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音樂園地
巴哈導論
巴哈生平
1
巴哈生平
2
巴哈生平 3
巴哈生平 4
巴哈生平 5
巴哈生平 6
巴哈的宗教音樂
巴哈作品簡介
巴哈作品
待降節聖詩
第四號清唱曲
聖詩27首
聖詩34首
聖詩72首
聖詩73首
聖詩93首
聖詩106首
聖詩110首
聖詩137首
聖詩154首
聖詩157首
聖詩161首
聖詩163首
聖詩184首
聖詩217首
聖詩223首
聖詩258首
聖詩298首
聖詩309首
聖詩320首
聖詩343首
聖詩375首
聖詩376首
聖詩390A首
聖詩508首
新聖詩5首
新聖詩21首
新聖詩26首
新聖詩42首
|
一、前言:
巴哈 (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 被瑞典烏普薩拉大主教,1930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瑟德布盧姆(Lars Olof Jonathan Söderblom, 1866-1931) 在1929年稱BACH的Cantata為「第五福音書」。
他也被稱為音樂之父,近代音樂奠基於巴哈,他的平均律被尊為鋼琴音樂的舊約聖經,他的管風琴曲為經典之作,至今仍為演奏家之最愛, 賦格音樂到巴哈發展至顛峰 ,1750年隨著巴哈的去世,巴洛克音樂結束 。巴哈的作品不論是鍵盤樂曲、管絃樂曲或宗教音樂,皆以榮耀上帝為最終目的 (Soli Gloria Deo)。巴哈使作曲家、演奏家敬服,使愛樂者可欣賞到另一種音樂境界,體驗前所未有的磅礴聲勢!
舒曼 (Robert Schumann, 1810-1856) 於1834年在自辦的【新音樂雜誌】 (Neue Zeitschrift für Musik) 說:泉源永遠是隨著時代的旋轉而移動。貝多芬並不需要學習一切。莫札特、韓德爾或帕勒斯特納 (Giovanni Pierluigi Da Palestrina, 1525-1594),對他已是先驅人物。僅僅有一個人,對於他的創作一直具有新的啟示作用---J. S. Bach。Beethoven 曾說:巴哈不是小河,巴哈是大海 (德文Bach是小河)。Bernstein說:我們如果認為巴哈的音樂很沈悶,並沒有什麼可恥的,因為是他的樂思超過同時期的人和我們所能瞭解。
二、Reference:
-
-
Stinson, Russell, "Bach tercentenary Issues of Periodicals: A Selected Bibliography," Bach, v. 17, no. 4 (1986), pp. 17-23. 1985年是巴哈出生三百週年,收集當年所有音樂期刊巴哈專輯。
-
Melamed, Daniel R. & Michael Marissen, An Introduction to Bach Studies. N.Y.: Oxford, 1998.
-
三、巴哈作品:
1950年由 Wolfgang Schmieder 編巴哈的作品集Bach-Werke-Verzeichnis (BWV),分為十四大類,數目達 1087 首 (陸續發現新作品,BWV1128, Wo Gott der Herr nicht bei uns hält,2008年3月15日被發現)。有許多被認為不是巴哈的作品,如: BWV 53, 是 Georg Melchior Hoffmann, 1679-1715的作品,這部作品被編入Anh II 23, 見Wolfgang, Thematisch-systematisches Verzeichnis der Musikalischen Werke Jonann Sebastian Bach, Bach-Werke-Verzeichnis, p. 815 )
http://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compositions_by_Johann_Sebastian_Bach
1. 清唱劇:
a). 教會清唱劇 (Church cantatas, BWV 1-199): 他的教會清唱劇,最常被演出。 其中兩首放錯位置,BWV118是經文歌,BWV11是昇天神劇。以 BWV 4, 51, 62, 80, 140, 147最有名。
BWV 140 Wachet auf, ruft uns die Stimme (Awake, calls the voice to us") :被米勒 (Hugh M . Miller) 列入【音樂欣賞25首基本曲目】 (見 Introduction to the Music, p. xvii)。
No 4. Chorale (tenor): Zion hört die Wächter singen (Zion hears the watchmen singing)---------4:23
No 7 Chorale: Gloria sei dir gesungen (May Gloria be sung to you)------------------------------------1:48
b).世俗清唱曲 (Secular Cantatas):BWV 201-216:
以狩獵 (BWV 208 Hunting)、咖啡 (BWV 211 Coffee)、農夫 (BWV 212 Peasant) 等幾首最有名。
BWV 208 Was mir behagt, ist nur die muntre Jagd (The lively hunt is all my heart's desire),
2. 宗教音樂: 經文歌 (Motets):BWV 118, 225-231
BWV 28, no.2, BWV 231被列入泰利曼 (Georg Philipp Telemann, 1681-1767) 的作品,BWV Anh III160。
3. 天主教拉丁教會音樂 (Latin Church Music) :彌撒 (Masses) BWV 232 - 236,其中B小調彌撒取是天主教彌撒,BWV233-236則為路德會彌撒,只有前面兩樂章:垂憐經和榮光經。聖母尊主頌 (Magnificat),BWV 243, 243a (兩首骨架相同,只是243a,加入德路聖詩Vom Himmel hoch) 。
4. 受難曲 (Passions)與神劇 (Oratorios):
a) 三首受難曲 (Passions),BWV 244 - 247 (BWV 244馬太受難曲,BWV 245約翰受難曲,和BWV 247馬可受難曲,由BWV198擴充。請參考http://www.sekiong.net/Music/CC/MKPassions.htm 。 BWV246路加受難曲已證實非巴哈的作品)。
O Lamm Gottes, unschuldig---------------------------------------------------------------------------2:19
BWV 244馬太受難曲,No.1, Kommt, ihr Töchter, helft mir klagen (O Lamm Gottes, unschuldig)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f4UNJqv_-A -------------------------11:26/(7:58)
b). 神劇 (Oratorios): BWV11 (昇天神劇), 聖誕神劇BWV 248和復活神劇BWV 249。
巴哈於1734-35年創作聖誕神劇,分別在聖多馬教會和聖尼古拉教會演出。這首神劇由六組清唱劇構成,分別在聖誕節開始分別在六天演出,第一首在聖誕節 (1734.12.25)演出耶穌誕生的故事,第二首在12月 26日演出,向牧羊人報喜,第三首在12月 27日是牧羊人的敬拜。第四首在新年演出是關於耶穌割禮的事蹟 (從聖誕節到新年剛好八天,禮儀派把新年當作耶穌割禮日),第五首演出於新年後的主日(1735.1.2)有關三位博士(馬太福音) 來朝,第六首在主顯節 (1735.1.6) 三位博士的敬拜。劇本由畢康得(Picander, 1700-1764) - 所寫,他原名為Christian Friedrich Henrici 是巴哈最重要劇本作家,他寫馬太、馬可受難曲外,還為清唱劇寫劇本。聖誕神劇的劇本出自路加 (第一日至第四日) 、馬太福音 (第五日和第六日) 外還穿插許多聖詩。樂曲中有動聽的獨 唱、二重唱及詠嘆調以外,最令人難以忘懷的是合唱,合唱扮演多樣不同的角色,有時描摹風景,有時表達內心感情, 其中聖詩中最有名的是路德 (Martin Luther, 1483-1546) 的聖誕歌,「從至高天我今降臨」 (Vom Himmel hoch da komm ich her) 分別安置於第9, 17, 23首,巴哈把「受難聖詩」(Passion Chorale) 分至於第五曲聖詩和第六十四曲 (終曲) 榮耀的合唱。第59曲出自路德的曲調 (Nun Freut Euch, lieben Christen gmein),1964年版聖詩163首集用此曲調。
聖誕神劇的音樂許多取材自他的世俗清唱劇 (secular cantata) 作品 BWV 213, 214 和 215。
No. 1序曲Jauchzet, frohlocket, auf preiset die Tage出自 BWV 214, no. 1。
No. 4出自 BWV 213, no. 9。
No. 8出自 BWV 214,No. 7。
No. 15出自 BWV 214, no. 5。
No. 19出自 BWV 213, no. 3。
No. 24出自 BWV 214, no. 9。
No. 29出自 BWV 213, no.11。
No. 36出自 BWV 213, no. 1。
No. 39出自 BWV 213, no. 5。
No. 41出自 BWV 213, no. 7。
No. 45出自 BWV 247, no. 114 (St. Mark Passion)。
No. 47出自 BWV 215, no. 7。
No. 54出自 BWV 248a, no. 1。
No. 56出自 BWV 214, no. 3。
巴哈和韓德爾神劇的序曲 (Overture) 不同,韓德爾在神劇以管弦樂演奏序曲;而巴哈通常用大合唱取代序曲,1724年版的約翰受難曲以大合唱「主啊,你是上主」(Herr, unser Herrscher, dessen Ruhm) 開始,1727年馬太受難曲「來啊!錫安的少女一起來哀慟! 」 (Kommt, ihr Töchter, helft mir klagen) 聖誕神劇以大合唱「值得慶賀的好日子」 (Jauchzet, frohlocket, auf preiset die Tage) 開始。
第二首清唱劇向牧羊人報喜,它的序曲 (sinfornia) 可媲美韓德爾 (George Frideric Handel, 1685-1759 ) 的彌賽亞(Messiah) 的第十三曲田園交曲 (Pastoral Symphony, or Pifa) ,經文出自路加福音天使向牧羊人報佳音。
5. 聖詩 (Chorales): BWV 253-438, 這都是從他的大型作品最早由他的次子Carl Philip Emmanuel Bach (1714-1788) & Johann Philipp Kirnberger,(1721-1783) 合編,186 Chorales, 4 vv, from J. S. Bach, (vierstimmige Choralgesange)。
6. 其他歌曲: BWV 439-507, BWV 508-524, 歌曲 (Lieder, Arien) 、BWV 524, Quodlibet (雜曲)
A) 1736年 Georg Schemelli 編Schemelli's Musicalisches Gesangbuch (69 Chorales for voice with figured bass in, 1736, BWV 439-507。
巴哈含此曲調的大型作品已遺失。1736年施密利出版約69首由數字低音伴奏的聖詩(69 Chorales for voice with figured bass in Schemelli's Musicalisches Gesang-Buch, 1736)將之收錄其中,才得以留存至今,史奈德編的巴哈作品全集將該聖詩編為 BWV 466,1906年出版的「英國聖詩」(The English Hymnal),將該詩編入四部合唱聖詩。
B) Anna Magdalena Bach, 1701-1760寫給第二任夫人的曲子( Notebook for Anna Magdalena Bach, 1722, 1725) 包括: BWV 508-518,鍵盤曲為 Anh 113-132。以及有名的Partita, BWV 827, 830等。
• Minuet in G minor, BWV Anh. 115-----(attributed to Christian Petzold)--------
7. 管風琴 (Organ Music):
a). Independent of Chorales, BWV 525 - 598 ,
b). Chorales, 599-771,BWV 1090-1120, 1128。
Schübler Chorales, BWV 645-650,取自六首清唱劇中的聖詩,改為管風琴曲,五首都可找到出觸,只有第二號,BWV 646, 原曲已經遺失。
BWV 645, Wachet auf, ruft uns die Stimme (from Cantata 140, no4), By Ton Koopman,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Skz3j9b23Y ----------------------4:10
BWV 647 - Wer nur den lieben Gott lässt walten (from Cantata 93, no. 4) By Marie-Claire Alain, 1964.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g6BCI3gE5s----------4:18
8. 大鍵琴BWV 772 - 990,魯特琴 BWV 995-1000 與室內樂 BWV 1001-1040。
巴哈的大鍵琴音樂中,聲望最高的是十二平均律。十九世紀大指揮家畢羅 (Hans Guido von Bülow, 1830-1894) 把巴哈的十二平均律比喻為鋼琴的舊約聖經,且把貝多芬的三十二首鋼琴奏鳴曲比喻為新約聖經。舒曼把它比喻為鋼琴家日用的飲食(daily bread)。
巴哈當時通行的音律是以自然律為基礎,是以樂器自然產生的泛音形成的音階。這種音律的好處是和聲完美,符合許多樂器的本性。但是每個音和相鄰的音音高不等,換到另一個調就會得到一組不同的音階。
巴哈是超越時代的音樂家。自然律對轉調的限制。17世紀時有位管風琴家和樂理家Andreas Werckmeister (1645-1706) 於1586-7的Musicalische Temperatur提出平均律的方法,把每個音之的頻率的比調成一樣,這樣就可自由轉調,因為每個調聽起來都一樣。當時一位音樂家Johann Caspar Ferdinand Fisher (c1670-1746),把這種理論總共有大調和小調各十二個,寫成鍵盤樂器前奏曲與賦格曲 (Prelude and fugue),以希臘神話取名為 Ariadne Musica。他只有完成19個調,其中欠f小調、降B調、b小調、降e 小調、降a小調。對巴哈來說,這樣犧牲了每個調的特性,這也是無法接受的。巴哈的Wohltemperierte Klavier採用的並不是平均律,而是自然律與平均律折衷,仍然部分保留了各調的特性,但又接近平均律,讓所有的調都可用。為了證明他的選擇是最好的, 先後出了兩冊前奏曲與賦格(Prelude and fugue, 1722, c1740),每一冊都按照十二個大調和十二個小調各有一首前奏曲和賦格。在第一冊第一首C大調的前奏曲中,他不著痕跡的把十二個半音全部都用到了,很有 宣示的意味。這兩本曲集包含了自由發揮的前奏曲和嚴格對位的賦格,不僅是彈奏的技巧,也包含作曲的技巧,在後代的音樂家之間廣為流傳,是巴哈音樂中最為流行的作品。最早出現於 1801-02年Christian Friedrich Gottlieb Schwenke, (1767-1822) 編 Simrock出版,其次聖詩342作曲家 Hans Johann Georg Nägeli, (1773-1836) 自己出版、第一本Bach 傳記作者Johann Nikolaus Forkel, 1749-1818 由Hoffmeister & Kuennel出版。另外有1862年C. F. Peters 的評論本和1866年巴哈全集本。Mozart從Baron van Swieten得知48首平均律。
平均律第一冊第一號由作曲家古諾 (Charles Gounod, 1818-1893) 改編家上聖母頌的歌詞出自虔誠的祈禱文,其優美純樸百餘年來一向是膾炙人口。古諾大膽借用巴哈平均律第一冊第一首C大調的前奏曲,在合聲與旋律方面配合得天衣無縫,尤其藉這巴哈音樂的古雅風格,更陪襯出歌曲的崇高意境,成為有名的宗教音樂。德國音樂學學者及字典編輯者李曼 (Hugo Riemann, 1849-1919) 評為宛如奧林匹亞的平靜與晴朗的樂曲。
9. 魯特琴(Lute):
BWV 996 Lute Suite, No. 5, Bourre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twLShQ_moI---1:20
10. 室內樂 (BWV 1000-1039): BWV 1001-1006, 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與組曲、BWV 1007-1012, 無伴奏大提琴組曲、BWV 1013, 1030-1039長笛奏鳴曲與組曲、小提琴奏鳴曲(BWV1014-1026) 、古提琴(Viola da Gamba, BWV 1027-1029)。
11. 協奏曲(Concertos):小提琴協奏曲三首 (BWV 1041 -1043)、布蘭登堡協奏曲六首 (1046-1051)、大鍵琴協奏曲 (BWV 1052-1065)。
Brandenburg Concerto, BWV 1050 (鋼琴協奏曲的濫觴)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lcDsUJjUxc
(1st. movement)------------------------- 9:45
12. 管弦樂組曲 (Orchestral Suites) : BWV 1066-1069。
巴洛克組曲舞曲在文藝復興晚期已形成,和浪漫派的組曲不同。組曲由舞曲組成,但並非作為舞蹈用途,而是供大家欣賞、演奏用的音樂。 巴洛克中期 (1650-1700) 以後,德國音樂家Johann Jacob Froberger (1616-1667) 為組曲設計了較固定的組合。包括四個樂章,
A) 阿勒曼德 (allemande),是四拍子中速的德國舞曲;
B) 庫朗舞曲 (courante),是三拍子快速的法國舞曲;
C) 薩拉班德 (sarabande),是三拍子慢速的西班牙舞曲;
D)基格舞曲 (gigue),是極快速的英國舞曲。在基格舞曲之前,可加入布列舞曲 (bourree)、嘉禾舞曲(gavotte)、小步舞曲 (minuet),除此之外 還有序曲和歌謠 (air) 最有名的當屬第三號 (BWV1068) 第二樂章,後來被改編為G弦之歌,韓德爾 (Georg Frederic Handel, 1685-1750) 的水上音樂的 AIR也有名。
13. 卡農與對位作品(Canon and contrapuntal works),BWV 1072 - 1087。巴哈既不是音樂曲式的改者,也不是發現者,可是對位法由於他的發展達到最高成就,1750年巴哈去世我們把它稱為巴洛克時期之結束。他的復格代表作包含,音樂之奉獻樂和復格的藝術等。
14. BWV 1079音樂獻禮 ,賦格的藝術BWV 1080 。
A) 音樂之奉獻樂 (Musical Offering, BWV 1079):1747年巴哈根據普魯士王腓特烈大帝給予即興演奏的主題寫成,因附添獻詞呈上而得名。
B) 復格的藝術 (The Art of Fugue, BWV1080):1747年之後,巴哈完成音樂之奉獻樂之後,開始著手復格的藝術。由四首卡農與十五首復格曲組成,其中除一曲以外,皆未指定樂器,因此有各種的詮釋與編曲演奏,巴哈並未完成此巨鉅著。
四、結論:
Wendy Carlos, Benjamin Folkman 用合成樂器演奏巴哈被視為完美組合 (Switched-on Bach)。
他在世時以出類拔萃的大鍵琴家、管風琴家和管風專家著稱,巴哈在世時並不被視為作曲家。他的創作 以b小調彌撒 (Mass in b, BWV 232)、馬太受難曲、約翰受難曲、平均律大鍵琴曲集 (The Well-Tempered Clavier, BWV 846-893)、布蘭登堡協奏曲 (Brandenburg Concertos, BWV 1046-1051)、復格的藝術 (The Art of Fugue, BWV 1080) 以及大 量教會音樂與器樂傑作著稱。
巴哈創作源於路德宗傳統對音的感受性,是對上帝話的回 應。巴哈的創作是信仰之道,透過不同節奏、和聲,藉由旋律喚醒心靈共鳴。史懷哲 (Albert Schweitzer, 1875-1965) 是巴哈演奏者,他對巴哈作品有超常的領悟力,他在巴哈:音樂家兼詩人(Bach: le musicien-poete, 1905) 書裡把巴哈視為神祕主義者並把他的樂曲比作自然界超凡力量和宇宙有序的組合。難怪他被高定 (Phil G. Goulding) 列為最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音樂家 的第一名(『作曲家排行榜:古典音樂入門, v. 1, p. 25』, Classical Music: The 50 Greatest Composers and Their 1,000 Greatest Works, p.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