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的省思 2-8-09

維佳詩台美基督長老教會

經文:馬可福音書 1 : 29-34

 RR29PS146),SS71203499


耶穌治好許多病人 太 8:14-17 路 4:38-41

29 他們離開會堂,到西門和安得烈的家去;雅各和約翰也一道去。 30 西門的岳母正發高燒,躺在床上;耶穌一到,他們就把她的病情告訴耶穌。 31 耶穌去看她,拉著她的手,扶她起來。她的熱退了,就起來接待他們。 32 傍晚,太陽下山的時候,有好些人把害各種病和被鬼附身的人都帶到耶穌跟前來; 33 全城的人也來了,聚集在門前。 34 耶穌治好許多患各種病症的人,也趕走許多鬼。他不准鬼說話,因為他們知道他是誰。  


今天是主顯節第五主日。主顯節原本是東方教會慶祝耶穌誕生的節日。「主顯」(Epiphaneia)一詞的希臘文原意是:一位神出現,使人肉眼可以看見;或是一位被當作神崇拜的皇帝,到他王國的某一城市拜訪,使當地的居民能看見他。由第四世紀開始,羅馬天主教會固定在十二月二十五日慶祝耶穌聖誕,並在一月六日慶祝主顯節,紀念耶穌把自己顯示給世人的三個核心事件:博士朝見、耶穌受洗、變水為酒。

從今天的經文知道,主耶穌來到世上傳道,祂不是三位一體上帝的兒子,也是道成肉身有人的形像,因此祂和我們一樣有在地上爬、學步、跌倒、撞傷的成長過程。祂跟我們一樣有情緒,祂因拉撒路死去而哭,也在聖殿生氣。祂跟著約瑟學作木匠;要求約翰幫他施洗。耶穌甘心放下作個學習者。耶穌也期待我們有稚子般的好奇心,不斷的學習新的事物。耶穌是先學而後才能教,因此在祂短短的三年傳道生活,祂不斷地示範給我們看。

耶穌到彼得家,他岳母患熱病躺在床上,耶穌進來,伸手摸她。她的病就好了。當她康復後,立刻起來照顧他們的需要。蘇格蘭格言:『患難而得救的人必須替別人服務。』我們既得耶穌的幫助,我們也應該同樣去幫助別人。有位牧者見證說:她讀高中時,有兩位老師在學校帶領學生團契。高二暑假她參加福音營,決志成為基督徒。在求學期間,她因家庭經濟不好,有時繳不出學費。老師知道後,竟然幫她繳清學費。她問老師:「我當怎麼樣做,來償還這筆錢?」老師告訴她:「照著做在你身上的,去做在別人身上」。所以她以後獻身為牧者,是報答耶穌和老師最好的方法。

到了黃昏後有許多被鬼附身和生病的人來見耶穌。耶穌把鬼從許多被鬼附的人身上趕出去,並且治好一切有病的人。病人被醫治多半是用手摸,對那些被鬼附的人,主耶穌有權柄和能力把鬼趕出去。使徒行傳中彼得約翰和保羅等使徒能奉主名治病和趕鬼。神醫的功能在第一世紀時負起確認福音及設立教會的功用。

基督科學教會 (Church of Christ, Scientist) 由艾迪 (Mary Baker Eddy, 1821-1910)於1879年在波士頓創立。艾迪自稱有一次摔傷,病情嚴重,在她讀到福音書中耶穌醫病的故事時,她的病奇蹟似地好了,於是她開始扮演神醫的角色。此派的教義主要是根據她的著作《科學與健康暨解經之鑰》(Science and Health with Key to the Scriptures)。艾迪稱:上帝是絕對的善與完美,那麼罪、疾病和死亡都與上帝無關,因此都不是真實的。她說她所領悟出來的道理正如聖經裡所記載的那樣,耶穌基督有治癒能力也是因為有同樣的領悟。基督科學教徒根據這個教義,深信疾病可以透過信仰和祈禱,領悟上帝、基督與人之間的關係而痊癒。這樣的結果就是教徒有病痛時,只專注祈禱而不尋求醫療協助,他們的教會刊物,也常常刊登透過祈禱而治癒的見證文章。這種非傳統的傳教方式和醫療引起許多的爭議。尤其是那些本來可以醫好的疾病,特別是小孩子,因為不肯尋求正常的醫療協助而死,他們的父母因此被提起刑事訴訟,理由是疏忽和不當致死。

有獨無偶,現代靈恩運動標榜全備福音,擁有醫病和趕鬼的權柄。許多宣稱有恩賜的傳道人,他們對人醫治的效果並非完全的,或者當時似乎好了,以後病又回來。一些有病的信徒,前往參加這類靈恩的聚會,常被教導說,只要有信心,病就能得醫治;倘若不得醫治,按照許多神醫佈道家的簡單邏輯,就是沒有信心,或者有一些罪沒有徹底對付。其實,疾病未得醫治,真正的原因沒有人曉得,妄加論斷,常會造成不良的後果,甚至絆倒信徒。基督徒作家楊腓力(Philip Yancey)在他的《禱告一書,曾述說有一位美國神醫被邀請到柬埔寨去主持醫治特會,那晚很多人都慕名而來,但是後來卻發生暴動。原因是很多柬埔寨人都是被地雷炸斷腿,神醫無法使他們痊癒。暴動一直從會場延續到神醫所住的旅館,後來美國大使館只好動用專機將神醫救出送回美國。據聞柬埔寨福音事工因此而倒退將近20年。

香港已逝神學家楊牧谷牧師,曾患鼻咽癌,一連串痛苦的治療令他對信仰及生命作出更深邃的反省。他在經歷苦痛的時候,明白到生命本身就是有苦有樂,人生際遇本來就是有高有低。不必苦苦追問痛苦的因由,也無須強作解釋。健康與患病既然是生命的一部份,因此他只需要平靜地接受,不需要任何理由或言詞去潤飾。他病癒後,一直積極地參與病人的關懷工作。

生病,自然會尋求醫治,但是對於基督徒來說,患病就只能祈求醫治嗎?楊牧谷在病中,一直感到祈求醫治與痊癒並非必然的,他在靈修時,曾經歷聖神的感動要醫治他,但他卻躊躇。因為他認為耶穌從不要求特權,耶穌歷經痛苦的掙扎,仍然勇敢地迎向十字架。所以他相信凡事都有上帝美好的旨意,病者並不是一味的只渴求得到醫治,他也可以有比痊癒更高層次的期盼,人生病也可以祈求神的名字得榮耀,神的旨意成就,和別人會得到益處。因此終極的關懷不再是個人的生死存亡,而是神榮耀的彰顯。如此一來,自己對生命就有一份釋然,不再因執著而感到無助和徬徨。楊牧谷牧師認為人受過苦,才知道生命的脆弱,透過從神而來的勇氣和力量,真實地承擔生命種種的苦痛,而不怨天尤人,就是這份信心、力量和勇氣,才可以幫助經歷同樣患難的人,也同樣由於這份特質,能吸引別人相信耶穌。

耶穌清楚的表明他的主要工作是「傳道」(V.38),祂行神蹟奇事最重要的目的,是證明基督,以及傳揚上帝國的道理。他不是為醫病趕鬼而來,神蹟不會叫人信耶穌的,是上帝的愛才會感動人信耶穌。上星期我們提到的哥林多教會,是一間擁有多重屬靈恩賜的教會,講方言,醫病什麼都有。保羅說,你們在各樣的恩賜上,沒有一樣比人家差的,可是他們是最糟糕的教會。今天有許多人來「信」耶穌基督,是為了祈求身體的疾病得醫治,或是自己的事業得以順利,或是自己所關心的事得以達成,而這些都不是耶穌基督傳揚上帝國信息所要給我們的。誠如楊牧師所言:如果信仰不能使基督徒更有勇氣去承擔人生的風雨,那我們為甚麼要有信仰?

雖然我是傳統的基督徒,多年的信仰讓我越來越體會,讓人信耶穌的不是神蹟,而是上帝的愛。當主耶穌使拉撒路從死裡復活,祭司長,文士都知道,但是他們相信了嗎?沒有,他們反而想殺掉拉撒路,好湮滅耶穌行神蹟的證據,因此耶穌群眾觀賞性的試探總是持拒絕的態度。馬可福音書記載了七次耶穌吩咐醫好的人「不可告訴別人」,在沒有信心的人中,祂是不行神的。所以弟兄姊妹,神蹟不會叫人信耶穌,我們是上帝用重價贖回的,祂要在我們這些人的生命中,行一個更大的神蹟,就是建立勝過苦難,勝過死亡的信心。祂要我們去學習接納生命的震盪,享受有上帝同在的生活,即使未來有許多的未知,但是與上帝一同經歷人生中的未知,就是信靠上帝的人面臨苦難最大的盼望與恩典。盼望有一天我們每個人都能夠像 雅各一樣,驕傲地說:「我在百般的試煉中,也滿有榮光的大喜樂。」(雅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