皆說兩者為同一人,
但最近學者都不認為是同一人,
因為尼哥拉黨是諾斯底主義者
)
。
v.6
按手:
cf. 13:3, 14:23 在經過全體會眾的認同後,使徒為他們禱告,並行「按手禮」按立他們,如摩西按手委派約書亞作繼承人(申
34:9)表示權柄的移轉,使約書亞有合法的地位繼續領導以色列人。「按手禮」有承接聖職之意,表示分別為聖、歸神使用,如同就職典禮的誓約一樣。
v.7 當解決了內部的管理問題,使徒們專心致力於傳道,教會的人數急速增長,連祭司也改變,可見福音已經開始衝擊猶太人的宗教權力中心了。
v.9 古利奈(Cyrene):
位於非洲北部在埃及之西鄰、呂彼亞(libya)地方,羅馬政府劃為省分,吸收不少猶太人移民。屬現今的北非利比亞國。古利奈人西門幫耶穌扛十字架(太27:32;
可15:21; 路23:26)。學者認為他可能是第一顆福音的種子。13:1教會領袖路求來自此地。
v.8-14 司提反被聖靈充滿(5. 8
&10 &7:55)有上帝的恩賜與能力,在民間行了神蹟奇事。特別是他勇敢抵擋反對勢力,在辯護真理上,讓這些來自各地的猶太宗教領袖們,都無法駁倒他。於是他們偽造證人、作假見證,在議會的法庭上誣告司提反,說他是一個毀謗摩西所傳下來的傳統和褻瀆上帝話語的人。司提反所受的毀謗罪與當年的主耶穌被指控如出一轍。這些人用同樣的手段,目的是要激起猶太人的宗教情操,因為聖殿的存在及摩西法律的尊嚴,是不容侵犯的。從.
4:1 &21我們知道反對的勢力沒有鬆懈過,雖然司提反被聖靈充滿又滿有恩賜,卻無法免除試探或魔鬼的攻擊。可見聖靈的充滿並不能使基督徒成為屬靈的特權階級,反而可能會面對更大的信仰挑戰和試煉,上帝往往就是藉這樣的困境,使天國福音的信息傳揚開來。
v.15我們看司提反的反應,這是信心考驗的時刻,也是用生命見證信仰的時刻。他平靜地站在眾人面前,態度從容,在聖靈的充滿下。他無須用口舌來辯駁,他安詳柔和的面孔與窮兇惡極的公會人士成了強烈的對比,上帝的靈特別與他同在。因此無論是個人或教會要作福音的見證者,也需要這樣的認識和勇氣,才能敵擋可能面臨的迫害。
約翰年幼時父親去世,在母親的養育下接受良好教育。
379年獲選為君士坦丁堡主教,上任後將主教公署陳設拍賣,削減經費,賙濟窮人;以言行勸誨神職人員重整生活,能捨己犧牲、善盡牧職;最後對會友進行革新,他以講道勸導會友踐行信仰,因著宣講出色,以「金口」來稱讚他。約翰對希臘禮儀貢獻良多,是著作最多的希臘教父。他譴責權貴的自私生活,引起鄰區主教及權貴人士的不滿,約翰曾被多次驅出教區,在流徙時去世。約翰名言:上帝要求的少,但賜予的多。
(God asks little, but He gives much.)
安提阿:
安提阿是羅馬管治下敘利亞省的省會,是羅馬帝國中僅次於羅馬與亞歷山大的第三大城市。人口50萬,那裡猶太人口甚多。安提阿是西流古一世(Seleucus
I)所建,冠以其父親安提阿古(Antiochus)之名,以示崇敬。共以16個城市用此名,cf.
13:14。土耳其的安提阿。安提阿是世界性城市,是奢侈淫蕩的代表。以賽車和尋歡和達斐尼女神聞名,其廟位於城外五哩月桂樹叢中。希臘神話中達斐尼是人間少女,阿波羅愛上她,她跑被阿波羅追,最後變成月桂樹,西方以桂冠為詩人最佳榮譽。達斐尼神廟成為信徒和女祭司發生性行為的地方。然而基督教信仰由安提阿取代耶路撒冷成為向世界各地宣教的中心,成為普世宗教(見12章)。保羅三次宣教之旅皆由安提阿出發,到了使徒行傳的結束,羅馬城又逐漸取代安提阿成為世界宣教的中心。
優西比烏(Eusebius
of Ceasarea)所著之《教會史》(Ecclesiastical History)即啟二6,15中所說的尼哥拉黨。教父Irenaeus、Hippotytus、Epiphanius認為,啟示錄中所說的尼哥拉黨,係
七人中的尼哥拉所創立。這可能是同名之累。『尼哥拉』原文由『征服或勝過』以及『平民,非專行人』二字所組成。所以尼哥拉意即征服平民,勝過非專行人。尼哥拉黨必是指認為自己高過一般信徒的人。無疑的,這就是以後教
會所遵循建立的宗教階級制度。在第一世紀,尼哥拉黨就成為居間階級,這類居間階級成為羅馬天主教所採用,又為更正教所保留的制度。啟示錄說,尼哥拉黨是主所恨惡的。
無法考證尼哥拉是否就是尼哥拉黨的創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