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法利賽人象徵宗教的權勢,撒都該人象徵政治的權勢。這兩種人的結合,形成了當代一股惡的勢力,他們原是彼此對立的,但為了攻擊耶穌,為了消減對手,乃採取結盟的手段。如:
彼拉多和希律原是冤家,因為審判耶穌兩人成為好友(路23:12)。泛藍為了「意識型態」也可以結合,一起反台灣。Juan
de Maldonado (1533-1583) 福音書註解提到路德會和長老宗因反對天主教而兩派合一(Luz, p. 348)。
接著耶穌從彼得的宣認祂是基督,教導我們教會是建立在基督的磐石上。祂開始灌輸門徒,彌賽亞乃是受苦的僕人而不是政治上得勝的王,為了糾正錯誤的觀念,祂吩咐門徒千萬不要告訴任何人祂就是基督。最後耶穌再度呼籲跟隨者,凡委身作門徒的,一定要先計算代價。天國的筵席雖然是恩典,但也不等同於白吃的午餐,為了真理、為了信仰我們必須要有捨棄自己,背負十字架的準備。
二、解釋:
1. 求主顯神蹟 v1-4
V.1-4(可8:11-13;路12:54-56):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不論在宗教和政治立場都不同。政治方面:撒都該人積極參與政治,
不相信復活,他們否定宗教中一切超自然的成分,把宗教當作是道德的規範。他們鄙視法利賽人及其宗教遺傳,只接受五經。法利賽人不想在政治改革,
只追求在宗教上的改革。他們遵行律法,期待彌賽亞的來臨,相信復活和天使。保羅就曾經利用他們之間的矛盾求生存(徒23:6-10)。這些人在信仰理念、道德觀以及政治立場完全對立,為了反對約翰和耶穌(3:12;12:38-40;14:3-12),卻遠從耶路撒冷跑到加利利來試探耶穌。他們要耶穌「從天上顯個神蹟給他們看。」目的就是要難倒耶穌。
耶穌從兩方面回答:
-
他們沒有分辨神蹟的能力。他們既然可以由天上的跡象分辨天氣,理應可以分辨這時代的神蹟。
-
他們唯一需要的神蹟是約拿的神蹟。因為只有如尼尼微城的百姓,聽了約拿的信息後就認罪悔改,才是真正的神蹟。(參考12:38-42)
2. 防備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的教訓 V.5-12(可8:14-21)
耶穌對祂的門徒說:「你們要提防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的酵母。」為什麼?法利賽人的酵是指遺傳,撒都該人的酵是指理性主義,這是傷害基督教信仰最深的兩件事,就是一直到今天,還是不斷出現。今天雖然不再有法利賽人,有些人卻自我解經,常用聖經的話來定別人的罪,要人照著行,否則就是違背上帝的命令。撒都該人的理性主義則認為把世界管理好才是最重要的事,今生的利益比屬靈的事重要。將基督教帶到一個只重視理性思考及自我的努力的層次,刻意忽視信心和禱告。法利賽人用虔誠表現自我,撒都該人用理性高抬自我。耶穌告訴我們,無論是傳統或理性都不能代替救恩。
V.6 酵(13:33;路13:21;林前5:6;加5:9是少數好的例子,,Luz, p.
351):猶太人認為酵是邪惡的,它是腐敗的象徵(利2:11-12)。門徒只想到吃飯的事情,若是沒有餅,要跟外邦人買,而外邦人的餅有酵是不潔。
V.12 耶穌警告他們不要被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的邪惡所勝過。1. 因為法利賽人只重外在,不是內心。2.
撒都該人則是重視政治和物質,所以耶穌要他們防備。他們的信息不是真理,宗教只不過是偽善的工具,他們所造出來的邪惡比任何的犯罪更可怕;因為它的教訓是影響整個群體、整個民族,而不是一個人或少數人。
3. 認耶穌是基督V.13-20(可8:27-30:路9:18-21)
V.13撒迦利亞腓力比:加利利海東北25公里。Caesarea的意思就是“凱撒的土地”。這也是希腊羅馬時代敬拜潘神(Pan)的所在,原名潘尼亞斯(Panias)。屬亞蘭神巴力和希臘神盛行地區,這裡有一座大希律王為羅馬皇帝建造的白色大理石神廟,他尊稱該撒為神明。希律的兒子腓力將潘尼亞斯(Panias)改為該撒利亞。
距離耶穌被釘十字架的日子尚有六個月,耶穌選了該撒利亞非利比,一個非常宗教化的政治城市,對門徒提出三個問題:
-
人說我是誰?
-
施洗約翰:施洗約翰的洗禮是一種悔改潔淨的禮儀。
-
以利亞:是一個充滿能力的先知,對那個時代的人傳達神的心意。
-
耶利米或其他先知:持守神的啟示,是社會良知及道德的維護者
V.14
施洗約翰;以利亞(見9:11);耶利米(次經馬加比2:1-12)
都是彌賽亞的先鋒。
-
你們說我是誰?上帝的靈感動彼得,於是對耶穌說:『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兒子』。
V.16西門彼得:Simon是名字,Bar Jona是父名約翰,猶太人採父子連名,Bar-jona就是“約拿(Jonah)之子”。彼得是耶穌為他取的。希臘文中,Peter(Petros)
,亞蘭文叫磯法(Cephas)有磐石(Rock)的意思,拉丁文,法文相同(見3:18)。
V.17磐石:教會將建造在磐石上。
-
指上帝(申32:4,31;詩篇18:31)。
-
奧古斯丁認為磐石是指耶穌,彼得在磐石上建立教會。即彼得對耶穌身份的告白——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兒子。
-
指彼得的信心(V.19 ):教會建立在如彼得磐石般的信心上。羅馬天主教會則引用這段經文指明磐石是指彼得
,來證明教皇的權威性。根據早期基督徒傳說,西元64年彼得在羅馬,被尼祿王倒釘在十字架上殉道。故此彼得被教會認定為第一任羅馬主教(教皇)。歷任羅馬教皇也自封為彼得的繼承者(V.19)。教皇成了耶穌的代言人。一千多年來,很多基督徒,特別是宗教改革和後來的新教徒,想盡辦法來駁斥上面這種說法。從神學理論上否定教皇的權威性,有的論證保羅的重要性不亞於彼得,有的質疑彼得在羅馬的工作是否被後世的教會所誇大,有的強調耶穌對其他弟子也同樣付以重托。
V.18因為耶穌勝過死亡,所以陰間(死亡)的權柄也不能勝過它。
V.20 見9:30;12:16。門徒將續承耶穌傳福音,他們一直與耶穌生活在一起,直到他們觀念被扭轉。祂囑咐門徒不要把他基督的身分張揚開來,因為沒有真正認是耶穌的人,會把基督當成政治上的意義,可能立刻採取行動,擁祂為王。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則會採取行動釘他十字架(V.21)。所以耶穌要他們暫時不要告訴人,因為時機尚未成熟。
-
預言受難與復活(v.21-23)(可8:31-39;路9:22-27)
這是耶穌第一次預言自己要受苦,甚至被殺,但第三日要復活。這個事件在各福音書中都有扭轉性的重要意義,此後,耶穌對門徒的教導重點開始改變。然而一個被犧牲的彌賽亞。這樣的觀念是超乎當時的門徒所能領受的。
根據福音書的記載,只有在伯大尼把香膏澆在耶穌頭上的馬利亞明白這點。(可十四:3,太二十六:7,約十二:3)
V.22
雖然彼得知道耶穌是彌賽亞,但是他的想法還是猶太人的想法,以為耶穌是政治或軍事的領袖要領導他們反抗異族的統治。彼得還不清楚彌賽亞的死,復活的真正意義。
V.23 路4:13。魔鬼要透過彼得再次試探耶穌,在客西馬尼園耶穌還是遇到魔鬼試探。
5. 門徒的代價與收穫 v24-28(參考10:34-42)
V.24 捨己,不是自我否定;乃是願意放棄自己所擁有的,不再以自己的需求作優先考慮。耶穌背十字架上十字架完成祂的救贖,
這是祂到世上的使命。早期教會受迫害,當時的犯人必須親自背負十架往刑場受死。意指隨時有可能捨去性命、為主殉道。現在是指被呼召跟隨基督者(Bonhoeffer),在主面前,面對自己的使命與角色所要付出的代價。馬丁路德曾說過,「如果一個宗教,沒有給你什麼,沒有要你付什麼代價,沒有令你感到任何需要忍受的,那麼這個宗教也沒有值得你委身的。」馬丁路德強調因信稱義,但是要成為一個好的基督徒,還是必須要付出代價,否則這個信仰與我們就毫無益處。
V.25
早期基督徒為主殉道,好像失去生命,但卻得著生命。那些以為得著生命者,因追隨俗世背叛主,最後終將喪失生命。
V.26 一個存到永遠的生命,較今生這些屬物質,會隨時間過去而消逝的一切事物,更為寶貴。人若被世界所勝過,用任何代價都不能贖回,就像失去生命一樣。所以能不計生命的代價跟隨基督是一件值得的事情,因為耶穌是審判者,將要依照行為施行審判,而這審判將決定永生或永死。
V.27 cf. 可9:1。馬太福音書是在被迫害時期所寫,為了堅固信徒的信心,唯有心存盼望,持定永恆的價值觀,才能安然過一個捨己的生活。