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詩375首

 

 

首 頁

音樂園地


巴哈導論

巴哈生平 1

巴哈生平 2

巴哈生平 3

巴哈生平 4

巴哈生平 5

巴哈生平 6

巴哈的宗教音樂

巴哈作品簡介

 巴哈作品

待降節聖詩

第四號清唱曲

聖詩27首

聖詩34首

聖詩72首

聖詩73首

聖詩93首

聖詩106首

聖詩110首

聖詩137首

聖詩154首

聖詩157首

聖詩161首

聖詩163首

聖詩184首

聖詩217首

聖詩223首

聖詩258首

聖詩298首

聖詩309首

聖詩320首

聖詩343首

聖詩375首

聖詩376首

聖詩390A首

聖詩508首

新聖詩5首

新聖詩21首

新聖詩26首

新聖詩42首

     一日工程今結束     Listen    

The Duteous Day Now Closeth

填詞者:Paul Gerhardt, 1607 - 1676

作曲者:Heinrich Issak, c1450 - c1527

這首聖詩是葛哈特 (Paul Gerhardt, 1607 - 1676) 所寫。此詩最先出現於1648年出版的「透過音樂之操練聖詠集」第15首,全詩共有 9節,德文為 Nun  ruhen alle walder,英文由布里基斯   (Robert Bridges, 1844 - 1930) 意譯為 The Duteous Day Now Closeth。「聖詩」譯為「一日工程今結束」即依據英文版翻譯而得。

曲調 "INNSBRUCK" 由以撒 (Heinrich Issak, c1450 -c 1527)[1]作曲,原來是一首世俗歌曲「因斯布魯克,我現在必需離開你」(Innsbruck, ich muss dich lassen)。一說以撒在1515年退休時離開因斯布魯克時所寫[2]。有一些聖詩集以德文首行 "0 welt, ich muss dich lassen" 為曲調,曲調最先見於1539年出福斯特 (George Forster) 於紐倫堡出版的 "Ein ausszug guter alter un newer Teutscher Liedlein" 以撒之國籍不明,大多認為不是荷蘭人就是德國人[3],他在義大利亦享有盛名。他的作品含有義大利、法國 、德國、法蘭德斯 (Flanders)[4]及荷蘭的風格 ,是國際性的作曲家。1484 - 1493年任佛羅倫斯 (Florence) 麥地奇大教堂 (Medici Chapel) 管風琴師和唱詩教師,同時擔任麥地奇家族的勞倫左 (Loerenzo the Magnificent of Medici, 1449 - 1492) 孩子的音樂教師。勞倫左曾結合了一批畫家、詩人、學者和音樂家,他們信奉新柏拉圖主義,通過對美的沉思在心靈上和上帝取得一致。這種美的哲學在自然主義方面不如15世紀上半葉的風尚,但在華麗優雅方面則有過之而無不及,其主張由皮科德拉•米蘭多拉(Pico della Mirandola) 闡釋得淋漓盡致;在繪畫方面體現在波提切利 (Sandro Botticelli )的作品中,在詩歌方面則表現在勞倫左本人的作品中。洛倫佐也和以撒 (Heinrich Issak)合作,創作了一些輕快的世俗合唱曲,是文藝復興盛期的典型音樂形式牧歌的前身。1492年勞倫左去世之後他還留在佛羅倫斯好幾年。1497 - 2015年他在維也納,和因斯布魯克同任神聖羅馬帝國國王馬克西米連一世 (Maximilian I, 1459 - 1519)的教堂樂長,之後他去佛羅倫斯一直到他去世為止。他的音樂包括世俗歌曲、器樂及宗教音樂。宗教音樂作品以「依教會曆所作之禮儀音樂」(Choralis Constantinus)最有名。愛因斯坦 (Albert Einstein)認為它不但是音樂史上最偉大的文獻而且是藝術史上最偉大的作品。黎斯 (Gustave Reese) 也表示它是德國宗教改革期間最壯麗之創作。

孟德爾頌 (Jacob Ludwig Felix Mendelssohn Bartholdy, 1809 - 1947) 用此旋律於他的未完成的神劇「基督」(Chritus, op. 97)第四樂章。布拉姆斯 (Johannes Brahms, 1833 - 1897)在他的「11首管風琴聖詠曲」(11 Chorale Preludes, op. 122)的第三和十一首  "0 Welt, ich muss dich lassen" 都採用這曲調;巴哈非常喜歡這首曲調,曾經引用十五次:馬太受難曲 (St. Matthew's  Passion, BWV244) 兩次分別為第 15及44 首,約翰受難曲 (St. John's Passion, BWV245)第 16首,馬可受難曲 (St. Mark's  Passion, BWV246)第 6 首,清唱曲引用十一次:13號第 6 樂章 (no. I3, BWV I3)、44號第 7 樂章 (BWV 44)、67號第 7 樂章 (BWV 67)、97號第1和第9樂章 (BWV 97)、116號第1、第3及第6樂章(BWV 116)、143號第2、第6和第 7樂章(Bwv 143),「371首四部聖詠集」(371 Chorales of J.S. Bach)收錄七次分別為:no. 50, 63, 103, 117, 275, 289, 355, 363, 366等 。

 

台灣教會公報第2063期  主後1991年9月15日


[1]大部分的聖詩都載以撒死於1527年,依據Marilyn Kay Stulken "Hymnal Companion to the Lutheran Book of Worship, p.303, Gerald Abraham 編 ("The Ag eof Humanism 1540 - 1630" (The New Oxford History of Music. book 4),  p. 102 等記其卒年為1517年,有關他1515年以後的事蹟不詳。

[2] Routley "The Music of Christian Hymns", p. 24. 據 "The Hymnal 1940 Companion" 由 Protestant Episcopal Church USA 編,p. 132 載此詩手稿首見於1505年,但此時他還在因斯魯克。此詩確是他離開因斯布魯克時所作。德、英文對照詞見 Piero Weiss & Richard Taruskin 編 Music in the Western world: A History in Documents, pp. 105 - 106。

[3]只有 Donald Jay Grout and Claude V. Palisca "A History of Western Music",  p. 234.  Marilyn Kay Stulken "Hymnal Companion to the Lutheran Book of Worship, p. 303 及 W.G. Polack "The Handbook to the Lutheran Hymnal", p. 527認為是荷蘭人。

[4]以前歐洲的一個國家,在今此利時境內和法國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